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9年03月25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跨越半个世纪的青春相逢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见习记者 温维娜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9年03月25日   04 版)

    81岁的郑守礼、77岁的罗成高、74岁的张宝图和73岁的陈善全站在沙木拉达隧道口,注视着这条钻进隧道的铁路,静静不语。

    这条隧道是老成昆铁路的制高点和第一长隧道,也是全线贯通的关键。这里曾经被称作“修路禁区”,暗河、断层、岩溶等多种复杂地质随处可见,当时的外国专家觉得中国根本修不了。郑守礼和战友们凭着钢钎大锤开凿了6年。1964年,沙木拉达隧道贯通。但是他们还没来得及乘火车穿过沙木拉达隧道,就奔向了新的工地。

    早晨7点,郑守礼起床,挑选了一件平整的深色外套,站在镜子前认真地将领口的扣子系好。前往沙木拉达隧道的路上,郑守礼紧盯着窗外,不时小声呢喃:“变了,变了!”车窗外,黄土铺成的路沿着山脉向前蜿蜒开去。

    1964年8月,毛主席发出了“成昆线要快修”的战斗号令。筑路大军从祖国的四面八方,跋山涉水,以最快的速度开进工地。那段艰难的岁月里,曾有30多万人参与修建老成昆铁路。郑守礼、罗成高、张宝国和陈善全便在其中。

    “同志们嘞,加油干嘞!”站在沙木拉达隧道前,老人们的耳边似乎还回响着当初干活时喊的口号。对张宝国来说,这里更像是一个战场,“与自然作战”。在这场长达6年的“战役”中,这个6.4公里长的隧道每前进1公里,就有50多个年轻人牺牲,352名建设者长眠此地。为了纪念这些逝去的生命,沙木拉达隧道口立了一块纪念碑,碑上写着: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陈善全曾经是一名除渣工人,他的工作是靠人工把木料抬到洞子里面去,抬到斗车上,然后用斗车运到隧道。在当时规定的8小时工作结束后,陈善全和战友还会在工地上进行义务劳动,“那个时候不觉得很累,也没有怨言”。陈善全坦言,大家把尽快修好成昆线放在首位。

    “沙木拉达,稀不擦擦(谐音)。少吃大米,多吃南瓜。”张宝图现在仍然记得这句半个世纪前的打油诗。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没有足够的粮食,南瓜成了建设者们的主食。

    “那时候是真的苦啊。”在沙木拉达隧道洞口旁,罗成高忍不住感叹道,脸上却洋溢着笑容,“但是将我的青春奉献给成昆铁路,是我一生中最大的自豪。”

    隧道口正上方的字已经看不清楚,两侧的对联写道: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在距离沙木拉达隧道30公里外,是现在新成昆铁路建设者们工作的地方。2016年,中国中铁的一批年轻人接过“老成昆”前辈们的旗帜,扎根基层,为凉山百姓修好“致富路”。其中,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和喜德县境内的小相岭隧道是全线核心控制性工程。

    一天24小时,隧道深处传来齿轮摩擦的声音、高压风管呜咽轰鸣的声音、装载车呼啸而过的声音……不知道是因为血脉关联还是信念传承,郑守礼的孙子郑冬冬3年前来到爷爷曾经奋斗过的地方,继续工作。

    虽然有机械化设备助力,但小相岭隧道的自然环境依旧恶劣,里面充斥着粉尘和机器轰鸣声。记者往隧道内部走,眼睛开始酸涩,持续耳鸣。隧道正前方的施工工人靠击掌、拍肩这些肢体语言进行工作交流。味道刺鼻,口罩不出3小时就变黑。机械振动,让渗出的水混着黑泥掉在工作人员身上。郑冬冬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工作环境,他从口袋摸出3个口罩说,“这有啥,修‘老成昆’比这艰苦多了!”

    除了郑冬冬,陈善全的外孙李恒去年也来到小相岭隧道工作。当时他想:“2022年小相岭隧道通车,要带外公重返成昆。”

    这个愿望提前实现了。在沙木拉达隧道口的这个下午,郑冬冬和李恒陪着4位老人走过了每一块墓碑,脚步很轻。

    李恒拉着外公的手,来到沙木拉达隧道口,在洞口前合影。照片里,陈善全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线,从前总是仰望外公的李恒,已经高出了外公半头,两代人的青春,在这里相逢。

    返程的车上,4位老人没有丝毫疲惫,一直在诉说着沙木拉达的老故事,越发地兴奋。郑冬冬想,这个故事,他以后也会继续讲下去。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见习记者 温维娜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9年03月25日 04 版

72小时救与寻
跨越半个世纪的青春相逢
“聊城主任医师开假药”事件主角被认定不构成犯罪
中国救援队赴莫桑比克实施国际救援
英国逾500万人请愿取消“脱欧”
世界气象日八旬院士做科普
浙江桐庐设立“基层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