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瞬,又是一年。
2019年,有值得纪念的大日子——五四运动10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70华诞。在国家的大事纪中,还有许多的个人记事,它们赋予抽象宏大的历史以温暖感人的细节,让凝重变得鲜活,让坚硬变得柔软,让呆板变得生动。而今年,对于“青年话题”来说,还有特殊的意义,从1999年创刊至今,已是20年。
这20年,是社会变迁的一份记录,是舆论生态的一个缩影,是一种文体、一个版面的发展改变,也是不少人职业生涯、个人成长的记忆。或许很多人还记得那句话:“你可以不关心政治,但政治无时无刻都在影响你。”没有脱离社会的个体存在,“国家命运与个人前途息息相关”——这句时常出现在评论员文章里的话,其实并非空谈。
幸福的愿望时常细小而具体——每个月的工资涨1000元,少加几天班,孩子能上家附近的公立幼儿园,远在家乡的父母身体康健……呵护这些小小心愿的社会运作和保障体系,却复杂而庞大。哪怕是“在小区散步时不被狗骚扰”这样的小case,都能牵扯出物业管理、个人权利、动物福利等一系列的问题,都能在网络上引发一场舆论大战。
这就是我们生活的世界。千千万万个“我”,千千万万个人权利、诉求、利益,构成“我们”,构成社会的共同体。我们都希望未来变得更好,希望社会越来越文明、公平、自由、和谐,我们在争取个人权利的同时推动着社会进步,我们的小小愿景组成“中国梦”,所以,我们不只有“小确幸”,还必须面对“大时代”。
作为一家媒体,《中国青年报》希望能够“推动社会进步,服务青年成长”;作为一个版面,“青年话题”希望“大嘴小嘴都说话”,为大家提供一个意见表达的平台。在海运仓2号的小院里,汇聚着一代代怀揣理想的年轻人;在“青年话题”这个版面上,我从“小编”变为“老编”。
有时,我会想,在这样一个“大时代”,一份报纸存在的价值是什么?一个言论编辑的工作又有什么意义?
半生不熟的聚会上,当我说是“中青报编辑”时,总会有人说“我是看着中青报长大的”,还会有人如数家珍地谈起那些让他们印象深刻的报道,说起他们和中青报的缘分,拘谨和疏离瞬间消失,大家一下子有了默契,变成熟人。这份报纸,曾经让多少人激动、振奋、彻夜难眠,它联结着多少人的青春记忆、岁月情怀。而每每此时,心里总会涌起一些感慨,或许,那就是职业成就感,坚持和不放弃由此有了理由。
是啊,这一份报纸,也是我们这一代(或者几代)人的新闻理想和职业“初恋”。编辑工作,某种意义上,就是日复一日地重复,更像体力活儿,考验你的耐力和韧性。宏大的新闻理想在这样的挫磨中会变得模糊,“高光”的华彩时刻很有限,更多是应对大抵相似的流程,琐碎而单调。尤其在如此复杂与顽固的现实面前,“改变”的愿望时常会变得脆弱——一年又一年,新闻可能只是类似的事情换了个地方,言论的表达不过老生常谈,心里难免有气馁、焦躁和倦怠。
更重要的是,“大时代”的压力无处不在。时代在改变,读者也在改变。我们是否还具备当年那样的吸引力,能感召无数的青年?现在的年轻人,还愿意听我们说,看我们的文章,和我们在一起吗?我们的言论,能不能戳中他们,替他们鼓与呼,表达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感?
新年到来之际,年轻的新同事们制作了一个新媒体作品《和你在一起》,讲述中青报的故事,“冰点周刊”编辑张国写了这样的话——
“我们当然也有‘老去’的危机感。但这危机感主要不在于技术和传播介质的更迭,而是自身的本领恐慌。技术本身带来的是便捷,就像今天,《中国青年报》早已不只是印刷机传送带上的那一张《中国青年报》了,在不同的端口,我们生产的内容都在送达用户……真正的危机感在于,假如我们脱离了用户,不知道中国的年轻人在高兴或难过什么,不知道时代进程中值得记录的事实是什么,不知道芸芸众生心里最幽微的地方是什么,那么,我们即使用了最好的技术,也会真的老去,自己被自己击败。”
历史的一份底稿——这是对《中国青年报》的一句简要概括。而每一期的“青年话题”,也是历史背景下的个人叙事,是言论编辑职业生涯的一个印记。大多数时候,它看起来平淡无奇,不时让人焦虑、无助、郁闷、厌倦,但是,当它几十年如一日累积起来,不罔顾事实,不违背良心,不突破底线;当它依然在尊重个人的意见表达,倾听不同的声音,呵护心灵深处最柔软的地方,它的存在就有了价值和意义。
《中国青年报》在改变,它已经是一个24小时生产新闻内容的全媒体;“青年话题”也在改变,它在报纸上,更在网络中、手机里。我们——老编小编们,正努力让思想更深厚,让观点更独到,让意见更多元。让言论从纸面走进网络,从单纯的文字,变成影像、音频、视频,让 “中青评论”随时都能与你相见。
相信不管世界怎样变幻,思想的力量总能驱散灰暗。我们努力坚守与改变,只想能继续赢得你的支持,倾听你的声音,回应你的关切。珍惜你我的缘分,风雨岁月中,不负我的坚持、你的相伴。
冯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