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9年03月27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助力高水平医科大学建设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发挥人才和学科优势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9年03月27日   06 版)

    经过60年筚路蓝缕、砥砺前行,蚌埠医学院现为安徽省省属普通高等医学院校,是国家具有学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国家卓越医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试点高校、国家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高校、教育部硕士研究生推免高校、安徽省高校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安徽省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后岗位设置单位,是暨南大学、第三军医大学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单位。学校是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和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教育部临床医学“5+3”改革试点高校。

    学校坚持“以医为本、以本为本、以生为本、以质为本”办学理念,现已拥有医学、理学、工学、管理学4个学科门类,23个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约13000名,硕士研究生约1000名(含留学生);有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第一附属医院获批国家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拥有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国家新药Ⅰ期临床研究基地,10个省级特色(品牌)专业,11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9个省级重点学科、特色专科,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1个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8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在60年办学历程中,一代代蚌医人薪火相传、励精图治,铸就了“艰苦创业、严谨治学、精诚为医、团结奉献”的蚌医精神,凝练出“笃学、精业、修德、厚生”的校训,培养出6万余名高素质医药卫生人才,他们中既有一大批扎根基层、救死扶伤、深受群众信赖的临床业务骨干和医药卫生管理干部,为国家医药卫生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作为直属医院,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蚌埠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是皖北地区规模较大的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保健和急救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医疗中心,也是三级甲等医院、爱婴医院、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学院立足皖北,服务安徽,辐射苏、鲁、豫等周边省份,服务人口超过3500万,辐射面积达4.2万平方公里。

---------------------

    以理念创新为先导,始终坚持以弘扬医院精神为核心,积极培育医院特色文化,大力弘扬医院“崇学、精业、仁德、济世”院训,以更加开放、理性、创新的精神和胸襟,提升办院理念,使医院的发展更加有利于医疗、教学和科研水平的提升,更加有利于医护人员素质的提高。

    年教学工作量2万余学时,年接收实习生、进行医生1200余人次,2011年首次独立完成69名全日制临床医学本科留学生的临床见习带教任务,实现了留学生临床教学零的突破。医院是临床医学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和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硕士学位点覆盖所有临床科室。临床医学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外科学为省级精品课程。

    拥有一批高素质的专家队伍,其中正高职称151人,副高职称330人,教授39人,副教授146人,博士生导师5人,博士95人,担任省级以上医学学术团体负责人40余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安徽省级名师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1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1人,安徽省“江淮名医”18人。卫生部及安徽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名,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27名,安徽省卫生厅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培养对象66名,院级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22名。

    坚持走“科教兴院”战略,不断加强学科建设,拥有1个临床重点专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1个国家中医“十二五”重点专科(康复医学科),8个安徽省临床医学重点专科(骨科、肿瘤放疗科、胸心外科、心血管科、重症医学科、急诊医学科、中医科),6个安徽省临床医学重点培育专科(风湿免疫科、内分泌科、整形外科、肿瘤内科、口腔科、神经内科),3个安徽省高校重点学科(呼吸病科、骨科、胸心外科),2个安徽省重点实验室(组织移植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和呼吸病科实验室),拥有安徽省肺癌综合诊疗中心、骨关节病诊疗中心、安徽省生殖医学中心。

    近年来,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9项,省科技进步奖16项,发表论文2600余篇,其中SCI论文200余篇,编写著作30余部。主办《中华全科医学》杂志,承办《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等学术期刊。

    一、“六大平台”、“七大计划”支撑学科人才队伍建设

    近三年,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共引进、培养博士研究生43人,引进主任医师、博士、医院四类高层次人才1名。

    医院高度重视高层次人才引进,大力实施人才强院战略,树立人力资源为第一资源、人才优势是最大优势的理念,大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不断增强人才服务意识,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为各类人才创造良好的舆论、政策环境和良好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

