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是不是有活力,要看这座城市是否能吸引人。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上海成为中国一张最吸引人的世界级“名片”。
这里的GDP从1949年的36.7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3.27万亿元;人均GDP按照2400多万常住人口计算,从1949年的80美元(约274元)达到去年的两万美元。新中国成立至今,这座城市不断吸引着每个时代的年轻人前来闯荡,她以不到全国千分之一的土地面积,贡献了全国近1/10的财政总收入。
“说得戏剧化一点,只要有一支笔、一个想法,有资金支持,就可以成立一家制药公司。这在以前是不可能的,甚至不敢想的,但现在却可以实现了。”和记黄埔医药公司副总裁吴振平说,这里有创业者最爱的“软环境”,“如果没有政府部门的扶持,我们的创新药呋喹替尼可能不会这么快面世”。
高质量发展的“因子”如今渗透到上海的方方面面,软环境的提升,直接给生活在上海的年轻人带去满满的获得感。
海归的选择
从美国马里兰大学金融专业硕士毕业后,黄芊芊选择回到上海工作。作为一个刚从“象牙塔”步入社会的年轻人,她感到工作并不得心应手。一个偶然的机会,黄芊芊在朋友处听说了普华永道在中国打造的You Plus国际商务培训项目特训计划:通过12个月的课堂教育和工作实践,助力0~5年工作经验的职场新人进入理想的企业。
今年3月,黄芊芊从该项目毕业,顺利进入交易并购部门工作。
招聘平台“BOSS直聘”近期公布的大数据显示,2017年,有16.2%的海外留学生毕业后选择回国到互联网行业发展,较3年前增加了3.1个百分点。而这些人才中的58%均来自非计算机、数学学科。
国内市场较好的“软环境”,为不同专业的青年留学生回国就业创造了一片“舒适区”。
以普华永道特训项目为例,这家老牌会计师事务所能在中国办学校,本身就得益于上海自贸区“证照分离”改革的政策红利。
“照”指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证”则是指相关行业主管部门颁发的经营许可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实行的是“先证后照”的管理模式。2015年,上海自贸区在中国试点“先照后证”。企业只要获发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营业执照,就可以从事一般的生产经营活动,当这家企业想从事需要许可的生产经营活动时,再到相关审批部门办理许可手续即可。
普华永道创办的这所“学校”自2017年拿到牌照后即开始招生,成为中国首家外商投资专业教育培训机构。该项目至今已孵化了上百名学生。
普华永道也开始“反哺”政府,据介绍,该公司后来多次与政府负责人才工作的部门接洽,为政府提供公益培训,辐射全国。
金融中心需要人才“螺丝钉”
上海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金融行业的助推。黄浦江两岸,外滩金融带和陆家嘴金融城形成了“一城一带”金融圈。去年,上海金融市场交易总额突破1600万亿元,“上海金”“上海油”等上海价格影响全球。在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排名中,上海从2009年3月的第35位上升至2018年9月的第5位。
金融中心辉煌战绩的背后,是一群选择扎根上海的年轻人。
每天下班,坐上金融城巴士,在花旗银行工作的小陆就可以从位于陆家嘴核心区域的工作单位抵达陆家嘴人才公寓。这处公寓由陆家嘴集团用自有土地建设而成,为3000多名工作在陆家嘴的金融城白领提供整洁、舒适、性价比较高的租赁住宅服务。
从衣食住行,到工作、培训,小陆的一切,几乎都能在陆家嘴区域内完成。
瑞伯职业技能培训(上海)有限公司是一家由瑞士金融理财规划商学院独资设立的全国首家外商独资金融类职业技能培训机构。这家机构2018年1月落户上海自贸试验区,主要提供理财规划和财富管理专业教育和培训。它的服务对象,就是上海的金融白领青年。
瑞士金融理财规划商学院院长费利克斯·霍拉赫告诉记者,近年来中国的财富管理行业增长很快,正需要大量高质量的财富管理人才,“希望能将瑞士多年来在金融行业积累的经验传到中国,申请和批准流程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
近年来,上海自贸区始终致力于打造扩大开放“新高地”,持续推动扩大开放项目落地,扩大开放领域不断取得新突破,在外商独资医院、认证机构、职业技能培训等38个领域实现全国首创项目落地;在医疗服务、增值电信、国际船舶管理、职业技能培训等领域引进了一批行业领军企业,集聚效应不断显现。截至2018年年底,上海自贸试验区共引进外资项目9361个,吸引合同外资1149亿美元、实到外资254亿美元。54项扩大开放措施已落地33项,累计企业2874家。
向科技要高质量GDP
上海市委书记李强曾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上海当前处在“淡化GDP”的状态,但这并不代表上海“不要GDP”,而是“要更高质量的GDP”。
一边是单位GDP能耗的降低和建设用地的减少,另一边,研发经费却在大幅度提高。数据显示,2018年上海研发经费支出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4%,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从2011年的13.3件提高到2018年的47.5件。大飞机、量子卫星、蛟龙号深潜器等重大创新成果问世,蓝天梦、中国芯、创新药、智能造、未来车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展示了上海科技和产业创新的新实力。
34岁的戴汉宁是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的一名教授。去年,他通过人才引进政策落户上海,如今住在学校内的宿舍楼里。
“未来,量子科技的研究肯定都在上海进行,我就留在上海了。”戴汉宁告诉记者,量子技术国外比中国早起步了约30年,如今在上海,即便是建设一个和自己专业相关的实验室,都需要研究人员“从头来过”,而研究人员则大多是青年学者。
仅以戴汉宁目前参与的超冷锂镝原子实验室为例,该实验室的8名研究人员均在40岁以下,均已在上海落户。戴汉宁说,“实验室到哪里,我们人就到哪里。上海生活方便,科研院所也多,适合做研究。”
据悉,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等与量子技术研究密切相关的两个重要科研院所都已落定在上海,且上海是量子通信京沪干线的重要实施地。
“向科技要GDP”成为青年留在上海的重要动力,同时,留在上海的年轻人也成为上海发展的最强动力。
英华达(上海)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坤辉是个在上海做了20多年生意的台湾人,他是上海发展的见证者之一。他说,如今英华达公司的工程师中30岁以下青年约占一半,“他们吃苦耐劳,都希望在上海找到自己的一片天”。
上海的高技术年轻人多了,陈坤辉的许多客户也希望到上海发展业务。“他们觉得上海服务人才、工程人才、运营人才的供应都较为充分,员工素质相对较高”。
陈坤辉说:“对年轻人来说,上海无疑能提供奋斗的良好土壤。”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见习记者 魏其濛 记者 李晨赫 王烨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