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9年04月02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

犀利之笔铸丰碑——邹韬奋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9年04月02日   03 版)

    据新华社电(记者 陈弘毅)新年刚过,在福建省永安市下渡村,一江碧水往北奔流而去,宽阔的马路旁绿树成荫,楼房林立,曾经贫穷的革命老区如今已经成为美丽的新城。这就是我国著名记者、出版家邹韬奋的故乡。

    1895年11月,在福建永安,一位一生投身于进步出版事业的先烈——邹韬奋出生了。

    从1909年开始,邹韬奋先后就读于福州工业学校、上海圣约翰大学等,获得文学学士学位。1922年,他在黄炎培等创办的中华职业教育社任编辑股主任,开始从事教育和编辑工作。1926年,邹韬奋接任《生活》周刊主编,以犀利之笔,力主正义舆论,抨击黑暗势力。

    九一八事变后,邹韬奋坚决反对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他主编的《生活》周刊以反内战和团结抗敌御侮为根本目标,成为国内媒体抗日救国的一面旗帜。1932年7月成立生活书店,邹韬奋任总经理。生活书店成立后,团结了一大批进步的作者,短短几年,使其在全国各地的分支机构扩展到56家,先后出版数十种进步刊物和包括马克思主义译著在内的1000余种图书。

    1933年1月,邹韬奋参加了宋庆龄、蔡元培、鲁迅等发起的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并当选为执行委员,不久被迫流亡海外。 1935年8月回国后,邹韬奋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在上海创办了《大众生活》周刊。同年12月,由于旗帜鲜明地支持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大众生活》周刊发行量达20万份,打破当时中国杂志发行纪录。

    其间,邹韬奋担任上海各界救国会与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的领导工作。1936年11月,因积极宣传抗日,他同救国会的其他领袖沈钧儒等被国民党当局逮捕,成为著名的“救国会七君子”之一。

    1937年全国抗战爆发后,邹韬奋获释,在上海创办《抗战》三日刊。上海沦陷后,他转至武汉,继续主编《抗战》。武汉沦陷后,到重庆创办和主编《全民抗战》。这些以抗战为主题的刊物和生活书店的出版物,在广大读者中间唤起了巨大的爱国热情,把一批又一批青年引上革命道路。

    邹韬奋生前多次向中国共产党提出入党要求,他还利用国民参政员的身份,反对和揭露国民党反动当局消极抗日的种种倒行逆施和专制暴行。1941年皖南事变后,国民党反动当局加紧了对他的迫害,使他再次被迫流亡香港。1942年秘密赴广东游击区,并辗转来到苏北抗日民主根据地。后因病被秘密护送到上海治病。

    病中,邹韬奋口授遗嘱,再次表达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愿望和要求:“此次在敌后根据地视察研究,目击人民的伟大斗争,使我更看到新中国光明的未来”,并“请中国共产党中央严格审查我一生奋斗历史。如其合格,请追认入党”。1944年7月,邹韬奋在上海病逝。9月28日,中共中央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对其一生及其从事的事业给予高度评价。

    邹韬奋的故乡福建永安是中央苏区连接闽西、闽北苏区的战略通道和向外扩展的重要战略基地,拥有光荣的红色历史。近年来,永安市加强红色文化的传承工作,利用好邹韬奋等革命先烈的事迹、丰富的红色文物遗迹,加强对党员、干部和青少年一代的革命历史、传统文化、国情社情等爱国主义教育。红军标语群等一大批革命遗址被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作为爱国、爱党、爱乡的教育基地。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9年04月02日 03 版

为民心托底 为逐梦护航
第九期新兴领域青年大学习暨全国街舞联盟骨干“青社学堂”专题培训班举办
卢冬生:人民军队的坚强指挥员
犀利之笔铸丰碑——邹韬奋
漫步广州云端绿道 繁华闹市转身是桃源
入河排污口大排查开启长江大保护
徐海蛟:用梦想与坚持致敬青春
推动中新关系继续“领跑”中国同西方国家关系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