2018年进入倒数3个月之际,工作了5年的我,成为一名“大龄留学女青年”——落地伦敦一周之后,小我七八岁的室友们一起为我庆祝了29岁生日。对我的新“人设”最有疑虑的,当属我的家人。他们担心的理由有很多:比如毕竟要离开稳定的工作岗位,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比如“别人家孩子”的孩子都能打酱油了,而我还不着急成家。在他们看来,女孩子最稳妥的“人生剧本”,还是应该“在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情”。说服他们的办法是,先将出国留学这件事情“生米煮成熟饭”,然后再加上一点恃宠任性。家人就是这样的存在——他们担心你是因为爱,最后从了你也是因为爱。
如果放在早些年,“大龄留学女青年”可能还算是个新奇的“人设”,写下“30岁后去留学”这样的主题还能成为畅销书。近些年,至少在我的微信朋友圈里,时不时就能发现同龄的男女青年们去国外继续深造学习了。放眼与我同班的外国同学们更是如此,他们中相当一部分人也是有过工作经验后又回到校园的。尤其是有些同学已经做着让许多人艳羡的投行、咨询、公司法律师等“多金”工作。他们选择回炉校园的原因是,厌倦了终日为私人资本追逐“利益”的工作,想要转型投身可以造福更多人的公共领域。
对了,此处应该提一句,我学的专业是“发展管理”,主要研究的问题是颇具“国际主义”情怀的发展问题,通俗地讲就是,为何有的国家穷,有的国家富,以及如何帮助穷国致富(当然这里的“富”不仅是物质意义上的,而是各方面全面发展)。
回到“人设”这个问题上,我觉得“大龄留学青年”的平常化,绝对是一件好事。它意味着至少两重进步:一是,社会对于青年,尤其是女青年的人生路径选择更加包容;二是,“终身学习”之风更加深入人心。
工作几年后出国念书的念头早就有了,但真正考虑迈出这一步的时候,还是会有不少顾虑,总觉得没有完全准备好。直到去年的某一天,和一位刚留学回国的朋友聊天的过程中,被鼓励“这事其实没有那么难”,不知为何,就突然心生一股冲动,回到家就立刻开始踩着申请季的尾巴着手申请。此处,我觉得还能总结出的一句“鸡汤”就是,“事实上没有什么事情是能等你完全准备好的,所以,先去做就对了”。
在职申请之路其实也不算容易。考虑到要中断职业生涯的机会成本和申请手续所需耗费的时间成本,我决定只申请我感兴趣的专业领域发展水平最高的三所英国高校,中了就去,没中就作罢。作为“月光族”,积蓄少少的我,还需要有全额奖学金才能支持我在外求学的花费,于是英国政府提供的“志奋领”奖学金进入我的视线。这个奖学金支持有领导者潜力的职场人士去英国进修一年制硕士学位,刚好符合我的需求。但这一奖学金竞争也非常激烈,全球的录取率低于10%。因此既要得到心仪学校的录取,又要获得奖学金的资助,这实际上需要双重运气。申请之路不仅战线拉得长,过程也是一波三折。对此,我能做的就是“尽人事,听天命”。最终奖学金的录取通知书到手的时候,离开学只有不到一个半月。于是,我飞也似地迅速打包、办手续,终于在新学期的第一天,来到了伦敦。此处又印证了另一句“鸡汤”,“努力了不一定会成功,不努力一定不会成功”。
如今,重回“穷学生”的日子已经3个月,以前当记者“焦头烂额”赶稿的日子,变成了现在“焦头烂额”赶论文、备考的日子。从一种“焦头烂额”到另一种“焦头烂额”,可能就是人生的常态。反正人家都说了,“在成年人的世界里,从来没有‘容易’二字”,所以也就甘之如饴、乐在其中了。虽然不想鼓吹“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盲目“乐观主义”情绪,但是,我还是想要冒着让这篇文章流于“鸡汤文”的风险表达一个想法:2019年,如果你有想要做的事情,或者有想要成为的人,不妨也尝试尝试“去做就对了”这种“打开方式”,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陈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