    医院搭建人才培养和引进的六个平台:即搭建政策平台、育才平台、引才平台、用人平台、交流平台和服务平台。成立人才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人才建设“十三五”规划、制定了高层次人才引进管理办法、博士培养、使用和考核管理办法、在职职工学历学位教育管理办法。加大经费投入,把医院业务收入的1-2%作为人才引进专项资金,在职职工达到医院引进的四类人才以上人才标准,给予相应50%的补助。把医师外出进修作为晋升高级职称的加分条件,加强对高层次人才的动态考核,表彰优秀科主任和优秀博士;选派优秀人才赴德国、英国、美国等国进修学习。

    积极打造优秀医疗团队、科研团队和教学团队,服务皖北,辐射山东、河南、江苏、湖北等地,不断巩固皖北医疗中心的地位,打造国家、省、市三级重点学科体系,发挥重点学科带头引领作用。

    为了引进培养学科领军人才,医院实施“1115”人才工程,即争取引进1个国家级项目或人才,或培养、引进1-2名在国内外有较高知名度的专家学者,领导其所在学科尽快进入国内同学科先进行列,并力争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引进、培养省内一流的学术技术带头人10名;引进和培养博士研究生100名;引进和培育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50名。

    为了全面提高人才工作积极性,医院实施“七大计划”。“七大计划”包括:“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院内“首席专家”遴选计划;院内“优秀青年”培养计划;“中青年人才业务能力提升”培养计划;学科发展重点引领计划;建设“创新团队”工程计划。

    二、推广多学科综合诊疗模式,打造优势特色学科

    医院高度重视重点学(专)科建设工作,大力实施科教兴院战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对重点学(专)科在亚专科建设、人才培养、课题申报、学术交流、奖金待遇等各个方面提供优先支持。医院加大对重点学科经费投入,着力打造国家、省、医院三级学科建设体系,积极支持申报各级各类重点学科,为重点学科发展提供强力保障和坚强支撑。以重点学科为龙头,加强学科间交叉渗透、协作攻关,形成了一批梯队合理、重点突出的优势学科群,为建设皖北医疗中心起到带头示范作用。

    目前,医院经原安徽省卫生厅批准,已成立两个省级MDT(多学科综合诊疗模式)中心,分别为肺癌综合诊疗中心及骨关节疾病综合诊疗中心。其中肺癌综合诊疗中心在全省具有重要的影响力,该中心拥有呼吸内科、心胸外科、放疗科、病理科、放射科和中医科6个科室(一个国家重点学科,两个省重点学科和两个院重点学科)、1个呼吸内镜中心、2个实验室(1个省级实验室)。

    为了对接国际先进医学诊疗理念,引进高水平医学诊疗技术,经德中医学学术交流中心推荐,于2018年7月7日我院正式成立中德乳腺病病区,开展国际化的临床教学模式。

    规范的乳腺疾病诊疗流程用于临床教学中,让进入病区学习的学生首先掌握乳腺疾病规范的诊断、治疗、护理、康复等全程治疗流程。从患者的入院常规检查、特殊检查到穿刺、病理确诊、手术方式的选择,都按照规范的诊疗流程,使学生在遇到问题、处理问题时有正确的标准和依据。

    多学科综合诊疗模式(MDT)则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空间。中德乳腺病区每周三下午邀请各相关科室专家进行MDT讨论。MDT不仅制定出适合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提升了诊疗效果,更为临床教学增加特色。学生们感受了肿瘤内科、肿瘤外科、放疗科、病理科、影像科、康复医学科等各科专家处理问题和综合解决患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至目前为止,中德乳腺病区共开展MDT讨论28次,线上多学科讨论4次,为88名患者制定个性化诊疗方案。34名规培生和25名实习生参与MDT的学习。讨论学习中,实习学生从德国专家那里了解到,患者从入院到出院再到康复的全程管理模式,杜绝“只看病不看人”的弊端,让学生对患者身、心、灵的治疗理念有了全新的认识。

    2017年底,国家卫生计生委公示了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项目储备库名单,来自全国各地的113家医院获批,医院作为安徽省入选的五家医院之一,顺利入库。该项目对于完善区域内学科建制,优化医疗资源配置,进一步提高医院综合学科实力具有重要意义。学院组织专家充分分析了该院在临床科研、人才培养、提高区域性医疗水平等方面的优势,并从方向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科研教学、信息化水平提升等方面,制定了对特色优势学科系统的提升计划。

