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9年02月22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暖心

救人其实是一命搏一命

——一群南宁冬泳爱好者的故事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9年02月22日   05 版)

    冬泳爱好者张灿生因救援溺水者所获奖状。受访者供图

    扫一扫看H5

    扫一扫看视频

    执笔:实习生 骆香茹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谢洋

    视频编导:王钰淇 谢洋

    H5制作:中青融媒工作室

    文稿编辑:蒋韡薇

---------------------------

    湿冷的阴雨已经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下了近一周。2019年1月3日10时许,南宁市中心的邕江大桥上,正逢人来车往的交通高峰期。一名男子翻过大桥西面的护栏,两腿悬空坐在护栏外。静静地坐了十几分钟,雨打在他的脸上,没人知道他在想什么。突然,他脱下黑色外套,纵身跃向垂直落差超过12米的江面,溅起巨大的水花。

    附近水域也是冬泳爱好者游泳的区域。这天,冬泳爱好者张灿生、刘朝光等人正在江里游泳。9名泳友没有多想,不约而同地向男子落水的地点游去。大家抓起正要下沉的男子时,他已经脸色发紫、手脚僵硬,有些神志不清了。

    “要顶住,顶住啊。”张灿生大喊着,想激起他的求生欲。

    从男青年落水的地方到岸边有近百米,大家迅速把救生圈套到男青年身上,把他的双手从救生圈里拉出来,带着他往岸边游。拖着男青年沉重的身躯,在寒冷刺骨的江水中奋力划水,张灿生的手很快没了力气,好在有多个泳友在一旁协助。几分钟后,大家齐心协力地将男青年送到岸边。

    待救护车赶到,参与救援的9名泳友四下散开,像“事了拂衣去”的侠客,有的换好衣服回家,有的则继续回去冬泳。

    这一幕惊险的救援过程,被岸边围观的网友拍下,视频迅速在南宁市民的手机上流传。这些平时不太被关注的冬泳爱好者们也因此走进公众视野。据了解,参与救人的冬泳爱好者多数为中老年人,大都是南宁市冬泳协会成员,他们常年坚持游泳,锻炼身体的同时积极开展溺水救助、防溺水宣传等志愿活动,这些年累计救助数百位溺水者。

    冬泳和救人成了他的习惯

    参与救援的刘朝光,生在邕江边,长在邕江边,初中时就开始冬泳,至今已有40多年的“泳龄”。

    过去的40年里,他往返于邕江南岸和北岸,风雨无阻。时光变迁,江水滚滚流逝,一如冬泳爱好者们的青春。他笑着说:“我们这帮人的青春都在水里‘打水漂’了。”

    1958年,毛泽东主席两度在邕江冬泳。上世纪70年代,南宁市在毛主席入邕江的地方建起冬泳亭,许多单位开展了纪念性冬泳活动。刘朝光当时正在读初中,参与了学校组织的冬泳活动。

    回忆起第一次冬泳,他笑着说:“当时参加冬泳渡江,有姜糖水和两个菠萝包。”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他因为有菠萝包吃而开心不已。从那次活动以后,冬泳就成了他的习惯。

    下雨天,他和泳友在桥底下游,天气好的时候就从码头入水,游个痛快。

    参与抢救溺水者和跳江者,也成了他的习惯。在邕江里,他救过十几条性命,“不能看见活活的生命在我们眼前消失。能救的我们就会救。”

    让他印象最深刻的就是2019年1月3日这场救援,因为“第一次有这么多泳友合力来救一个人”。

    他也有无能为力的时候。2016年端午节刚过,几个青少年结伴来邕江游玩,其中两个女生在岸边玩水时,不小心踩空,双双掉进江里。

    刘朝光听到呼救声,立即跳下水。眼见一名女生渐渐沉入水中,他迅速潜水把她捞了起来。这名女生获救后,说还有一名伙伴也掉到江里。刘朝光又返回水中搜寻,由于这名女生提供的同伴落水位置不清楚,他和其他几名泳友大范围进行搜索。太阳炙烤着江面,让人晕眩,他们在水下找了很久却一无所获,最终只能遗憾地放弃。回想起这段往事,刘朝光至今难以忘怀:“没办法,心里感觉比较惭愧。”

    见过生命的消亡,也挽救过许多人的性命,刘朝光如今把名利看得很淡。他常告诉自己:“不要执着,不要争。”

    乞丐的命也是命啊

    59岁的张灿生住在邕江北岸,他从18岁开始冬泳。谈起1月3日那次救援,他说:“虽然当时天气很冷,但救人的时候我感觉很热,只想着把他救上来。希望他不要再跳,再跳我们还会救。”游泳至今,他救过约30个溺水或跳水轻生的人,对他来说,救人是习惯,“只要看到了,就会救。”

