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顺颐曾领导和参与制造山西省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是南京邮电大学宁通公司创办人之一,曾任南京邮电学院副院长、南京邮电大学副校长。
企业家、教授、研究者……尽管他有多个身份,但张顺颐认为自己“只是一名教师”。
短暂工作经历为初做教师打基础
1968年,张顺颐从天津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太原无线电厂。工作8年后,他被调入南京邮电学院(现南京邮电大学)当教师。初到学校,他被安排去做7581班的助教。“刚到学校时,我很紧张。一是思想上还没有准备好,二是怕学生问的问题答不上来。”后来张顺颐渐渐发现,之前所学的知识、工作上积累的经验,让他能从容面对学生的提问。
张顺颐依稀记得自己在太原无线电厂的工作经历,尤其是领导和参与制造电子计算机。他回忆,当时美国禁止对中国出口先进的电子数字计算机,西方国家出口高精尖产品需要巴黎统筹委员会批准。他说:“当时计算机发展到了16位机,我们没有计算过16位机,只能找来一些资料边看边学边做,从最基础的知识开始学习,再进行研发。”
由于没有样机,他们在电子工业部(当时称四机部)的支持下,从天津一家单位拿到了计算机的电路原理图和元器件布线图。但制造等方面需要自己设计。比如运算控制器的制造,当时还没有大规模的集成电路,所以张顺颐所在的团队选择用中规模的代替,中规模的在那时已经属于比较顶尖。这种集成电路张顺颐之前也没有见过,电路逻辑也不懂,于是他们一边学习数字电路,一边学习集成电路,一边买器械。“我们还需要编程序,但我们先前没有怎么接触过程序,又只有二进制语言,不像现在有高级语言。”他回忆。
制作过程虽困难重重,但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张顺颐所在的团队最终顺利研制出了山西省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因为有亲身参与制造电子计算机的经历,张顺颐在学校开了几次计算机讲座。“那时候谁见过计算机啊?但大家都知道计算机是最先进的,学生们都过来听,教室挤满了人。”从1978年开始,张顺颐在学校开设计算机原理和语言课程,连续教了5届学生。
从出国进修到创办公司专注科研
1979年开始,教育部选拔教师出国进修。在学校工作时间不长的张顺颐还不是讲师,没有资格去。后来,经过培训,他参加了教育部组织的出国人员考试,顺利考到A,得到了赴日本国立电气通信大学做访问学者的机会。
张顺颐的导师是时任日本通产省电波审议会委员、日本电视学会副会长长谷川伸,是图像处理领域的专家。去日本3个月后,长谷川伸交给张顺颐一个课题——微机的传真机接口(T30协议)如何在电脑上实现传真机的功能。1983年,微机已经出现但没有普及,单板机也已经出现,长谷川伸鼓励张顺颐用单板机来进行图像处理。“首先我们需要把视频显示设备或者传真机等连上去,然后按照老师的要求对图像进行加工处理,要编程序,这对我来说是一个挑战。”张顺颐用汇编语言做了一年,取得了成功。
不久后,在日本名古屋举办的电子通信学会信息系统全国大会上,张顺颐发表了《使用传真机和微机的图像处理》演讲。后来,他又做了基于微型计算机的汉字分析和检测,这是他在日本期间的主要课题。长谷川伸在《关于张顺颐先生在我校研修情况》中写道:“张先生在我研究室两年学习研究中,非常认真、刻苦。其认真治学的态度,令日本人也深受感动。”
20世纪90年代初期,国家号召高校发展产业。“当时我们学校的电子通信领域在全国是比较领先的,创办宁通公司是我做科研的重要阶段。”张顺颐说:“公司刚开始开发业务管理系统时,曾有用户打来电话说数据输入10分钟却没有结果。我们压力非常大,担心影响用户营业,于是立刻研究问题,检查软件商、数据库、设备、网络等各方面的因素。”类似的困难还有一些,在张顺颐看来,凡事一条路不通,总有其他路可以走。“坚持下去,就会有解决问题的方法;半途而废,就永远不会完成一个项目。”他说。
最难忘的还是教学
从事了多类工作,张顺颐最难忘的还是教学。“我对1977届学生印象很深刻,他们都很努力,思维活跃。”他回忆:“至今我还记得尹浩(现在是工程院院士)在校时的一件事,那时我教计算机,教材上主要介绍的是磁芯存储器,由于资料方面的限制,我便只在课堂上简要介绍了更有发展前景的半导体存储器。第二天,尹浩就拿着找来的资料向我询问其中原理,这种钻研的精神很让我感动。”张顺颐感慨:“即使已经是老师,也应该多向学生学习。”
张顺颐教过一段时间高级微型计算机系统,因为计算机更新特别快,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他逐渐发现根据现有产品来教学不是个办法。恰巧学校想开设信化理论基础的课,当时只有北京邮电大学有这门课程,于是张顺颐就搜集大量资料来准备。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张顺颐开始教这门课,一直教了20年。“这门课程不是看书就能吸收进去的,我也是不断学习、梳理。通信技术发展迅速,我们需要不断发现现有技术的缺点、不足,找出新的技术方法来解决。很多技术不一定非常高深,我联系基础理论跟学生们分析梳理,这样一能提高他们的兴趣,二能启发他们的思路。”他说。
在张顺颐看来,学习计算机相关专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都必须参加科研项目,科研项目大多是前沿的知识,不一定要自己完成一个项目,可以在导师的指导下参与好。“就像一张纸,我要将这张纸研发出来,需要从材料开始考虑,加什么样的化学材料、如何裁剪印刷……没有这样的过程,只凭想象是无法实现的。现在有些导师没有好的科研项目,学生也靠假想来分析,遇到难题就避开不谈,这样写出的文章价值不大。”在张顺颐看来,科研项目必须做,且要下功夫去做,“做科研可能会失败,但过程的收获是没有失败一说的”。
张顺颐认为,导师带领学生做科研项目,也是一种自我提升。“我这些年从事教学和科研取得的成果,归功于我的学生们。与他们交流的过程,让我受到很大的启发。”
2013年,69岁的张顺颐从学校退休。虽然退休了,但他还是离不开讲台。“每当我看到讲台下朝气蓬勃的学生们,就会觉得自己也很年轻。直到现在我还会定期去学校上课、听课,我很享受这一过程。”
(韩俊雯、唐雨薇对本文亦有贡献)
南京邮电大学 黄舒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