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9年03月19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逃离迪拜

本报见习记者 袁野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9年03月19日   10 版)

    迪拜夜景 视觉中国供图

    视觉中国供图

    2016年1月,通信顾问艾莉森·西蒙兹作了个重大决定:带着全家人从英国搬到阿联酋迪拜工作和生活。那时,这座闪闪发光的城市堪称全球白领的乐园。

    但即使个人能力出众、在行业里人脉深厚,西蒙兹还是花了整整一年才找到合适的工作,而且合同期只有短短一年。

    她在迪拜的实得工资高于英国——外国人在迪拜不用交税,但迪拜的生活成本比英国高出不少。合同快到期时,今年45岁的西蒙兹开始寻找新工作,但薪酬都不够满意。

    “眼下,即便你经验丰富,才华横溢,也不一定能找到工作。我认识的很多人准备离开。”她告诉英国广播公司(BBC),“所以,我也回家了。”

    2018年3月,她回到了英国。

    “中东土豪”不再财大气粗

    曾几何时,阿联酋是“土豪”的代名词。短短几十年间,数不清的摩天大楼在荒凉的沙漠中拔地而起,吸引了成千上万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到这里“淘金”,阿联酋政府也用工资免税的优厚待遇,张开双臂欢迎他们。

    大多数外国人居住在首都阿布扎比和商业中心迪拜,后者以豪华的海滩度假地、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包括世界第一高楼哈利法塔)和光鲜的购物中心闻名世界,成为中东著名的旅游胜地。1980年,阿联酋人口只有100万,目前达到950万,迪拜更是一跃成为拥有超过300万居民的国际都市。

    多年来,外来的专业人才在迪拜过着神仙般的日子,其中大部分是西方人。他们的薪水比迪拜人高出一倍以上,还有福利“大礼包”,包括丰厚的住房、教育和医疗补贴,甚至免费的高档汽车和海外旅行。

    如今,好日子一去不复返。和海湾地区的许多邻居一样,由于油价下跌,近年来阿联酋经济面临压力,房地产等诸多行业遭遇寒冬。“2018年全球油价回升,但(阿联酋)经济依然萎靡不振。”伦敦“经济学人”智库分析师凯伦·乌齐耶尔对BBC解释道,这是由于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强制要求石油减产。为了弥补石油收入减少带来的赤字,阿联酋政府从2018年1月引入了5%的增值税,进一步推高了生活成本。

    来自邻国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美国《华尔街日报》指出,沙特阿拉伯正逐渐允许更多的“西方式自由”,卡塔尔首都多哈也在施展浑身解数吸引外国投资者。沙特是海湾地区最大的经济体,曾表示将把迪拜视为“后石油时代的发展榜样”。穆罕默德·本·萨勒曼王储在2018年10月的一次金融会议上表示:“我们可以有一个迪拜,还可以有更多。”

    此外,地缘政治的影响不容低估,如卡塔尔与中东多国断交、美国对伊朗实施制裁等。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表示,预计2019年阿联酋GDP增长率将回升至3.7%,比2018年上升0.4个百分点。这是个不错的数字,但根据阿联酋NBD银行2018年11月公布的“迪拜经济追踪指数”,该地区私营部门的增长率已降至两年半以来的最低水平,就业指数也连续第二个月出现萎缩。

    《华尔街日报》报道称,迪拜经济的支柱性产业——房地产、金融、旅游和运输业,都出现了下滑;迪拜的港口运营商“DP世界”2018年下半年的国内业务量与上一年同期相比下降,迪拜国际机场的客运量增幅接近于零;迪拜电影节从一年一届改为两年举办一届,原计划2018年举办的那届被取消;迪拜主要电信公司的用户数量正处于3年来的最低点……

    更糟糕的是,根据阿联酋央行数据,在这个以超豪华摩天大楼闻名的城市,自2015年以来,房地产价格下跌超过15%。2018年前9个月,房地产销售量与上一年同期相比下降了五分之一。

    经济疲软 雇主捂紧钱袋

    官方数据显示,迪拜人口在2018年上半年持续增长3.5%,达到308万人,但《华尔街日报》指出,近年来增长的大部分人口是从事建筑业和服务业的低端劳动力。迪拜将在2020年举办世界博览会,大规模政府投资带来新一波建筑热潮,但这种增长难以持续。

    英国路透社报道称,根据该国央行数据,阿联酋在2018年新增了超过6.3万个建筑业岗位,但在金融和通信等白领云集的领域缩减了2万多个工作岗位。这些白领大多数在迪拜。

    在刚刚过去的12个月中,一大批阿联酋公司裁员,包括国有阿联酋航空公司、陷入困境的Abraaj私募股权集团、德意志银行、OSN付费电视公司、Edelman公关公司和许多阿联酋国内银行。为了响应“阿联酋计划”,私人企业和政府部门也在用阿联酋员工取代海外员工,促进本国公民就业。

