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拖欠企业的款项年底前要清偿一半以上,决不允许增加新的拖欠。”看到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段话,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副主席高峰由衷为民营企业感到高兴,但他心里也在打鼓:一些欠发达地区的政府债务积压严重,以至于“想完成任务,又苦于找不到下锅的米”,感到无力又无奈。
按照政府工作报告的要求,2019年既要保证减税降费2万亿元的目标得以实现,又要在年底前清偿一半以上拖欠企业的款项,还不能将赤字率提得过高。打好财政“算盘”的难度可想而知。
怎么办?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总方针是:各级政府要过紧日子,想方设法筹集资金。财政部对此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方案,代表委员也结合自己了解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护航减税降费,财政“铁算盘”怎么打
在大多数代表委员对减税降费2万亿元、清偿企业欠款两项国家行动鼓掌欢呼时,“国家账本”负责人刘昆考虑更多的问题是:财政收支该怎么平衡?
今天上午,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记者会上,刘昆首次以财政部部长身份亮相全国两会。他坦言:“今年财政收支平衡压力将比较突出,确实非常困难。”但他也明确提出了应对之道:“既要当‘铁公鸡’——不该花的钱一毛不拔,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也要打好‘铁算盘’——该花的钱要花好,花在刀刃上,加大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投入力度。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9年一般性支出要压减5%以上,“三公”经费再压减3%左右,长期沉淀资金一律收回。地方政府也要主动挖潜,大力优化支出结构,多渠道盘活各类资金和资产。
在全国政协委员、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钱学明看来,各级政府过“紧日子”,首先应该进一步“精兵简政”,勤俭节约。
钱学明注意到,有些地方的财政资金浪费还是太多。例如,有些政府机构的半年度预算没用完,就要被财政部门批评通报;还有一些地方为了把预算花完,大量开会,把钱用于大量印制会议材料和交通运输等方面,甚至一到年底“突击花钱”。
财政管理讲究开源节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增加特定国有金融机构和央企上缴利润。对此,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榆林市市长李春临非常赞同。他认为,国有企业的利润分配应该纳入政府财政预算管理,“政府要过紧日子,国有企业也要过紧日子”。
李春临举例说,2018年全年国有企业利润总额33877亿元,同比增长了12.9%,但是当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是1325亿元,仅为计划预算的96.3%,国有企业的利润增长并没有在政府的预算收入增长中体现出来。
李春临还建议,财政部制定出一整套符合各层级实际的全面预算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并通过立法的形式固定下来,指导地方开展好此项工作,用好每一分财政资金。
之所以提出这项建议,跟李春临作为地方政府负责人的经历有关。2018年1月,榆林市出台文件,实行全面预算绩效管理。一年执行下来,李春临坦言“效果不是很理想”,主要问题就在于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不完善:考核对象的具体目标任务千差万别,在预算目标执行过程中不可预见因素也大相径庭,到年底考核很难统一。
个别地方政府债务压力大,如何妥善处置
按照国际上的一些经验,在国家财政收支较难平衡的时候,财政赤字会成为一项重要的制度考量。此前有市场预期认为,今年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而且再次提出更大幅度减税降费的目标,财政赤字率可能超过3%。
但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今年的赤字率拟按2.8%安排,仅比去年预算高0.2个百分点,作出这一安排是综合考虑了财政收支、专项债券发行等因素,也考虑为应对今后可能出现的风险留出政策空间。而在地方层面,这类风险主要体现在地方政府债务上。
财政部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末,我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18.39万亿元,债务余额和综合财力的比例是76.6%,这一数值远低于国际通行的100%~120%的警戒线。但是,刘昆也提到,确实有个别地方政府仍然存在着在法定限额外,通过融资平台公司违法违规或变相举借债务的行为。
刘昆强调,针对这类地方政府的隐性债务,财政部已经采取严格措施,稳妥化解存量隐性债务,坚持“谁举债谁负责”,建立了市场化、法治化的债务违约处置机制,继续整治违法担保,纠正政府投资基金、PPP、政府购买服务中的不规范行为,“从目前的情况看,化解存量的状况也是比较好的”。
此外,刘昆也明确,财政部不允许发生新的隐性债务,严禁以政府投资基金、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政府购买服务等名义变相举债。对各地财政,包括融资平台公司进行监控,“发现这类情况的,马上进行问责”。
不过,落地到最基层,不少人还是反映问题比较复杂严峻。在今年两会前,高峰做过初步调查,目前我国西部地区有不少县市区政府的债务率超过100%,如果加上隐形债务,情况更为严重。
由于各省发展不均衡,债务负担和偿债能力差距很大。据高峰介绍,从人均政府债务余额来看,2017年青海省达到人均25277元,内蒙古达到人均24588元,贵州省达到人均22356元,债务最为沉重。
高峰注意到,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政府要带头讲诚信守契约,决不能“新官不理旧账”,对拖欠企业的款项年底前要清偿一半以上,决不允许增加新的拖欠。而按照正常的偿还能力,在目前的地方债务情况下,不少地方政府要10年左右才能分批分期滚动还清拖欠企业的债务,其中还有许多地区财政自给率很低,地方财政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都很吃力,很难筹钱还债。
基于以上数据分析,高峰判断,到今年年底,一些西部欠发达地区“清欠一半以上”的承诺存在无法兑现的风险。而如果这个被民营企业寄予厚望的“大礼包”不能兑现,那么民营企业的希望可能变成失望,“其负面影响可想而知”。
为此,高峰建议国务院有关部门高度重视,未雨绸缪,针对西部欠发达省区偿债能力严重不足,存在年底前完不成清偿过半任务的现实风险,及时研究制订一些措施。例如,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多给地方债务配额等,确保一些贫困地区的政府能够到年底如期兑现承诺。
本报北京3月7日电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 中国青年网记者 王林 张均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