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9年01月07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海外飞鸿

腾飞的巨龙

吕知遥(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高二七班)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9年01月07日   07 版)

    2018年12月13日,澳大利亚墨尔本,莫纳什大学毕业季,中国留学生学成毕业。视觉中国供图

    每每看到历史书、新闻评论上有关西方国家先进的描写,心中总会有些不是滋味,却也不得不承认,有些乡土气息的中国的确是落后的。

    2018年暑假我有幸得到一个出国交换的机会。进学校的第一天,午饭时,我取了餐点去屋外的红椅上吃饭。一位黑人女孩儿优雅地向我走来:“我可以坐在这里吗?”她微笑。“当然。”于是交谈了起来——这是一位来自肯尼亚的姑娘。

    我正自我介绍,还没说完,就看到她双眸一亮,满怀激动地握住我的手:“我终于见到中国人了!感谢中国,感谢你们,把蒙内铁路带给肯尼亚,让我们成为非洲历史的书写者!”我被她突如其来的激动搞得很恍惚,心中却不免微荡。她说她父亲是一名蒙内铁路的工程师,自己常听爸爸说:“中国技术像催化剂一样助推着肯尼亚的发展。中国人高效专业、诚信友善的精神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机缘巧合,去年她妈妈有机会来中国学习,在参观完长城后,她深有感触:“我终于明白中国人的建设能力为何如此强大了,中国人的先辈就有着这样的基因!”看着她手机中的铁路照片,发现大厅的检票仪,站内的电子屏、时钟,等等,都跟国内的设计毫无差别,不禁感慨:过去中国出口的基本上是廉价的纺织品,而现在却是高技术含量的“中国制造”——时过境迁,在一年一日的积累中,中国已经存蓄了龙的力量。而这条深深被印上中国标记的“世纪铁路”,让中国技术在东非大地落地生根,让中国制造在海外地区蛟龙飞腾。

    周末小伙伴们相约去看圣约瑟夫大教堂。酷热的天气使我们每一个人都大汗淋漓。我随便找了块树荫坐下,迫不及待地拿出书包里的USB小风扇享受源源不断的微风。这时,我感觉一股“杀气”,原来周围同学正虎视眈眈地盯着我的风扇。几位同伴趁机坐到我身边,把头凑过来想要窃走一丝清凉。一位意大利男生带着羡慕的眼神问我是在哪里买的——我理所当然地回答:“中国!”他恍然大悟一般:“中国有世界上最好的东西!我们见都没见过这般精致实用的物品。”顿时,一股暖流从我心底淌过。我意识到,中国物质的强大不仅是嫦娥升空、蛟龙潜水,还占据着生活的每一个小碎片。

    如此看来,人一旦从熟悉的环境中跳离出来,就会格外彰显对旧事物的怀念。在祖国时,自己每天被创意的事物包围,早已感受不到它的优越所在。就如同空气,它充斥在我们身边,而人们也往往会忘记它的重要性。对于中国的优秀,或许不是因为我的无意屏蔽,而是因为身在其中——早已经习以为常。

    不知不觉中,时间已经过半。去商业街小转,在琳琅满目的手工品中,想物色点送给家人的礼物。无意之中拐进一个小巷,一幢古色古香的建筑映入眼帘。透明的橱窗内挂着一幅中国书法——苍劲有力的“龍”。屋内宾客如云;轻轻踏进,一张张汉字书法,一幅幅中国水墨画包围左右。店主告诉我:“我是美国人。”我顿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外国人办中国展,我还是头一回见。他说他从4岁开始学习中文,喜欢写书法、做剪纸、看京剧。“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如果要更好地认识、融入这个世界,学习汉语、研究中国文化,是必不可少的。”他定期在这里办画展、书法展,每一期的主题都不相同,这一次的是“四君子”。

    或许几十年、几百年之后,没有人再会记得今天发明了什么,因为它们终究会被时代的潮流淹没,昙花一现罢了。但是,一个好的作品,一种独到的思想,一方优秀的文化却能够流传千古,影响世世代代。或许这就是中华文化的魅力所在,也是文化传承的意义。

    短短一月,石火光阴。临走前去魁北克——在古城漫步,感受历史的交错;在街头驻足,欣赏艺人的创作。雨说来就来,我和德国女孩躲进一家鞋店避雨。这时,两个人拿着湿漉漉的雨伞,一前一后地进来。走在前面的金发欧美小姐径直地走向座椅沙发,堂而皇之地拎着手中滴滴答答的雨伞。相比之下,后面亚洲的小伙子正在整理自己,并示意请一位工作人员过来,用手势比划着什么。末了,看见工作人员拿来一只伞桶——他一个细微的举动,却让雨天的寒意不再。小伙子向这边走来,我看到不少追随的、赞许的目光。我忍不住问:“请问您是中国人吗?”他回眸,颔首一笑。

    德国女孩也流露出赞赏之情,跟我讲:“中国人的举动处处彰显着高素质、高修养。去年,一个中国旅行团到我们的古堡餐厅体验德式白肠,我当时正好也在。他们全程都保持着非常好的用餐礼节,每次上菜后都不忘对服务员说一声谢谢。其实在德国,也很少有人能做到这样。”

    听了她的一番言语,我不禁低头思索:曾几何时,中国人低素质的行为屡见报端,在国际上招来了不少骂名。随地吐痰,在公共场合大声讲话,在文物古迹上随意刻字……

    经过这次走出来,我发现,咱们国家这些年的教育也算是水滴石穿,颇有起色了。时间总会印证一切。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见到师长轻轻问好,在雨天整理好自己的雨具,在饭桌上维持着礼节……点点滴滴,已经成为中国人的自我要求,慢慢融成为习惯,一天天巩固,以一种温柔的方式烙印在每一位中国人身上,成为内化的修养,成为精神的信念。

    不知不觉,天色已晚,我的交换生活也渐渐落下了帷幕。哼着轻快的小调走在夕阳下,我回忆这一个月以来的点滴。彼时,我才终于理解沈从文先生那句“水放大了我的感情与希望,且放大了我的人格”。

    望着远方的金红,走上回家的路。

    暮光晕染。

    蛟龙腾飞。

吕知遥(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高二七班)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9年01月07日 07 版

多国大麻合法,急坏留学生的妈
腾飞的巨龙
中小学生到大学城看真人秀
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内涵建设结硕果 特色办学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