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9年01月07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印迹系列

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外交的变革与成就

李文(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9年01月07日   02 版)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产生,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外交理念领域取得的最为重大的创新性成果。

------------------------------------------------

    自1978年启动改革开放至今,中国外交发生深刻变革并取得伟大成就。这40年间,中国同世界体系与秩序的关系,经历了由对立者、挑战者、革命者到跟进者、参与者、贡献者的重大变化;中国外交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总体布局;中国率先把建立伙伴关系确定为国家间交往的指导原则,为国与国交往开辟了新路径;中国创造性地提出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为不确定性增多的世界指明了新方向。

    从挑战者到参与者的转变

    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主动成为国际体系与秩序的跟进者、参与者、贡献者,是改革开放40年中国外交完成的一项重要的历史性变革。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从1979年起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同时用“和平与发展”取代“战争与革命”作为时代主题,强调与国际体系的和平与合作方面,日益重视对国际组织与国际合作机制的参与、完善与创设,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为中国经济社会快速稳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中国对二战后国际社会产生的重要经济合作机制和金融机构予以高度重视并要求参与其中。上世纪80年代,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正式恢复中国的代表权,世界银行执行董事会恢复了中国的合法席位。中国于1991年12月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于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此外,还加入了东亚合作组织(10+3)、G20等多个国际经济组织与地区经济组织。迄今,几乎全部世界性和地区性的经济组织与合作机制都有中国参加。中国也是国际规则的坚定支持者与执行者,改革开放40年来已加入几乎所有政府间国际组织和400多项国际多边条约,并在新的国际规则的制定方面获得一定影响力与话语权。

    近年来,中国还同有关国家共同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建立“中国东盟执法安全合作部长级对话”机制,创建“湄公河流域执法安全合作”机制,积极支持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推动建立“金砖国家峰会”。

    而中国在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发起创办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设立了丝路基金,举办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都是为世界经济发展增加正能量的新合作机制。截至2018年8月,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的合作文件,中国与沿线国家已建设80多个境外经贸合作区,与沿线11个国家和地区签署并实施了自由贸易协定。

    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外交布局

    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改革开放40年中国外交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辉煌业绩。

    中国初步形成了“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重要舞台”的全方位的外交格局。中国外交高度重视与世界各国政府之间的关系,不断加强同各国政党和政治组织的交流合作,推进人大、政协、军队、地方、人民团体等的对外交往,不同单位部门各有侧重,相互配合,形成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对外工作大协同局面,使中国对外交往在不同层次都取得显著成就。截至2018年8月,已与我国建交的国家达到178个,其中改革开放(1978年)后新建交的国家有60多个,一些国家则由原来的敌对关系发展为友好关系。中国共产党与世界上160多个国家的400多个政党和政治组织保持着经常性联络。

    中国在形成立体化外交格局方面也取得历史性突破。经贸往来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交的一大亮点。截至2018年8月,中国已签订16个自贸区协定,涉及24个国家或地区。中国与世界各国在旅游科学教育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往来呈现迅猛发展态势。2017年,中国入境外国游客人数4294 万人次,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13051万人次。2017年,我国出国留学人数首次突破60万大关,达到60.84万人,同年,共有来自204个国家和地区的各类外国留学人员48.92万在31个省(区、市)的935所高等院校学习。

    为国与国交往开辟新路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开始用“伙伴关系模式”取代冷战时期的“结盟模式”和“不结盟模式”,为世界范围内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往开辟出一条新的路径。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使新中国选择了与苏联结盟。上世纪80年代,伴随中美苏关系的变化及中国的改革开放,中国确立了不结盟外交政策。1982年9月,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的开幕词中指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这一讲话标志着中国结束了以结盟为目标的“一条线”外交政策。1984年5月29日,邓小平在会见巴西总统菲格雷多时指出:“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的,是真正的不结盟。这一讲话,正式确立了不结盟的外交原则。不结盟为开展全方位外交和实行全面开放创造了条件。

    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中国明确提出要与世界其他大国建立不同层面的伙伴关系。1994年9月,中俄双方都认为两国关系已达到建设性伙伴关系的水平,1996年4月正式提升为“平等信任的、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1996年11月,中美双方就合作伙伴关系达成共识,一年后发表了《中美联合声明》,决定共同致力于建立中美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此后,“伙伴外交”逐渐成为中国外交的一大特色,对中国更好地维护和实现自身的国家利益,积极应对复杂的国际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

    在2014年11月召开的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重要性,他指出:“要在坚持不结盟原则的前提下广交朋友,形成遍布全球的伙伴关系网络。”目前,中国已同80多个国家和诸多地区组织建立起不同形式的伙伴关系,平等相待、互商互谅推动了中国更加全面和深入地融入国际社会,广泛地参与世界事务,参与国际体系。

    为不确定增多的世界指明新的发展方向

    201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演讲时指出,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此后5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际国内重要场合100多次阐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世界各国相互联系、全球命运休戚与共的发展大势,直面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现实难题,主张国际社会应摒弃你输我赢的旧思维,强化合作共赢的时代精神,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为各国抓住机遇共同发展、为解决世界向何处去等问题提供了全新选择,为新形势下全球化的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新的历史时期世界发展性质、特征和趋势尤其是世界格局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判断、阐释和预见,回答了“世界向何处去、如何建设这个世界”等重大问题,是对世界各国人民推动和平与发展这一崇高事业所取得实践经验的科学概括和理论升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产生,标志着人类对自身历史的把握、对现实世界的认识、对未来发展的探索都达到了一个新高度,也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外交理念领域取得的最为重大的创新性成果。

    2017年2月10日,联合国社会发展委员会第55届会议一致通过“非洲发展新伙伴关系的社会层面”决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首次被写入联合国决议中。随后,从这年3月到11月,联合国安理会决议和人权理事会决议以及联大两份相关安全决议,频频写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表明这一理念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认同。

李文(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9年01月07日 02 版

谱写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篇章
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外交的变革与成就
历史的转折:从遵义到深圳到浦东再到雄安
学者探讨:第六次产业革命的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