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人大代表、华中师范大学教授、长江教育研究院院长周洪宇看来,信息化手段是推动教育公平的重要手段,也是展现当下教育变革的真实切口,其背后则是国家为教育公平作出的系统努力,“解决城乡教育差距,要多管齐下”。
全国两会期间,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联合中国青年网打造的谈话类视频节目“两会青年说”,邀请嘉宾探讨近年来日益拓宽的教育公平之路及未来前景。
“带他们看一眼外面的世界,鼓励他们有一些梦想。”演员江一燕曾带着广西山区的孩子们去看内蒙古无垠的大草原,也曾将手工制作的吉他、小鼓带进山区,为孩子们普及音乐知识。她还收到过几百幅孩子们亲手绘制的卡片,其中有一张没有署名,被叠成小小的纸条。江一燕展开后发现那是一幅极有艺术天赋的作品,于是找遍全校,将这名作画的女孩送到城市接受专业美术教育。
将城市优秀的教师送进乡村——在周洪宇看来,这是推动教育公平最重要的手段,即提高师资水平。据他介绍,十几年前,他就在湖北省推动农村教师资助行动,给予前往农村学校的师范生每年8000元的补贴。后来,教育部进一步开展“特岗教师”计划,近年来特岗教师的补贴、编制待遇等也在不断提高。
支教十几年,江一燕同样感受到了基层教育的可喜变化。她常去的一所乡村学校,学生已从过去的100人增加到400多人,学校面貌日益发生着变化。
这背后是国家对教育事业不间断的倾力支持。2017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42557亿元,比2016年增长9.43%。而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宣布,2019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将继续保持在4%以上。
周洪宇介绍,标准化学校完成建设、大规模通过验收,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已基本达标,下一步要追求“优质均衡”,这也是“2035中国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在新阶段,还有很多需要解决的新问题。
长期在一线支教的江一燕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深有感触。更令她揪心的是,一些在外务工的父母偶尔返乡,反而将生活压力带来的不良情绪发泄在孩子身上。
“家长不能将孩子送进学校,就把自己的责任推卸了。”周洪宇的建议是加快立法。一要确立“家庭教育法”,明确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间的关系;二应在未成年人保护法中进一步明确监护人的责任,如果家长因在外打工等没有监护能力,必须确定委托责任人。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程盟超感到这些年教育事业进步很大,但仍有提升的空间。很多学校建起了崭新的教学楼和宿舍,但电子设备和教具仍须增加;中小学学校普及标准化建设,如果再加强学前教育,又能分担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压力。另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切实提升农村教师的教学水平。
“过去老师都不够,现在我们有了音乐和美术老师。”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鄂温克族自治旗伊敏中心校校长梅花说,变化已经切实发生了。周洪宇也认为,我国是民族和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的国家,加之自然、社会、历史原因,弥合城乡间的教育差异需要耐心。
令他欣慰的是,希望一直在涌现。近年来,有关部门提出了“教育信息化2.0”。他期待,新技术带来教育模式的变革,以教为主将变成以学为主,一线师资与人工智能深度配合。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 中国青年网记者 孙庆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