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1万余所中等职业学校中,不论建校时间、校园规模还是学生数量,位于山东青岛的平度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均未显得十分突出。然而,2018年12月21日公布的2018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中,这所县级中职学校从全国1054项推荐成果中脱颖而出,一举获得特等奖,在业内引发轰动。
这一奖项的获得,具有重要意义,打破了两项纪录:系山东全省各级各类学校首次拿到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同时也是全国中职学校拿到的首个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
令人瞩目的成绩背后,则是一份长达30年扎根农村的坚守。
“30年来,我们以‘双元制’改革为支点,牢守‘根植农村、服务三农’的办学理念,把办好‘农’字号学校、服务和引领‘三农’转型升级作为提高学校整体服务功能的根本。”该校校长朱风彬在接受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专访时介绍。
这一职教改革成色几何?有职教专家如此评价:“在定位上紧密服务区域战略需求,在功能上带动引领区域产业发展,在服务面向上为乡村振兴全面提供人才支撑,探索出一条学校与区域融合发展、教育与产业同频共振之路,成为可借鉴、可推广的县级中职学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平度样板’。”
“虚”与“实”:黑板上“开”拖拉机一去不返
1988年,被视作该校“双元制”改革元年。这一年,我国国家教育委员会与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签署了《关于在山东省青岛市平度县建立“双元制”农业职业培训中心的协议》。两年后,以突出实践性教学、加强职业技能训练为特色的德国“双元制”办学模式正式落地。
作为山东面积最大的县级市,平度农业人口约占全市人口60%。与这一传统农业大县人才培养需求不相称的是,当时的平度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一度面临重理论、轻实践的尴尬。
“老师授课以纯理论教学为主,在黑板上‘开’拖拉机、‘种’地并不稀奇,让学生实践的机会少之又少。”该校校长助理张显德回忆。
从“虚”到“实”,“双元制”改革甫一落地,便极大地冲击了闭塞落后的平度中职教育。
由模仿德国“双元制”体系开始,该校着手实施“农学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即农业生产过程与学校教学过程接轨,学生的学习计划与农业生产时令相一致,让学生将学校所学知识、技能及时运用到生产中,在生产中巩固提高。
然而现实中,当时根本没有人愿意拿自己的生产田供师生做实验,为解决实践环境,该校师生自己动手开发荒滩100亩,建立起实验农场——“北河农场”。
与此同时,课程体系也在不断调整。根据“双元制”要求,学生在校3年的实践课时占总课时的68%。为此,该校精简课程门类,打破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结构体系,代之以跨学科的综合课程结构,把传统职业教育设置的十几门基础课和专业课科学综合为《专业理论》《专业计算》《专业制图》《专业实训》4门课程(工科专业)。
“三点一线式”教学模式改革也随之拉开帷幕。一改当时职业院校先完成专业理论学习、再组织统一专业实习的主流教学过程,该校在课堂、校内实训基地、校外生产组织3个场所共同完成理论和实践教学。各专业实施模块化教学,将教学内容分解成若干个相对独立的环节,每个环节都是理论与实训按3∶7比例相结合的单元体系。
此外,该校改变传统的学校命题、学校考试的考核方法,实行教考分离,成立双元制职业教育考试委员会,成员来自市政府、市教体局、农委、劳动局等政府部门及培训企业代表,由市政府分管教育的副市长任主席。该委员会下设果林、农牧技术、畜牧兽医等专业考试小组,小组成员由劳动局、技能鉴定所、教育局、企业行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和学校教师组成。
顺利通过该考试委员会统一组织的理论考试和技能考核的考生,不仅可以拿到职业学校颁发的毕业证书,同时可以拿到相应工种的技术等级证书或岗位合格证书。
然而,凡此种种对之前传统教育方式近乎颠覆式的改革一开始便阻力重重。朱风彬回忆,阻力来自各方,包括不少家长认为在教学中加大实践机会是“不务正业,孩子被当作廉价劳动力”,学校内部一些老师私下抵制、变通教学计划,而这又导致中德双方实施层面的矛盾。
