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9年01月04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战斗机就是他手中的剑”

——记空军航空兵某旅旅长郝井文(上)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李玥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9年01月04日   02 版)

    空军航空兵某旅旅长郝井文。万全/摄

    扫一扫 看视频

    自打穿上蓝色的空军军装,郝井文心里只有“赢”这个字。

    “战争来了,只有第一没有第二,我们必须赢!”作为空军航空兵某旅旅长,近年来,他带领团队6次夺得空军实战化军事训练比武竞赛团体第一名,10人次夺得“金头盔”、6人次获“金飞镖”,数量居全空军之首。

    郝井文常说,“战斗机飞行员要有虎气狼性!”就连一场篮球友谊赛他也要拿第一。比分稍有落后,他立刻召集队员研究对抗战术。别人问亲自上场的他“要不要保护一下”,他就撂下两个字,“开干!”

    在该旅空勤楼大厅内,悬挂着金黄色的“祖国、荣誉、责任”6字旅训,营区内“平时当标兵 战时当尖刀”“首战用我 用我必胜”等标语,显示着这是一个传承英雄血脉、充满战斗气息的部队。

    抗美援朝中,这支部队的前身曾两次入朝作战,创下辉煌战绩,涌现出王海、孙生禄、焦景文等一批战斗英雄,形成了闻名遐迩的“空中拼刺刀”精神。

    “情况不明,旅长先行”

    在郝井文看来,加入这支英雄部队,就像一个学生不仅到了好学校、遇到好老师,还有优秀的同学,在这样的环境中,“不想成才都难”。2011年,在空军首届对抗空战比武中,郝井文斩获“金头盔”。

    “但凡一个热血男儿,都会被英雄团队的厚重历史所感染,你必须要赢。”郝井文的话掷地有声。几年前,他带队转场参加海训。当时,本场附近突然出现大量雷暴云,并向机场上空快速发展移动,天都变黑了。许多官兵担心,这样的天气恐怕无法起飞。

    “任务来了,就算落刀子也得起飞!”没有丝毫犹豫,郝井文驾驶战机第一个冲上云霄,在空域观察天气走向,发现天气条件虽然已到极限,但还有起飞的窗口。

    那一天,8架战机依次升空,当最后一架战机冲上云霄,机场上顿时电闪雷鸣、大雨倾盆。“那次真是分秒必争,太惊险了!”飞行员何明说,如果当时不是郝旅长对复杂天气的准确“把脉”,上级命令就无法完成。

    “这种自然天气难道就不作战了?我们的部队就得这么带!”回忆起那次有些惊险的转场,这位旅长表情严肃。

    “只说给我上,不说跟我上,飞行员怎么服你?”在郝井文看来,空中战场就是他的指挥阵地。

    一次连续大强度训练,有人建议缓一缓再组织,多准备几天似乎更稳妥。郝井文脸沉下来,反问道:“训练安排可以缓一缓,战争会等到你准备好了再打吗?”

    现代空战往往在夜晚打响,夜间环境复杂、能见度低,特别是下半夜飞行员容易因疲劳反应变慢。郝井文常常出其不意给飞行员设置难题,随机嵌入“特殊情况”,锤炼团队夜间连续作战本领。

    飞行员们有时开他的玩笑,“情况不明,旅长先行。”作为团队的“领头雁”,这位大校军官习惯飞第一个架次,打第一枚实弹。面对以往的飞行“禁区”,他也要第一个突破。

    一次凌晨接令升空,郝井文撂下一句:“我第一个上,大家跟着我上。”所有战机立刻升空进入作战状态。

    “一流部队盯着差距干”

    “旅长像个剑客。”许多官兵这么评价郝井文,“战斗机就是他手中的剑。”

    剑客爱剑,郝井文爱战斗机。“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装备。”他要求机务大队把这句话刷在起飞时一眼就能看到的墙面上。换季时飞机需要保养,他召集飞行员和机务人员一起擦拭设备,这个要求坚持了许多年。

    机务大队长魏然记得,一次飞行归来,郝井文告诉他,飞机左后部可能有一个螺丝松了。这位负责飞机维护工作的大队长将信将疑,一般来说,飞机上某个螺钉脱落,飞行员很难察觉。