    他深知这个习惯的艰难与痛苦。

    他曾和泳友们一次次冒着生命危险参与救援,把一个个生命从水中救出来。

    岁月流转,许多事他已经忘了,但他还记得,多年前他参与救援3个溺水者的事。

    10年前,张灿生在邕江一桥下休息,3个十七八岁的青年在江里游泳,他们从邕江南岸游到邕江中间时突然溺水,大喊“救命”,张灿生听见,喊上旁边的两个泳友一起展开救援。由于当时水流较急,溺水者漂得很快,不一会儿就漂出近10米,尽管知道全速游泳时突然停下对心脏会有很大的冲击,但他还是选择尽全力飞快游过去,追上漂得最远的溺水者。这个溺水者此时已经沉浮3次,眼看江水又一次没顶,在他即将沉下去之际,张灿生赶紧抓住他的手,把他托起来,对他说“不要放弃”。

    这时,张灿生的体力也几乎耗尽,他一边坚持着,一边喊周围的泳友来帮忙,在托举这个溺水者近两分钟后,前来帮忙的泳友终于赶到。这个青年得救后,张灿生又返回江里,与泳友合作,继续救援另外两名青年。

    救援完成后,精疲力尽的张灿生在岸边睡了半个小时。他的脚在全力游泳后变得僵硬,脸色发青。回到家后,他对妻子说:“今天我差点完蛋了,差点没命。根本游不动。”

    回想起这件事,张灿生常说:“救人其实就是一命搏一命。”

    五六年前,一次游泳结束后,张灿生已经穿好衣服,但听到江里有人喊“救命”,旁边有人说“那是乞丐,不用救”。张灿生说:“那也是命啊。”

    脱衣服后再救人就来不及了,正巧当时邕江边有一条渔船,他上船,喊船家马上开出去救人。到达落水者所在位置后,张灿生伸手拉起落水者,救了他一命。

    谁成想,到岸上后,船家说开船出去要给“利是”,流浪汉自然没钱。于是张灿生自掏腰包,给了船家红包。见状,船家反而感到不好意思,面露难色。但规矩不能坏,“利是”不能不收,于是船家说要把船上的鱼给他,张灿生婉言谢绝。

    后来,他和船家成为朋友,再后来,每次见到张灿生,船家都会吆喝着,要给他鱼。

    能帮就帮,能救就救,这是南宁精神

    游泳40年来,张灿生见过江水涨落,体会到邕江水质的变化,也拯救过无数生命。多年游泳,也使他练就了一眼就能分辨游泳的人是否溺水的本领。

    他还记得几年前有一次冬泳邕江活动,他和女儿经过,虽然当时周围环境嘈杂,锣鼓喧天,但他还是敏锐地听到水中传来“救命”的声音,一声大一声小,他马上跑到救援船旁边,说明情况,指明位置,救援船迅速赶到,救了那名大学生。

    大约五六年前,张灿生有一次游完泳,在岸上休息时发现江里有个中年男子大声呼救,快要沉下去了。

    当时他脚伤未愈,仅凭一人之力肯定无法把人救出,眼看男子一点点下沉,张灿生急得大喊,希望能引起大家的注意。但当时正巧有一些人在江边搞活动,高音喇叭的声音盖过了张灿生的声音,没有人听见呼救声。男子没能获救,沉了下去。

    张灿生神情有些低落,“那是最遗憾的,如果脚好的话,我肯定救他起来”,他叹息着,连说几个“遗憾”,摇了摇头。

    2015年元旦冬泳邕江活动时,他又救下一个跳江的市民。

    像这样的故事,还有许多。

    泳友们说:“我们能帮就帮,能救就救,这是南宁精神。”

    张灿生说:“我们这帮泳友,联手救了很多人。”

    在这些人中,没有人再联系过他。甚至,有人被救之后,连声“谢谢”都没说。但他说:“只想着救人,从来没有想要什么回报。”

    因为,对他们来说,这不过是顺从了自己的内心。

    张灿生说:“难道一个人在这里叫救命,你不救?人命关天!”

    刘朝光说:“不能看见一个活活的生命在我们眼前消失。能救的我们就会救。”

    蒙贵松说:“见死不救是不可能的,本来我就做了几十年救生员,见到有人求助不去出力,觉得过意不去。”

    李卫东说:“那么多年都是这样,不是突然间想当英雄,我们见人有难就会去帮。”

    班湘铭说:“这是很平常、很平常的事情。”

    ……

    他们是水中的过客,匆匆在水里遇见,又匆匆在岸上道别。像是人生旅途中偶然走过一段最凶险的旅程,然后,从此别过。不问姓名,遑论去处。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9年02月22日 05 版

救人其实是一命搏一命
大学生回乡修路:这样的硬核公益不妨再多点
一周暖闻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