“改革初期无疑是最艰难的时候。”朱风彬坦言,重压之下,学校甚至调整了部分干部工作岗位,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实施改革,最终以实效不断获得家长和社会信任。
除了面向学生群体的种种改革举措,为解决“双元制”办学过程中教师理念不先进、行业不了解、技术不精通等问题,该校坚持送教师赴德国参加教育培训,并充分利用德国驻平度的中、短期专家组织开展教师培训。30年来,先后选拔170余人次的专业教师赴德培训,15名教师获得国际通用的师傅证书。
改革过程中,德国职业教育理念一点点渗透。在食品实训车间,德国专家每次用完抹布后马上消毒,且每个环节都有专用抹布,而学校一些老师则习惯把所有抹布集中起来一起消毒。在德国专家严厉要求下,最终所有教师都养成了及时分类消毒的习惯。
无独有偶,令张显德印象颇深的是,从德国运来的一套设备少装了一枚螺丝,德国专家执意不肯在当地配。于是,一位老师开了整整一天一夜车,最终在上海的德国分公司买到了同型号的一枚螺丝。
时至今日,该校崔召校区的木工车间里,学生实训用的工具箱和操作台仍是30年前的德国设备,各种工具摆放有序、一尘不染,“双元制”专业的学生们正是从这里学到了“拿工具”而非“找工具”,从木头的切割拼接中看到了职业教育的本来面孔。
“引”与“创”:培育孵化企业“一元”
“双元制”的核心是实现学校“一元”与企业“一元”的良性互动、充分融合,然而企业“一元”的长期匮乏一度困扰该校。
1994年,“双元制”农学专业计划招生34名,实际勉强招够半数,毕业时,学生仅为16名。究其原因,则在于对德国模式的完全照搬。
以农学专业为例,德国模式要求专业二三年级学生每周安排4天回家实习。但不同于德国发达的大型家庭农场,当时的平度,农民只有少量耕地,经营生产方式落后,完全不具备实训基础。加上实习点过于分散,交通不便,实训变成了无所事事的“放羊”,还加重了学生经济负担,引起学生和家长的极度反感,直接导致专业口碑下降。
此事被视为该校“双元制”改革的分水岭。此后,该校开始正视中德农业生产方式与教育理念的差距,以培育繁殖企业“一元”为突破口,尝试本土化探索。
针对校企合作过程中企业参与度不高、校企融合度不高问题,伴随着合作项目的不断深入,该校引进德国生产标准和先进技术设备,创新实训示范基地运行模式,建立了三场五中心一基地:涵盖奶牛养殖、原种猪繁育、种植示范教学试验场,以及乳制品加工、果品加工、肉制品加工、西式面点加工、农机示范培训中心和全国生物技术示范教学实训基地。
这些企业性实体融实习、生产、经营、服务、就业为一体,既为学生提供了便利的实习实训基地,又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有效搭建起“双元”架构。
借助校内实训基地,该校创新学生培育模式,通过自编教材,鼓励专业跨界,拓宽学生发展空间。农产品加工与保鲜专业的学生,除学习加工和保鲜知识,向前拓展可以学习果品种植、果树修剪、土地分析等知识,向后延伸可以学习果品储存、产品销售知识。畜牧兽医专业、畜禽养殖与疾病防治专业学生,可以学习肉制品加工、奶制品加工的课程。
为打造更多的企业“一元”,该校在山东省职业学校中率先实施“校中厂”“厂中校”模式。
青岛鸿昊达电器设备有限公司分公司入驻该校已有9年,两处车间不仅承担了该校的实训任务,其余时间仍正常生产,占到该公司一半产值。通过合作,学校提供了生产场所和学生“半熟练工”,企业则提供了实训原材料、作为实训老师的技术人员和最前沿的业界信息。企业生产计划须完全服从教学计划,一旦遇到职业技能运动比赛等赛事,生产则完全停下。
在分公司负责人冷新鸿看来,该模式不仅实现了教学计划和生产计划的结合、老师和师傅的结合,而且实现了学生产品和实际产品的结合,“尽管一定程度影响企业的高效率生产,但通过合作有力补充了一线技术员工,借助学校科研力量为企业生产找到充分理论支撑,是‘双赢’的过程”。
引企入校的同时,该校主动走出去,和青岛万汇遮阳用品有限公司的合作堪称“厂中校”模式的典范。
2014年起,该公司从16条生产线中专门拿出一条组装生产线,供该校学生以班为单位实习两个月。实习期间,学生被当作公司员工看待,不仅参与内部培训班、团建活动等,而且可以领到每月1850元计时工资,表现优秀者还有额外奖励。“我们注重认可学生的价值,同时希望通过合作扩展技术人员的来源。”该公司总经理办公室协理张军表示。
除了自建、合作,该校还孵化出2186个养殖场、家庭农场和农产品深加工厂,由于需要学校长期技术支持,它们顺势成为“双元制”模式中稳定的企业“一元”。
青岛爱迪尔葡萄酿酒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启贤毕业于该校双元制果林及果品加工专业,从公司初创之初,他就带领技术团队专程赴学校学习,公司参照该校葡萄酒的制作过程和工艺,学校也派出专业教师提供技术指导。如今公司已发展为集葡萄种植、葡萄酒酿造、研发、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综合性葡萄酒酿造企业。