    “中东地区最国际化的城市正在失去高薪工作岗位。”《华尔街日报》指出,迪拜正在经历“白领衰退”。

    当地一名经济学家对BBC表示,这是一种夸大其词,他对增长仍保持“谨慎乐观”,不过他也承认,经济在成熟时必然要经历“修正”。

    市场不会说谎。跨国猎头公司瀚纳仕(Hays)中东地区总经理克里斯·格里夫斯对BBC表示,公司目前“非常注重成本”。根据Hays公布的2018年薪资和就业情况报告,在接受调查的迪拜公司中,有三分之一表示正在裁员,超过一半表示不会给员工加薪。“一些公司正在削减工资,以便维持员工人数。”格里夫斯说,“现在,迪拜是百分百的劳动力买方市场。”

    迪拜GGC人力资源管理公司合伙人罗希尼·吉尔表示,过去几年阿联酋的就业市场“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阿联酋不再被认为是艰苦地区,所以相应的补贴,包括孩子的学费、医疗保险和住房等,也就不再发放了。曾几何时,在迪拜生活的人大手大脚惯了,甚至连理财意识都没有。”她说。

    来自英国港口城市哈特尔浦的媒体从业者斯蒂芬妮·休斯4年前和丈夫一起来到迪拜。“目前的市场非常不景气,很多人无法找到工作或者工资足够的工作,不得不卷铺盖走人。”这位两个孩子的母亲对BBC抱怨,“我能找到的所有工作都比我目前的薪水低25%到30%。我们要支付学费和医疗保险,这样下去可不行。”

    一位因职业敏感而拒绝透露姓名的数字营销主管表示,随着市场的成熟,对过去“闹剧一般的高工资”进行修正是很自然的。但是,事情已经“向另一个极端走得太远了”。“公司想要的和他们能给的完全是两码事。”他说。

    自从10年前搬到迪拜以来,这位45岁的男士已换过5份工作。获得如今这份工作之前,他经历了长达14个月的失业。目前,他的收入仍然高于英国同行,但比他刚来时少。

    “这段时间非常难熬,我们花光了大部分储蓄。”他说,休完产假后,妻子失业了,这让日子雪上加霜。但对这些已在迪拜成家立业的人来说,回国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回国后,他们可能没房没钱,孩子上学也是个难题。

    “遍地黄金”的时代已经过去

    工作岗位少了,竞争就愈发激烈。根据吉尔的说法,如今一份招聘广告可以收到多达5000份申请,其中许多来自东南亚的求职者表示自己不要高薪。

    汉娜·巴蒂是菲律宾人,3年前来迪拜投奔在阿联酋工作了近30年的母亲,并找到了一份为时尚化妆品牌做社交媒体推广的工作。如今,这位28岁的大学毕业生在一家酒店做营销。她月薪1万迪拉姆(约合人民币1.87万元),是她在菲律宾工资的3倍多。

    一些西方外籍人士将巴蒂这样的劳动者视为威胁,因为他们愿意接受较低的工资。吉尔说,她遇到过有MBA学位的印度人,他们愿意以每月7000迪拉姆(约合人民币1.3万元)的工资担任财务助理。而同样的工作如果交给欧洲人,就算他们没有MBA学位,薪酬也至少会翻倍。巴蒂的收入低于来自西方的同事,换言之,她的国籍让她更受精打细算的雇主青睐。虽然这种情况非常不公平,但她不会因为这点歧视就回国。“我很高兴找到一份工作。只是迪拜的生活成本很高,不然我寄回家的钱会更多。”

    格里夫斯认为,即使工资下降,白领们在迪拜的工资仍然高于他们在本国的收入,免税待遇更是可遇而不可求。“这里仍然是一个很有吸引力的工作场所,即使公司不再提供‘大礼包’。”他说,“我们仍然收到成千上万的简历,所以诱惑依然存在。”

    这不是阿联酋经济第一次出现波动。2009年,迪拜成为全球金融危机中损失最惨重的受害者之一,多亏阿布扎比200亿美元的援助才转危为安。这一次,为了应对经济衰退,政府公布了价值超过130亿美元的一系列刺激措施,包括允许外资100%控股某些阿联酋企业。为了挽留外国白领,阿联酋政府给他们签发10年期签证,允许他们在这里退休。

    这些措施或许能产生一定效果,但吉尔还是告诫想去迪拜“淘金”的人做好心理准备。“这是一个纸醉金迷的地方,我见过一些人想来迪拜攒钱,后来却不得不靠存款勉强度日。”

    回到英国后,西蒙兹非常感谢她在阿联酋的那段时光,但也警告人们不要为了“淘金”而冒险。“我不建议任何人在没有足够财务缓冲的情况下去迪拜找工作,那样会很快债台高筑,2016年我刚到那里时,迪拜遍地黄金的日子刚刚过去。现在,黄金消失不见了。”她说。

    (摘自《青年参考》报2019年01月10日12版)

本报见习记者 袁野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9年03月19日 10 版

逃离迪拜
允许员工请假创业 这个国家真“慷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