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岁的张光付有一张国字脸,宽阔的脸颊上表情并不丰富:训练时双眼圆睁,带着军人的坚毅;和不熟悉的人说话时眼睑低垂,偶尔舔舔嘴唇。看望那些自己帮助的孤寡老人时,这张脸上会不自觉地绽开笑容。
他1米7的个头,身体结实,平时话不多,放在兵堆里找不见。但只要提起他的名字,武警抚顺支队从新兵到主官,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入伍13年,一串数字记录着他不平凡的足迹:捐款30余万元,帮扶9户特困家庭,捐助22名困难家庭子女上学,现在每月捐款4500元雷打不动。
2012年,他被评为抚顺市第六届“百姓雷锋”,郭明义为他颁奖,颁奖词里称赞说,“无上光荣的光,无悔付出的付,他以爱心为柴,让名字有了暖人的温度。”
说起名字,他在河南邓州出生时差点叫张光富。爸爸给起了名字后,爷爷乍一听还挺满意,后来发现是富裕的富,说什么也不干,觉得“光富”是“光顾着自己富”。一家人经过商量,最终把“富裕”的“富”改成了“付出”的“付”。
这次改名风波和他家的经历息息相关。张光付听妈妈讲,他的祖籍是湖北省十堰市,上世纪60年代末期因为国家修建丹江口水库才举家搬到河南。刚到邓州时,家里穷得连吃饭都成问题,是乡亲们帮忙盖起一座土坯房子,东家一碗米,西家一瓶油,帮助他们度过了最艰难的岁月。
从此,张家感恩的家风一代代传了下来。
2005年12月,张光付参军入伍,来到武警抚顺支队,驻地在著名的“雷锋城”辽宁省抚顺市。新兵报到后,支队组织他们参观这座城市的精神丰碑——雷锋纪念馆。他第一次非常详细地了解了雷锋的生平,并在纪念馆挑选了一张印有雷锋头像的书签,在上面写道,“雷锋是个兵,我也是个兵,我就要像雷锋那样做个好兵!”
这句话从此成了他军营生活的行动指南。一次,他在走廊里听到新兵战友赵新豹打电话,得知他父亲在修房屋时不慎摔下导致多处骨折,就以赵新豹的名义寄去500元,当时他每个月的津贴只有90元。
2009年8月的一天,他陪战友到抚顺市中医院看病,看到一位老人背着老伴儿步履踉跄地上楼,赶紧跑过去背起老大娘,帮他排队挂号、看病、交费。
经过询问,老人叫申家福,家就在附近的中和村,孩子在外打工,老伴儿赵淑芬患有股骨头坏死,每年医药费近万元,花光了家里的积蓄……
临别时,张光付要了他家的地址,没多久就带着营养品到家中探望,从此开始了近10年的爱心资助。寒来暑往,申家多了一个穿军装的身影。干农活、买粮食、劈柴、收拾院落……他一有空就来看望二老,给他们换了新电视,邮购治疗股骨头坏死的药品,还花2.7万元给赵淑芬做了膝关节置换手术。
“我看不得别人有难处。”他解释说,“不帮助的话我会非常难受。”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张光付初中毕业后就外出打工,尝遍生活的艰辛,对身处痛苦中的人们充满同情。
帮助申家福一家期间,他还先后帮扶了8家贫困户,经常去抚顺东郊的幸福养老院慰问。在他的“帮扶计划本”上详细记录着受助对象的情况:张明辉,患有软骨病,卧病在床;特困户霍树林,患脑血栓,儿子偏先性弱智脑瘫;大学生韩志家每学期学费、生活费4500元……
和申家福一样,这些贫困户中有6户在中和村。时间长了,村长叶仁鹏注意到了这个穿着军装的年轻人。“之前我寻思是跟谁家姑娘处对象,帮着来干活的,后来才知道情况。”他笑着说。
那几年,60岁出头的叶仁鹏开始蓄胡须。看着张光付给贫困人家送药,送米、油、面,感动之余他也在心里嘀咕过,这个当兵的能坚持几年?
