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9年03月25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本刊特稿

新时代思政课教师成长完善的基本遵循

曹东勃(上海财经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9年03月25日   02 版)

    思政课的教学与科研绝不是互不相干的两桩事。好的教学一定是一种科研驱动式的教学,必须直面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现实问题,不仅教师自身要全身投入这一研究过程,而且要乐于带动学生走向社会实践这一广阔的天地,把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相结合,融国情教育、科研训练、创新实践于一体。

-------------------

    习近平总书记3月18日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既是对广大思政课教师的鼓舞和激励,也为思政课教师自身成长完善提出了明确方向和基本遵循。笔者结合从事高校思政课教学9年来的基本经验,主要有如下一些思考和体会。

    其一,政治要强,就是要传承正道、坚定正念、政治过硬,不能患理想信念的“缺钙症”和“软骨病”。我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体系,历经多次改革,现已形成小学的《思想品德》、初中的《道德与法治》、高中的《思想政治》和大学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形势与政策》阶梯递进、层垒分布的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课程体系。其覆盖的受教育者年龄范围从7岁直至22岁,正是青少年“拔节孕穗”、成长成才的关键阶段。这些课程尽管自身难易程度和贴近生活的程度不尽相同,但总体上都带有鲜明的思想性、政治性、理论性,承载着厚重的文化传统和国家意志。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必然要求教师自觉强化理想信念意识,旗帜鲜明讲政治。

    其二,情怀要深,就是要胸有家国、心忧天下、敬畏人民,不能当时代行程的“旁观者”和“陌路人”。有人说现在的学生只沉迷网络,不关注现实。这大错特错!这么些年的教学实践让我感到恰恰相反,正因为学生们对网络非常熟悉,所以他们对网络之外的真实世界、对书本之外的真实社会,反而有着天然的渴望、莫大的好奇和极强的热情。思政课在满足这一强烈需求方面恰好具有独一无二的优势,囊括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诸多方面的课程体系,一方面对教师面对复杂世界的惊异之心、求知之欲、探索之能,提出了远超其他学科的更高要求;另一方面,也为教师设定了一个最为明朗的基本教学目的,即引导学生确立一种理性、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他们准确把握我们这个民族由何而来、向何处去,正确看待我们前进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担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需要有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炽热的家国情怀,与民族共命运,与时代同步伐,非如此无以感染学生、打动学生。

    其三,思维要新,就是要史论结合、论从史出、浸润人心,不能搞了无新意的“填鸭式”和“老一套”。当下的95后、00后大学生思想活跃,有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怀疑精神,因而今天的教学工作必须严肃以对、以诚相待。如果教师自身对于教学工作没有充分准备,就不免面对这样的悖论与窘境:学生枯坐课堂、心不在焉,认为有的老师老套死板,课程无聊乏味,全无学习兴趣。现在的学生有不少后现代、无厘头的行为方式,如果要给今天的学生一味灌输,学生是根本不会认同的。面对新时代的新青年,必须掏心窝子对待,不要总觉得自己真理在握,就居高临下地讲大道理。思政课的教学与科研绝不是互不相干的两桩事。好的教学一定是一种科研驱动式的教学,必须直面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现实问题,不仅教师自身要全身投入这一研究过程,而且要乐于带动学生走向社会实践这一广阔的天地,把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相结合,融国情教育、科研训练、创新实践于一体。

    其四,视野要广,就是要深入浅出、交换比较、开放创新,不能用硬性灌输的“单向度”和“小格局”。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思政课教师如善于调动“五路大军”,实现理论(模型)、数据(事实)、政策(脉络)、历史(路径)、经验(个案)的五位一体,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理论或模型对现实过程的模拟,也是人类心智的极大成就,很有生趣。新模拟,新经验(案例),新事实(数据),都是重要的。当理论遭遇特殊事实时,需要探究条件和边界的特设性,有何以可能的分析,也有何以不可能的追问。通过这“五路大军”,让学生感到有一种力量在拽着他回到历史的“事发现场”,而不是直接给他一个结论,特别是涉及一项政策、一个指导思想的来龙去脉,一定要深入挖掘、多方照顾,最终讲清“轻舟已过万重山”背后的“事非经过不知难”。

    其五,自律要严,就是要正心诚意、表里如一、知行相契,不能做内心分裂的“两面人”和“叛离者”。思政课教师肩负着新时代铸魂育人的崇高使命,是广大教师队伍中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关键力量,理应在师德师风方面成为教师队伍中的表率。如果思政课教师口不应心、言不由衷、知行分裂、言行不一,就不可能赢得学生、赢得未来。如果不从自身寻找问题并加以改进,反而总是责怪学生顽劣厌学,长期以往,就会陷入缺乏自我认同、丧失教学动力的恶性循环。思政课教师在教育学生不做“两面人”的同时,自身首先要以严于律己的精神做到这一点,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兢兢业业教学。

    其六,人格要正,就是要学高身正、率先垂范、永无止境,不能有停顿懈怠的“放松感”和“自大狂”。思政课教师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天然而来的亲和力,很多学校的学生评教结果有一个普遍规律,即思政课教师往往跻身前列,是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贴心人。因为思政课的授课对象是全体学生,我们乐于把每一个孩子都视为自己的孩子。也因此,思政课教师有更大的责任把对学生的关爱和帮助延伸到课堂之外甚至学校之外,去主动关心和帮助疏导学生的思想困惑、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乃至于力所能及地解决学生的生活困难。笔者的不少学生在毕业后还保持着密切联系,经常就工作、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交流看法,这是对思政课教师的莫大信任。我们需要以一种“永远在路上”的姿态和心态,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和理论修养,“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

    总之,完成好培育时代新人的历史重任,需要一大批具有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合格思政课教师。新时代的伟大召唤,需要思政课教师的奋斗和奉献,愿我们以此共勉再接再厉!

曹东勃(上海财经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9年03月25日 02 版

新时代思政课教师成长完善的基本遵循
从“思政小课堂”到“社会大课堂”的知行教育
坚持做铸魂育人的灌溉者
“中华谱牒文化研究基地”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