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9年04月22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风评

孙庆玲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9年04月22日   05 版)

    “严出”时代 大学生要善于排解压力

    近日,《中国青年报》刊登的《点外卖和留守经历:会对大学生抑郁倾向产生影响》《青年心理健康拉响警报:近三成有抑郁风险》两篇文章,在发布当日便登上了新浪微博热榜。抑郁,已成为不少大学生关注的热点和痛点。

    据以上两篇文章显示,参与调查的大学生“自评心理健康平均为8.45分,但是抑郁量表(CESD-10)测评堪忧,抑郁测量得分在10分以上占36.3%”“中学在读学生7.7%存在高抑郁风险,高等教育在读学生6.6%存在高抑郁风险,在职青年8.8%存在高抑郁风险”。除遗传因素,对于大学生而言,抑郁与学业、就业压力不无关系。

    随着高等教育进入“严出”时代,大学生怕是难再“混文凭”“混日子”,有些高校本科毕业率只有85%左右。同样的,研究生或博士生也不“好混”,《中国新闻周刊》今年3月根据高校公开数据进行不完全统计,至少有500名研究生遭到清退或正面临清退风险。而实际进行研究生清退的高校数,以及遭清退处境的研究生数,或许远超于此。除了毕业,他们面临的就业压力有增无减。一边是不断创新高的毕业生人数,一边是经济转型期的求职竞争较为激烈,有博士毕业后都难以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就业压力可想而知。

    如果不能及时正确地排解心理垃圾,任何负面情绪都会成为压倒学生的那片雪花。除了加宽社会接触面,让自己有更开阔的眼界和心胸,树立更高的人生目标,大学生若觉自己状况不太对,应该主动寻求帮助,请朋友或教师等周边人拉自己一把。其实,不管是在压力山大的顶峰,还是失败落魄的低谷,都需要人自我的担待,也要善于求助利用各种方法解决问题。大学期间的烦恼,只是走向社会前的一次练兵,多练练,将来才能走得更远。

    高校强制断电逼人早睡 弊大于利

    北京一高校出新规——原先宿舍在工作日11:40断电,改为11:00断电;周末不限电,改为周末11:40断电;浴室和教室开放到11:00改为10:30——没想到,这引来了众多学生在网上的“愤慨”跟帖,还上了知乎热榜。

    除了省电,想不出这样的新规能对学生产生什么积极影响,虽然学校的初衷是“为了让同学们养成早睡早起的良好作息习惯,保障同学们的健康学习生活”。殊不知,很多同学一边在网上“吐槽”新规,一边已默默备好了移动电源、无需插电的小台灯……想继续熬夜玩耍的同学会想尽办法玩耍,想挑灯奋战的同学却不得不钻进被窝睡觉或想办法继续学习。

    如果真想培养学生良好作息习惯、健康生活理念,并不是断电能够“断”出来的,而需要在日复一日的教育和引导中浸润,学校将复杂的教育问题简化为粗暴的管理,不去关注学生熬夜或不良作息习惯的根源,只是强制断电,其实是本末倒置,最终怕是治标不治本,对学校来说弊大于利。

    网络时代呼唤深度阅读

    阅读日就这样来了。

    高兴只会“哈哈哈哈”,难过只会“蓝瘦香菇”……有人说现代大学生得了“语言贫乏”症,结论虽草率,但道出了语言发展的时代阵痛,而这一阵痛与深度阅读的缺乏不无关系。语言其实是种思维、情感、诉求的输出,不多读书、不深度阅读,如何能更好地输出?在这个人人都有麦克风去表达自我的网络时代,更需要丰富、有趣、理性的表达。

    这一时代的特点就是信息爆炸,零零碎碎的信息弹片从电脑、手机中迸发袭来,很容易切断思维的连贯性,比如有时搜着个关键词,不知哪里跳出另一个链接,便将注意力转向别处,回过头来,“咦,我刚刚想找什么来着?”忘了。像是寓言故事中捡芝麻又丢了芝麻,捡起西瓜再去追兔子的小猴子,到最后两手空空。

    加之,很多信息更为娱乐化,一个接一个又短又好玩的短视频直戳大脑的兴奋中枢,能随时随地喂食或空虚或疲惫的灵魂。轻松的娱乐触手可得,使人清醒、痛苦的理性思考反而变得难以忍受,长此下去会无形中弱化大脑深入思考分析的动力和能力,从而陷入一种“娱乐至死”的循环中。

    而需要连续且深入思考的深度阅读对此可以说是一种有益的锻炼,是一种极好的大脑“补品”。所以不妨找个时间放下手机,拿起本纸质书籍,认认真真读完一本,正如当代作家王蒙所说,不要“用浏览替代阅读,用数量替代质量”。

孙庆玲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9年04月22日 05 版

专硕十年,还是学硕的“备胎”吗
适合的教育应从三个维度展开
山东大学“瘦身强体”停招19个专业
风评
见缝插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