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斯屯克阿依库勒村委会大院里有4棵70年树龄的白杨,是村民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种植的,大家称其为感恩树,感恩树旁有一个具有维吾尔族传统风格的大炕。村民们三三两两坐在铺有红色毛毯的炕上,品着热气腾腾的砖茶,聊着各种话题。这里是村里的“民情说事点”。
2018年年初刚到村里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卫健委驻阿瓦提县阿依巴格乡玉斯屯克阿依库勒村“访惠聚”工作队第一书记王馨了解到一种现象——村里人闹矛盾惹纠纷总爱找家族里有影响力的人解决,工作队员入户走访一天也只能走20户,很多情况不能第一时间了解。为此,他专门去找村民聊天:“为什么有问题不来村委会?”
“去村委会总觉得有隔阂有距离,好多话说不出来。”
“那你们觉得哪种方式容易接受?”
“还是坐在农民的大炕上好说话!”
在驻村工作队员推动下,“民情说事点”建成了,工作队把老百姓的大炕搬到村委会。一开始,村民过来乘凉、闲聊,渐渐地,有人倾吐家里的难事琐事甚至矛盾纠纷。
村里没有水泥路,出门常常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有村民对王馨说:“你只要把修路这一件事干好了,全村人都服你!”
着手修路时,王馨和工作队员没人再开私家车了,“还是骑自行车或者走路跟村民亲近,随时可以停下来和大家唠家常,我们就是这样用脚步丈量出了需要硬化的5.7公里路!”新修的5.7公里水泥路,给村民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路面破损需要维修、排水渠堵塞需要疏通、邻里纠纷需要化解、弱贫群体需要就业帮扶……村民关心的大事、小情,很多都通过“民情说事点”得到解决。
“村里多年来一直没有摄像头,小偷入室盗窃财物时有发生。”村民艾山·阿不都卡迪尔说,给“民情说事点”反映过后,村里各条主干道安装了摄像头,安保措施得力了,在村里生活更加安全了。
热比耶·麦麦提是“民情说事点”信息收集员。她说:“一到晚上村民集中用电,半夜给棉花地浇水时,常因电压不稳导致跳闸停电。”她和另外两位村民一起到乡供电部门反映,积极协调解决,不到一周时间,供电部门工作人员就来更换了变压器。
“灯亮的那一刻,村民一片掌声,连连称赞,我的干劲更足了 !”热比耶·麦麦提说。
在“民情说事点”,聊得最多的是脱贫增收。玉斯屯克阿依库勒村2017年被确定为自治区级深度贫困村,全村总人口329户1456人,建档立卡贫困户68户266人。
2018年以来,驻村工作队陆续帮助村民发展拱棚蔬菜、特色经济作物黑木耳种植、养殖业、劳务输出及庭院经济,给村民带来新的收入来源。
“我还以为黑木耳是在大海里长的。”贫困户、41岁的吐鲁洪·艾麦提尼亚孜嘿嘿笑着说,他从来没见过黑木耳,经过培训,他现在是村里20个黑木耳种植大棚的技术管理员,每月收入1500元。
去年4月远赴江西共青城转移就业的阿布都热西提9个月时间赚了4.3万元,这个农村小伙儿已经有在共青城买房的想法了。
随着西红柿大量上市,村里蔬菜大棚的西红柿面临滞销,村民的困难王馨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联系了新疆永鑫丰盈电商平台洽谈了长期合作事宜,贫困户的8吨西红柿全部售出。
2018年10月24日,玉斯屯克阿依库勒村通过了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综合验收,全村6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整村退出贫困村,成功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
“‘民情说事点’让老百姓话有地方说、理有地方讲、难有地方问、事有地方办,是大家的政策问询点、民情征集点、便民服务点、矛盾化解点、怨气排泄点,在村‘两委’班子与村民之间架起一座连心桥,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王馨说。
“今年的除夕,驻村工作队员是与玉斯屯克阿依库勒村民一起度过的,那真是一场民族团结的盛宴,我们准备了540个红包,来了390个小朋友,原计划两个小时的活动,进行了4个半小时大家还不愿散去,村民们一起欢乐地唱啊跳啊,这说明通过一年时间,我们和老百姓交心了,用辛苦指数换幸福指数,值得!”王馨说。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王雪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