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收官,四度参赛的选手陈更,终于拿到了一次冠军。当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联系陈更时,她有些不好意思,毕竟从第二季开始,就有观众质疑,“怎么又是你?”
“我是带着参加《吐槽大会》的勇气来到诗词大会的。”这位清秀的北京大学工科博士生说,“只要诗词大会需要我,我会克服任何困难去参加。我只是在做我喜欢的事情,不太关注输赢,但也不能丢人。诗词大会在进步,我也要进步,和诗词大会一起成长。”
很多人从诗词大会第二季认识陈更(当时本报曾刊发专访《陈更:工科博士的诗词生活》)。2月14日晚的最后一场对决,是两个工科博士的“神仙打架”。最终,陈更以5∶2的比分,毫无争议地战胜了来自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的在读博士生孙晓婧。
自2016年第一季亮相荧屏,诗词大会的全网收看次数从第一季的5000万次跃升到第三季的2.57亿次,报名参加选拔的全国群众从第一季的3万人壮大到第四季的30万人。
第四季的选手中,最小的5岁,最大的71岁,涵盖33个行业,绝大部分和诗歌没有半点关系。他们当中,有把业余时间都交给诗词的超市生鲜售货员,有每天爬楼56层用诗词自我鼓励的自来水查表员,还有在飞行途中传播诗词之美的飞机机长……
在保留40人预备团组成的第二现场基础上,第四季将第一现场“百人团”分为少儿团、青年团、百行团、搭档团4个团体,18岁以下的青少年选手人数占一半以上。
作为唯一一个参加了4季诗词大会的选手,陈更对诗词大会的变化,还是有发言权的。 比如,本以为是文科生占优势的比赛,最后成了工科生的主场,“放眼望去,核电站高级操作员、航天工程师、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师、导弹工艺员、海洋采油工程师、程序员……”
与陈更角逐冠军的孙晓婧今年24岁,本科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空间科学与技术专业,现在在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空间环境专业读博士。选择研究宇宙的专业,也是因为幼年时,诗词就在她心中种下了一颗启蒙的种子。
“小时候我们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星星是星星,看月亮也仅仅是月亮,它们就是一个具体的实物而已,不会有太多意义。但是读了诗词以后,我看到月亮就会想,里面是不是真的有‘吴刚捧出桂花酒’,有‘寂寞嫦娥舒广袖’,有‘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孙晓婧说。
甚至还有“歪果仁”,也对中国传统诗词了如指掌。清华大学研究生三年级学生大卫来自俄罗斯,曾经参加过诗词大会第一季,阔别3年再度回归。有一年夏天,他回老家过暑假,晚上看见天上的明月,他想起自己以前会说月亮像奶酪,而现在脑海里浮现的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陈更说:“选手的整体水平越来越高,以前常有返场,这一季返场次数屈指可数,因为大家都能答对,差的就是那几秒甚至零点几秒的时间,所以随机性很高。我经常感叹,他们的外表已经很出众,还有如此有趣的灵魂。”
让陈更印象深刻的是,一位选手带着一本波兰诗人辛波斯卡的诗集《万物静默如谜》,在录制间隙翻看。“他没有拿唐诗宋词,显然不是为了比赛才看。我问他为什么看这本?他说因为最近在看这本,不想因为比赛打乱了阅读计划。这是真正爱诗的人,只有赤子心,没有胜负心,所以诗词大会是我的人间净土,让我一次次得到净化。”
本季诗词大会融入了古画、民乐等元素,让诗词变得多元立体,不是考记忆,而是分享理解感悟、文化元素、生活方式。《中国诗词大会》总导演颜芳介绍,本季的创新题型有视听应用题、日常生活应用题、横扫千军、出口成诗、你说我猜等。其中,视听应用题是把与诗词相关的我国传世名画(或文物、名曲)呈现在大屏幕上,让答题者将欣赏名画与理解诗词结合起来,作出综合判断。
“这一季在题目的设置上更加突出古典诗词与当下生活的关联性,节目首次增加传统诗词在现实生活场景中的应用题,生动展现经典诗词活在当下的魅力。”颜芳说。
嘉宾老师也没有放松,在台上的侃侃而谈是背后下了功夫。陈更说,“很多诗歌已经在前几季出现过,他们总能找到新的解读角度,我听了4季却完全不会腻。”
来自湖北的史成林是一名互联网工程师,和女友尹璐是因诗词结缘的恋人,这次手牵手来到诗词大会,成为搭档团的成员。女友告诉他:“我希望你不要把这个当成一个比赛,它只是我们人生路上的一段体验,也是我们与诗词邂逅的一段最奇绝美丽的旅程,更何况这个旅程还是两两相伴。”
诗词大会在成长,选手在成长,我们也都在成长。或许春节期间,阖家团圆,一起看诗词大会也会成为新年俗呢。
本报北京2月14日电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蒋肖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