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在家长课堂上,提及最近江苏建湖县少年弑母案,很多家长唏嘘!是怎样的经历和情绪,让一名13岁的少年举刀砍向自己的母亲?
据中国青年报成长版报道,就在上个月,以为男孩在家学习的母亲杨某发现孩子在玩手机,大发雷霆引发冲突。年仅13岁的男生对妈妈痛下杀手。
又是一起因“手机”引发的惨案。在我居住的城市,大家至今都记得两年前发生的一起惨剧,孩子是当地最有名的一所重点中学的高二学生,在一次月考之后,玩手机被父亲发现。因为月考没考好,又看到儿子不反省还玩手机,父亲一怒之下,将手机摔了。孩子几天后跳楼。在孩子死后的“头七”祭日,父亲不堪痛苦的折磨,也从楼上一跃而下……
只要深究一下近年来亲子冲突引发的严重事件,几乎都有手机的影子。手机,越来越成为孩子和父母之间冲突的“导火索”!
这些带有明显时代特质的亲子冲突背后,可以追溯惨剧发生的心理“病变”路径。
首先,是父母的情绪管理能力低下。上述案例中,是什么导致少年弑母,是手机本身吗?当然不是,而是因为玩手机被母亲斥责、抢夺后的愤怒,导致了孩子的行为失控。愤怒的情绪是罪魁祸首。
可孩子为什么有这么大的情绪呢?在心理学中,有一种效应叫踢猫效应,指的是负性情绪可以像瘟疫一样传播。不善于做好情绪管理的父母,很容易把坏情绪传递给爱人子女,并使事态恶化——是这位母亲发现孩子玩手机后的焦虑爆发,一下子点燃了孩子的负面情绪。
从媒体报道中可以看到,在平时的管教中,这位母亲经常和孩子发生冲突和口角。一个经常爱发火,容易生气愤怒,情绪暴躁的家长,是没有足够能力滋养孩子的心灵成长的;一个无法控制自己情绪的家长,是养育不出一个冷静理性的孩子的!
我们在众多孩子行为偏差的案例中发现这样一个规律:经常被父母用坏情绪管教的孩子往往自私、冷漠、多疑、敏感。他们往往注意力不集中,家长越是大声吼叫孩子注意力越不集中;学习遇到阻碍,学习成绩差;容易焦虑,容易叛逆;孩子处理问题的方式也是用坏情绪来解决。
这名13岁的孩子弑母后,不仅擦干了身上的血迹,而且还用母亲的手机发信息,佯装母亲在世,这些行为中表现出来的冷漠和残酷,令人发指。但是行为背后,值得深思呀!
其次是,家庭中的暴力沟通常态化,导致孩子的问题行为发生。从媒体的报道中可以抽丝剥茧地分析出,这位母亲平时的管教方式,多为批评、指责、说教,等等,都是孩子最深恶痛绝的沟通方式。
孩子玩手机,背后的原因很复杂,可能是压力宣泄、逃避现实,也可能是寻找价值感、缺少陪伴……等等,如果父母并不了解这背后的动机和原因,只是一看到孩子玩手机就焦虑和愤怒,势必引发孩子的问题行为。我们知道,父母的暴力沟通和打击教育很容易引发孩子的四大负面情绪:愤怒、反叛、报复和退缩。
13岁弑母的孩子呈现的情绪是愤怒和报复,而重点中学跳楼的孩子呈现的情绪状态是退缩,是对现实世界的无价值感,用结束自己的生命来告诉大家他已经“生无可恋”。
在这两起悲剧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父母的坏情绪足以“杀”死人;长期的暴力沟通和打击教育,足以毁掉孩子。
如果我们的父母不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和原因,不改变和孩子的沟通方式、不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悲剧还会重演!当引以为戒!
(作者系江西家齐教育创始人)
李菁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