    三、打造临床技能教学团队,强化医学生技能培训

    临床医学是一门实践性、技能性非常强的学科,在高等医学教育中突出职业素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学习与训练的同时,强化医学生技能培训是临床医学专业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而临床见习、实习阶段是重要的培养环节。另外,近年来普通本科医学院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临床病患重复多次的操作项目难以满足要求。因此临床模拟教学和临床技能竞赛应运而生,这对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培养尤其是临床技能训练提供了更有力的保障。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成功举办第七届全国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华中分区赛、第八届全国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华东分区赛、安徽省首届青年医师临床技能竞赛。通过承办竞赛,学校构筑了与兄弟医学院校沟通交流的平台,展示了大学生临床技能培养的成果,丰富了承办高层次竞赛的经验,也扩大了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在承办竞赛过程中,全校师生医护员工发扬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战斗”的优良传统,体现出团结协作、众志成城的良好状态。

    近年的校级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的推广,也点燃了蚌埠医学院临床教学的改革热情,逐渐形成了以第一附属医院为龙头、临床学院、实习医院为支点的临床技能教学队伍。通过校级技能大赛,各实习医院高度重视,选派临床骨干力量学习《中国医学生临床技能操作指南》,规范自己的临床操作,然后进行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工作。

    通过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第一附属医院逐渐建成了覆盖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急诊科学、眼科学、耳鼻咽喉科学、护理学等学科,坚持教书与育人并重、坚持人文与专业并重,全力培养医学生的岗位胜任力的教学队伍,2010年至今,该团队承担着质量工程项目1项、省振兴计划重大教改项目1项、省级质量工程项目5项、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校级教学成果奖4项,围绕各类项目,该团队尤其在临床医学整合课程建设、临床技能培训、PBL教学及客观结构化临床考核(OSCE)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主编、参编教材、专著等7部,并广泛应用于本科生教学中。

    两届全国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分区赛的承办,使得这支队伍由两年前的76人发展壮大到目前的110人,其中有正高级(教授、主任医师)职称20余人,副高级职称(副教授、副主任医师)30余人,中级及以下人员40余人,技术力量更加强大,已经辐射到医院的各个临床学科,他们承担着各层次(青年医师、进修医生、住培医师、硕士研究生、实习医生、见习医生等)的临床技能教学、各种培训及考核任务。

    这支队伍培训的学生在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中多次获得奖项;培训的医生在安徽省高校附院青年医生技能竞赛中获得“一等奖”,1名青年医生获推荐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并指导学校护理、影像、麻醉本科生等的技能竞赛,多次在全国、安徽省及学校竞赛中获奖。

    自2011年4月参加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后,学校于当年5月启动了校级首届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工作,此后每年举办一届,各基地按实习医师数量选派1支或多支参赛队伍。参赛选手在完成临床实习的基础上再进行医学人文、临床思维、临床技能等方面的强化培训后,参加校级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通过校级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再选拔出20名左右优秀实习医师,作为省级、国家级比赛的后备人选。

    高质量的赛题是竞赛的核心,两届分区赛的赛题得到上级部门及参赛院校师生的高度认可,学校老师受邀到郑州大学一附院、安徽医科大学、皖南医学院、安徽理工大学指导命题工作及学术交流。2017年9月10日,由中国医师协会主办的“2017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高峰论坛”,学校教师做“情景医学模拟考核命题及初步经验分享”的专题报告。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健康安徽”和“五大发展美好安徽”为引领,以建设“高水平医科大学”为重点任务,以创建“全省人文示范医院”为契机,紧紧围绕内涵管理和行风建设两条主线,全面加强医疗、教学、科研、管理、综合服务等各项工作,努力实现国内知名、省内一流、人民满意的省级医疗中心的奋斗目标。

    (数据来源: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9年03月27日 06 版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发挥人才和学科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