    可检查后,机务人员目瞪口呆,战机方向舵位置果真有一个螺杆断脱了。

    大家对郝井文佩服得五体投地,飞行员们感慨说,“古代剑客讲究人剑合一,对飞行员来说,是人机合一。”

    “人机合一”依然和郝井文追求的“赢”联系在一起。因为“只有充分了解你手中的武器装备,才能在未来的战场取得胜利”。

    一次,他驾驶战斗机升空,当战机接近目标海域时,郝井文猛地拉杆,从数千米高空俯冲而下,向大海深处奔袭。长时间飞行极易产生错觉,加上气流不稳、高度极低,飞行难度极大。

    他通过仪表数据,精确操纵战机,不断调整高度,浪尖几乎贴着机翼。“发现目标!”“稳定截获!”他猛地拉起战机,迅速发射导弹,目标被精准摧毁。这一次,他创下了该型战机海上超低空高度最低、时间最长、距离最远三项新纪录。

    郝井文喜欢“含战量”高的训练。2017年,他带队参加国际军事比赛,虽然取得优异成绩,但这位旅长并不满意。他发现,经历过实战考验的外军飞行员,实施对地攻击快如闪电,根本不给对手反应时间,每一个动作都有实战意义。郝井文深受触动。

    “二流部队盯着成绩看,一流部队盯着差距干。看清差距才不会沦为‘井底之蛙’!”归建后,郝井文重新审视每个训练课目、每个飞行动作的实战意义,向练套路、飞数据等“靶场”思维开刀。他立足最复杂战场环境,对地突击训练只告诉飞行员突击目标,逼着飞行员在最短时间内准确搜索识别、边界条件拉起、快速精准攻击。

    在一次实战演习中,地面导弹部队手握防空利器,布下天罗地网,还是让郝井文率领的编队突防成功了。

    对方大惑不解,向郝井文请教他们是如何从自己眼皮子底下“钻”出来的。郝井文如实把飞行数据展示给“对手”。

    “你这是玩命!”对方指挥员大吃一惊。

    “我这是打仗!”郝井文说。

    “没有这种豪情壮志,不配在我们旅”

    在很多人看来,郝井文似乎没把“危险”当回事。在他的实战化思维里,安全和打赢,他总是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他还撂下过狠话:“没有这种豪情壮志,不配在我们旅!”

    但,保障战友的安全,这位旅长有自己的方式。

    2018年夏天的一次飞行准备,地面演练时郝井文随机抽查,一名飞行员说错了一个数据,就被痛批了半个多小时。每次训练完,他都要求把飞行员的失误公布在大屏幕上。

    其实,郝井文心里想的是,他宁愿再严厉一些,“把一个人训哭”,也不能出了事故,“让他全家人撕心裂肺地哭”。

    郝井文想打仗。有时候,战友和他开玩笑,“旅长,你要是在战争年代,早就是英雄了。”他嘿嘿笑着,操着浓重的山西口音回了一句,“你咋知道”。

    2017年12月的一天,空军战机编队飞越对马海峡远洋训练,检验远洋实战能力。当天,外国军机抵近侦察,郝井文果断前出驱离。

    他指挥僚机,塑造态势,与外军飞机过招。剑拔弩张间,外国军机调转航向飞离空域。

    空军航空兵某旅的飞行员记得,这位平日里没什么音乐细胞的旅长,凯旋后一直哼着歌。

    但对郝井文来说,让他刻骨铭心的是返航途中看到的景象。

    那次,驱离外军战机后他率队返航。在他们的机翼下,祖国安宁祥和。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李玥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9年01月04日 02 版

揭秘月背之旅三大挑战
嫦娥四号月球车命名:“玉兔二号”
天津首评“创新、创业、创优”青年榜样
陈若克:战士、母亲、英雄
何功伟:坚贞不屈的“青年楷模”
樊秋亮:绽放在山里的“金银花”
张嘉麟:用智慧创造更美好世界
国家网信办启动网络生态治理专项行动
“战斗机就是他手中的剑”
中国青年报社新办理记者证人员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