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9年03月21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博峪村的“金饭碗”

“守着好风景,过上好日子”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马富春文并摄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9年03月21日   06 版)

    修葺一新的博峪村。

李桂芳在自家农家乐工作。

马冬梅在择山野菜。

    阳春三月,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洮河沿线冰雪消融,高原上生机盎然。

    甘南州卓尼县木耳镇博峪村地处洮河边上,山清水秀,风景宜人,有大峪沟4A级景区、“红色土司遗风”等文化旅游资源。

    开春以来,村民李桂芳一家就没闲着,忙着收拾房子,去年她家新盖了3间房,今年准备用于农家乐经营,这是一家人今年增收的希望。

    自2017年开始经营农家乐以来,李桂芳一家的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前都是种地打工,挣不了几个钱,日子过得很紧张。”以前,李桂芳和丈夫在内蒙古的建筑工地打工,还得抽时间耕种家里的4亩田地,两人一年也就赚两万多元。2016年,李桂芳不幸得了脑膜瘤,治病花了六七万元,加上两个儿子上学,经济负担加重,是村里多年的贫困户。

    2015年,改变甘南州农牧民生产生活方式的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工程启动。聚焦“山清水秀环境美、丰衣足食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尊老爱幼形象美、纯朴善良人心美”创建标准,生态文明小康村融合社会主义新农村、美丽乡村、旅游专业村、脱贫致富村目标,整合农牧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保障、产业发展、生态保护等建设项目,以自然村为单位,整体推进村容村貌、产业发展、群众增收。

    2016年,博峪村开始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根据自身生态禀赋和产业发展前景,博峪村对乡村道路、民房改造、文化广场、游客中心等进行统一规划,并制定村规民约、组建农家乐协会,以改善人居环境、发展生态旅游产业、推动高质量发展为突破口,全力打造新博峪。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博峪这个“守着好风景,过着穷日子”的农牧村路通了、水清了、环境更美了,村貌焕然一新。在当地政府的引领下,村民们思路也逐渐活泛了,有几户开起了农家乐,为周边的游客提供餐饮服务,生意红红火火。

    2017年11月,在木耳镇政府的帮助下,李桂芳申请到了5万元的贴息“精准扶贫贷款”,也办起了农家乐。年近半百开始创业,启动资金又是贷的款,起初,李桂芳一家人心里都没底,担心创业不成,生活更加艰难。令她没想到的是,自开张以来,她家的农家乐生意非常红火,自己和老公忙不过来,还把毕业后在外打工的两个儿子也叫回来帮忙,仅仅一年时间,光农家乐就收入约10万元。

    “村里环境好了,不出门也能挣到钱,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李桂芳说,以前看别人开农家乐,自己只能想想,不敢尝试,有了政府的扶持,多年的心愿终于成真。经营农家乐挣到了钱,去年秋天,李桂芳家就花3万元,再盖了3间房,要扩大农家乐的规模。“虽然是刚起步,但是有了农家乐,生活会越来越好的。”兴办农家乐,让李桂芳尝到了甜头,现在,她家原来的那4亩田地也派上了大用场,种植的蕨菜、鹿角菜等特色菜,成为平日里接待游客的招牌菜。

    在博峪村,马冬梅家的农家乐开办时间相对较早,经过几年发展,如今她不仅自己挣了钱,还带动贫困户一起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房屋全是用砖木建造,带有古老的木制房屋结构风格,金黄色的木纹高雅大气,室内全是实木家具,马冬梅的小院有200多平方米的房子,独立的厨房、卫生间,收拾得整齐干净。

    “你家‘藏家乐’收入怎样?”

    “好着呢,去年经营额有50多万元,除去人工、材料等费用,也能赚个30万元。”说起“藏家乐”带来的变化,马冬梅高兴得合不拢嘴,连连赞叹遇上了好时候。

    马冬梅先富不忘带动他人致富。“去年夏天旺季时,一家人忙起来很紧张,就雇用了村上几名村民来帮忙,让村里的闲人也挣点钱。”马冬梅说,去年自己请了村上的两户贫困户来帮忙,不论淡旺季,给这两户贫困户每月都发3000元的工资。

    为了生活,马冬梅夫妇前些年在内蒙古打工,在工地上干活,不但辛苦,也没法好好照顾孩子。“听说村里有人开‘藏家乐’赚钱了,就回来尝试,没想到一下就成功了。” 马冬梅高兴地说,这都是赶上了好日子,以前做梦都不敢想。

    博峪村村支书王建忠介绍,过去村里人大多以种地为生,挣钱的门路不多,很多人在外打工,留下老人在村里看孩子。“现在好了,看到有村民开农家乐、‘藏家乐’赚了钱,务工的人陆续返乡,都想不出门挣钱。”王建忠说,现在村里开了16家“藏家乐”,从报名情况来看,明年还要建不少,一些村民利用旅游淡季收拾房子,准备5月接待游客。

    为了扩大客源、提升游客服务水平,博峪村去年还投资360万元,修建两处民族博峪酒店,可以安排贫困村民200多人打工;此外,正在修建的高端木屋酒店,到5月旅游旺季就可以接待游客。

    借着生态文明小康村的春风,木耳镇党委、政府依托大峪沟4A级景区、“红色土司遗风”等资源优势,探索出了“旅游+传统农牧业+绿色农家乐服务业”脱贫思路,初步实现了一产、三产统筹发展的良好势头。

    “在引导村民开办‘藏家乐’的同时,组织成立了监督委员会和‘藏家乐’协会,在村‘两委’的指导下对全村的乡村旅游服务进行规范,提高服务品质,打造博峪旅游品牌。”木耳镇镇长陈吉荣说。

    “守着好风景,过上好日子。”博峪村,一个依托景区优势,集红色旅游与生态体验为一体的生态文明小康村,让村民端上了增收致富奔小康的“金饭碗”,把风景变成了“钱景”。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马富春文并摄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9年03月21日 06 版

“守着好风景,过上好日子”
“有着对藏族同胞的深深敬意”
海南将欢庆“三月三”
“扶贫茶园”采春茶
中坪村的脱贫足迹
李善平:用双手“走”出的脱贫路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