如今,他的花白胡须已经长到胸前,村子里受助的老人有6位相继去世,张光付的爱心资助还在继续。
年轻士兵的善举,村民们都看在眼里。2016年,申家福去世,亲人们把张光付拉到坟头,让他填第一铲土。根据当地习俗,这是儿子要尽的义务。申家福的女儿申洋哭着对他说:“哥,只有你才有资格这么做,我爸也就没什么遗憾了……”
2018年12月,赵淑芬去世前一天,张光付前去看望。“儿啊!人家认干爸干妈都认有钱的,能借上光,我俩一点忙没帮上你,还拖累了你快10年。”她拉着张光付的手,流着泪说,“以后对自己好一点儿,对媳妇儿好一点……”
赵淑芬把心里话说了出来,第二天就离世了。料理完老人的后事,申洋深深地给张光付鞠了一躬:“你比我做得好,爸妈虽然没了,却给我留下个好哥哥。”
现在,一提起这些去世的老人,张光付还会忍不住流泪。人虽然不在了,但那些充满温情的记忆不会被抹去。
多年的资助经历让张光付养成一个习惯,每个月发工资时,他会第一时间盘算钱该怎么用在受助对象身上。他自嘲是个“月光族”,平时只用香皂和大宝,牙膏挤了又挤,3公里内从不坐车。直到最近几年部队几次调整工资,他才摘掉“月光”的帽子,把余钱寄回家。
平时走访困难户,张光付喜欢坐退休工人杨俊清的“小凉快儿”(三轮摩托车),一来二去两人成了好朋友。“每次都带着米、面、油、水果、牛奶、饮料、药品,一次10户左右,一年走访七八次。”杨俊清给他算了一笔账,一次走访需要将近2000元,逢年过节还要额外给特别困难的老人500元,单走访慰问这一项,他一年的花费就在1.5万元以上。
“光付一个月开这么点钱,都给特困户了。”杨俊清曾问过他为什么,得到的回答是“这是我应该做的”。
“从知道他做这些事就替他担心,后来我也理解了。”64岁的杨俊清说,“他的思想是崇高的,是雷锋精神,得发扬下去,落到行动上。”从2011年起,杨俊清不再收张光付的车费,“为他学雷锋贡献点力量。”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理解张光付的行为,有人觉得他“傻”。面对那些质疑的声音,他也只是微笑走过。“对钱我看得不重,认准的路我会坚持走下去。”再三追问下,他腼腆地说,帮助别人能让自己感到安心、快乐。
“他的傻是带引号的,傻得可爱、真诚、发自内心。”张光付的妻子、当警察的牛继蓉说。两人没见面前,她就听人讲过张光付的故事,母亲对她说:“这么有爱心的人,以后对媳妇儿肯定差不到哪儿去。”
事实上,张光付做的“傻事”并不只有这些。新兵下连后,他被分到机动中队,两年后当选特勤排副班长,军事素质十分突出,武装5公里越野即使帮战友背着枪仍然能在18分钟内跑完全程。比武、立功、提干,一条充满希望的道路摆在他的眼前。
然而,2008年4月,为了改变生产基地的落后面貌,上级决定从机动中队挑选骨干到生产基地任职,踏实肯干的张光付被选中。面对组织的决定,他虽然有担心,但还是二话没说,打起背包去报到,一待就是3年。
面对百余亩菜地、果园、田地和猪、羊等大量家畜,他自己翻书、向老农和专家请教,很快摸清了门道,平整出的庄稼地“沟是沟、垄是垄”,饲养的家畜膘肥体壮,成了生产基地的技术指导。
在拿锄头多过拿枪的3年多时间里,他从没有放松军事训练。当时生产基地没有训练器材,他就自己设置了单双杠,自制拳击手套、沙袋和简易训练器材,带着战友一起练。
2010年年底,支队选拔新训骨干,张光付凭借过硬的军事素质和丰富的带兵经验脱颖而出,在全支队考核比武各个课目中都闯进前五名。在第二年的总队搏击集训中,他和战友经过刻苦训练获得团体第三名,成了支队上下公认的许三多式的人物。
随后,他因为表现突出被调回原中队,并于2012年提干,进入武警警官学院学习。战友们说,因为身上那股“傻”劲儿、韧劲儿,他改写了自己的命运。
读军校期间,张光付最放不下的还是自己帮助的那些困难老人。他把自己的工资汇给杨俊清,请他代为看望。“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幸福养老院一位90岁高龄的老人对此感动不已。
张光付说,自己是一个特别能坚持的人。几年前,他自费购买了修鞋机,义务为战友修鞋。去成都上军校时,他把修鞋机也打包托运了过去,“要为大家做更多的事。”
他献爱心的活动也没有因为地域变化而停止。2013年,在武警警官学院与云南卫视合作拍摄励志纪录片《士兵突击》时,他在拍摄间隙去片场附近的云旅希望小学慰问,并资助了14名贫困学生。
随着资助学生人数不断增多,张光付的日常生活变得捉襟见肘,他开始思考怎样才能帮助更多的人,如何号召更多人参与到爱心活动中来。2013年3月5日,经过深思熟虑后,他向同一个学员队的战友提出想成立一个爱心团队,得到大家的一致肯定,战友们为这个爱心团队起名为“光付之光”。
6年里,“光付之光”团队从7人一步步发展到1000多人,累计帮扶困难群众3000余人,捐款20余万元。杨俊清、申洋和他身边的战友也不断被“圈粉”,先后加入了爱心团队。
张光付说,爱心之路行稳致远,离不开家人的支持。父亲告诉他,“还有比咱们更需要帮助的人,我们身体还好,你照顾好自己我们就放心了。”
2018年,牛继蓉和他结婚,没要一分钱彩礼,婚房是老家的一间瓦房。张光付父母提出重新装修一下房间,牛继蓉没让,而是把他多年来获得的荣誉证书贴在墙上作为装饰,亲朋好友见了都说好。
在抚顺宴请宾客时,很多受过张光付帮助的人都来了,幸福养老院的老人们送来写满签名和祝福的展板,还为他们演唱了一首《牵手》。牛继蓉非常感动,张光付也感到一种难以名状的满足。
这些年里,他经常想起祖辈刚搬迁到邓州时乡亲们解囊相助的故事。“很多帮助过我们的人都不在了,我要把这种爱传递下去。”他说,“我不图什么回报,希望我帮助的人以后有困难能第一个想到我,希望他们遇到需要帮助的人也能伸出援手。”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王达 通讯员 裴晓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