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的一天,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中国驻印度大使罗照辉给中国青年访印代表团提了一个要求。他希望这些年轻人在印度“多思多想多看”,讲好中国故事,做中印友好的传承者。“在这里,你们每个人都代表中国。”罗大使说。
作为代表团团长,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副主席,北京2022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运动员委员会主席杨扬与其他185位“友好使者”决定:在访印的一周里,每个人至少结交5位印度好朋友,做中印友好的纽带。
中国代表团团员来自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在访印期间奔赴德里、孟买、加尔各答等城市,与印度青年开展文化交流。此次中国青年代表团访印是落实两国领导人提出的中印200名青年互访活动,自2006年启动以来,已有超过3700余名青年使者先后访问对方的国家。
这是一段有着两千多年传承的友谊。张骞出使西域,发现自印度贩入的“蜀布”和“邛竹杖”。东汉时期,佛教传入中国。印度圣诗泰戈尔曾三次访问中国,见证了两个古老文明的对话往来。
此次访印,代表团成员找到了两个国家文化的交融。
史冬泉在刚到印度的第一顿饭里,就尝出了民间交往的味道。在首都新德里一家用英文写着“南京酒家”的餐厅,这位来自南京鼓楼医院的医生发现,厨师精心模拟着金陵菜鲜香酥嫩、咸甜适宜的口感,在印度咖喱的点缀下,让他感受到了“舌尖上的融合”。
这样的融合也出现在印度街头。拥挤的巴士、行色匆匆的人群和街头露宿者身旁,亮起了vivo、小米、oppo等中国本土手机广告牌。印度年轻人说,这是他们使用最多的手机品牌。
欢迎仪式上,当中国青年演员唱起藏族歌曲《吉祥欢歌》时,身着沙丽的印度青年和着歌声跳起了锅庄舞。
印度中央戏剧学院的学生正在排练歌剧《图兰朵》,女主角Rita向这群来自中国的朋友展示中国传统服饰。她说,为了筹备这部剧,他们翻看了许多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书籍,还自学了几句中文。
在泰姬陵,代表团成员李惠海被一位印度导游拦住。这位父亲提出,儿子山达正在学习中文,希望能和来自中国的朋友多多交流。
虽然只学了4个月的中文,但山达不仅能进行基本交流,还能像导游一样用中文介绍泰姬陵,这让李惠海十分惊讶。山达说,父亲在泰姬陵做了几十年导游,接触到的中国游客越来越多,让他看到了机遇。这位父亲要求两个儿子学好中文,未来去中国闯荡。
作为外交学院学生,李惠海一直捕捉着中印两国的相似之处。沿途,印度老百姓挥动双手,用印度语、英语向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问好。回应他们的,是一张张同样热情的中国笑脸。印度谚语“像对待神一样招待你的客人”,和中国论语里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异曲同工。“尽管我们国籍有别,肤色各异,但两国人民的思维习惯、交流方式却有很多相似之处。”李惠海说。
印度大学生苏坡是李惠海此行结识的好朋友,这位中文系学生讲一口流利的中文,能熟练使用微信,特别欣赏中国的外交政策,“希望跟着中国学习如何交朋友”。在他看来,印度青年同样见证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多人开始学习中文,并尝试通过多种渠道去理解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在孟买的一个孵化中心,几位该中心的创始人向这群来自中国的朋友分享了为儿童屏蔽不良信息等多个“小而微”的项目。其中一位创始人说,印度圣雄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就是从号召人们自制食盐起步的(以抵制当局的食盐专营法),甘地当时也没有想到自己可以改变整个印度,他只是脚踏实往前走。
来自江南大学的毕业生蔡蕊被这些“有情怀”的创业项目打动,她发了一条朋友圈,晒出分享者的照片,写下“世界的潮水把我们每个人推到了浪尖,保持永无止境的好奇心,相信自己的存在可以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
同一时间,关于创新创业的分享也出现在加尔各答的一所高校里。在以创新精神闻名的印度工程科学技术学院,代表团成员马俊杰分享了自己的创业故事。
“中国有非常棒的创新土壤,我们将打开大门迎接印度创业者的到来。”舞台上,这位来自中国的青年企业家未等翻译开口,便用英语向印度青年发出了邀请。
事实上,这份“急切”源自为期一周的印度之行。此前,马俊杰对这个邻国的了解仅限于印度电影。作为投资人,他直觉“这里很有潜力”。“行走在印度,我们看到那么多年轻的面孔,了解到这个国家35岁以下的青年占60%,未来将爆发巨大的人口红利”。
一位致力于污水处理的印度年轻人高声向马俊杰推荐自己的项目,也有人用名片传递着自己的雄心。在那份热情里,马俊杰感受到了不分国界的创新精神。
飞机上,青年医生史冬泉和邻座的印度青年聊了一路。在IT、生物制药等领域,中国的“好邻居”让他觉得“可敬可叹”。而那位印度青年在谈到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时,睁大了双眼。分别前,他们自拍留念,不约而同比了个点赞的手势。
回国后,史冬泉在朋友圈写下,“朋友之间要增进了解,两个国家拥有27亿人口,应该一起做点事”。他配了三个“加油”的表情。
(摘自《青年参考》2019年1月17日14版)
本报记者 李玥 视频编导 李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