某种意义上,本土化探索正是中德双方相互磨合的结果,过程中不乏剧烈争吵与分歧。
小到牛奶能不能卖的问题——在德国,企业提供实习场所和实习材料,甚至提供部分实习经费,学生的产品是不可以走向市场的,因此,德国专家要求,学校奶牛场产出的牛奶,除了小部分供学生实习生产奶制品之外,其余全部销毁。经双方多次协商,最终德方同意将部分产品放到市场上进行销售,将获取资金用于设备维修,有效缓解了该校教育经费不足的压力。
“借鉴绝不是照搬,要用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精髓,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职教新路。”这正是平度职业教育“引”与“创”的鲜明写照。
“根”与“叶”:深耕农村,以人才支撑产业
根扎得愈深,愈见枝繁叶茂。
30年“双元制”改革历程中,该校始终保持深耕农村的定力,面临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学校更是把“发展农业职业教育就是教育领域最好的‘精准扶贫’”的理念根植于心,通过大批农业领域人才的前瞻性培养,有效引领了当地产业的发展。
以奶牛产业为例,1998年,该校从德国引进奶牛养殖时,整个平度市拥有奶牛不足40头。从奶牛的选育、喂养、训练、挤奶、疾病防治等入手,该校老师将德国专家手把手教的养殖技术毫无保留地教给学生和农民,全市90%的奶牛养殖业人员都接受过该校的专业培训,全校毕业生中有17人成为奶牛养殖专业示范户。
“我们不光培训,还应农民朋友邀请,搞技术服务,从奶牛场设计图纸、建设、施工,到奶牛品种选择、购买、养殖、疾病防治、牛奶销售,一条龙服务,全市谁家有奶牛,师生们了如指掌,我们和养殖户的关系可亲了。”该校窦茂军老师说。
目前,平度奶牛养殖数已发展到近两万头,奶牛养殖业逐步成为当地畜牧业中的支柱产业。平度市统计局副局长位孟雷如此评价:“15年前,鲜牛奶、面包上了平度百姓饭桌,肉、奶、蛋质量保证,供应充足,都离不开这所学校的努力。”
类似对当地产业的引领成果还包括:通过返回式卫星和神七搭载太空育种技术,参与番茄、芹菜和清丰一号小麦等5个品种太空育种;研发花生杂交2号新品种;催生马家沟芹菜等19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推广实施新品种研发、配方施肥、品种优化、立体栽培等138项实用技术等。
时至今日,该校“双元制”模式已由第一时期农机电、果林、农学3个专业3个班级发展到现在16个专业128个班级。5.5万名毕业生成为助推三农升级发展的生力军,培育1876个专业合作社主持人,培训种植、养殖户9400人次。如今,该校已成为山东省涉农专业开设最全、设施设备最先进、专业教师存量最集中的中等职业学校。
在历经吸收借鉴、本土化改造阶段后,如今在乡村振兴大背景下,该校“双元制”模式有了新的发展内涵。
2014年,平度被农业部列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示范县。该校“双元制”项目不仅成为这一培育工程供参照的样板,同时承担了相当的培育任务。据平度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校长王永立介绍,该校已参与培育新型职业农民3390人,其中,生产技能型1630人,生产经营型990人,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180人,青年农场主40人。
关于未来规划,朱风彬介绍,该校将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实施,力争建成“中德(南)亚三边合作中心”,面向南亚持续搞好职教师资培训;以考取德国行会“师傅证”、国际职业资格证为目标,适时在部分专业探索建立“赴德研修班”,开辟学生专业素养提升新渠道。
此外,朱风彬透露,未来还将完善中高职一体化发展路子,并探索建立“中德乡村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研究中心”“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中心”“全国县域职业学校涉农师资培训中心”等三大中心。
回望30年一以贯之的“双元制”改革,汉斯·赛德尔基金会前中国处处长于尔根·维尔克坦言:“这是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在华13个项目中唯一为农业培养人才的教育项目,而且也是建立最晚、发展最快、规模最大、办得最好的示范项目,是德方在华的明星项目。”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邢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