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9年04月22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平均年龄81岁,开办100余场讲座——

21位老教授讲述“成电故事”

杨丽可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范雪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9年04月22日   07 版)

    邝俊/摄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他好比大松树冬夏常青,他不怕风吹雨打,他不怕天寒地冻……” 近日,四川成都的电子科技大学师生在校园唱响经典老歌《革命人永远是年轻》,借此祝福新中国成立70周年。

    参与歌唱的师生中,有一支年迈的老教授团队——“成电故事讲师团”,团内21位老教授平均年龄81岁,最年长的84岁。4年来,他们奔波于新老校区,为两万多名学生开办了100余场讲座。老教授结合亲身经历,向学生们讲述学校在电子信息领域发展进程中的探索与成果,分享成电人奋勇拼搏、在祖国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的故事,鼓励青年学子爱国奉献、攀科技高峰、做时代新人。

    “63年前,在周恩来总理亲自部署下,新中国第一所无线电大学——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电子科技大学前身)诞生。7个月建校的‘成电速度’体现着无数成电人爱国、报国的拳拳之心。甲子有余的岁月,成电为国家培养了超过18万的电子信息领域精英人才……”“成电故事讲师团”老教授陈艾向学生讲述道。陈艾今年81岁,每次来新校区作讲座,他都要坐1小时的校车。

    “成电的建设我们一秒都没有错过,是真切地参与了成电一砖一瓦的建设,见证了学校从白手起家到发展壮大。”“成电故事讲师团”中80岁的王蔚然说:“我们要把成电的红色基因、优良传统、丰富的校园文化总结提炼,以故事的形式向学生讲述,既发挥老同志的独特作用,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传承成电精神,为学校‘双一流’建设、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积极贡献。”

    为了让学生爱听,老教授们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认真备课,反复斟酌和修改,力求将对学校的深厚感情和对莘莘学子的殷切期望,融入讲座内容中。

    “我们这群人都跟随成电的成长而成长,大家曾经所学专业不一样,经历不一样,每个人的思维方法也不同,讲述的内容就会呈现多样化。每位教授都通过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反映成电历史的方方面面,这样讲述的才是成电的真实历史故事。”“成电故事讲师团”中的陈天麒说:“我们希望通过讲述成电故事,鼓励青年一代加快成长,特别是在推动电子信息领域关键核心技术上作出贡献,打造‘国字号’的好产品。”

    “陈天麒教授年近古稀,当他回忆起几十年前在学校的岁月,笑容温暖。”听过讲座后,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学生吴曈感触颇深:“他讲述的成电故事,也是他的青春。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深情,深深地感染着我们每一个新成电人。成电故事的意义不仅在于让我们了解学校的历史,更是告诉我们要将老一辈成电人的希冀与热忱传承下去,延续我们‘求实求真、大气大为’的成电精神。”在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学生罗时敏看来,这些老教授本身就是“责任”一词最好的诠释,“他们是成电精神的开创者,也是我们新成电人最好的榜样”。

    “电子科技大学具有特殊的成立背景和发展历程,学校的故事也是中国故事的一部分,体现了爱国奉献、艰苦奋斗、务实创新的精神。”电子科技大学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原校党委书记、“成电故事讲师团”主要发起人王明东说。

    “希望年轻的成电人听完我们的讲述后,能尽快进入角色。”“成电故事讲师团”的谢云荪寄语学生:“新的成电故事由你们继续书写下去,成电的传统需要你们继承,成电的未来需要你们继续创造。希望你们艰苦奋斗、奋发有为,为祖国建设作出更多更大的‘成电贡献’!”

杨丽可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范雪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9年04月22日 07 版

超97%大学生被拖延症困扰
浙大徐英含:用手术刀剖开真相
21位老教授讲述“成电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