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岁男生收起年少的稚嫩,把照顾妈妈的重任扛到肩上。
卢望军告诉记者,自己由于怀二胎厌恶油烟味,根本不能进厨房,老公又在外地上班,生活一下变得艰难。此时,是六年级的儿子主动承担起了照顾母亲的责任,不仅端茶、递水、提重物,更是每天晚上钻进厨房准备好晚餐。“厨房里叮叮当当的声音,真是幸福的奏鸣曲!”卢望军说,那时每逢过马路,儿子会站在车来的那一边护着自己,过去的娇气、懵懂不见了。
从“家中小皇帝”到勤劳“小蜜蜂”
“来岳阳市之前,我儿子在县里的小学念书,算得上是品学兼优。不足的是不够独立,基本上不参与家务劳动。”卢望军笑道,现在的农村年轻人多出去打工,孩子们以不做家务为荣。爷爷奶奶这些长辈更是持这种观点。而他们夫妻俩最初也觉得劳动可有可无,只要孩子听话、学习好就行。
三年级下学期,孩子来到湖南民族职业学院附属小学(以下简称“民院附小”)143班读书,却闯进了一个新的世界。
此时的民院附小,劳动教育已经进了学校的课表。
这里每个孩子每天都有一份特殊的家庭作业——劳动作业。劳动作业分为三部分:完成个人自理劳动、分担家务劳动和参与社会实践及义工活动。以三年级为例,每个孩子的个人自理劳动包括把衣服分类放进洗衣机清洗、叠衣服并把衣服整理好放进衣柜、收拾自己的房间、整理出行的行李物品、叠被铺床等。家务劳动包括准备菜单、写购物清单、学会切菜、做旅游攻略、煮饭、大扫除、照顾弟妹、学会烧水泡茶等。社会实践及义工活动则包括清理“牛皮癣”广告、打扫公共卫生、田间劳动、职业体验,等等。
学校教导处主任周同介绍,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特点和需求,学校也开设了一系列劳动教育课程,一二年级引入陶艺课,三四年级设置了电工、木工、缝纫、刺绣等课程,五六年级有厨艺课。进课表,进课堂,有专门的教室、专业的教师。这些劳动实践课已经在民院附小形成了自己的体系,每门课程都有各自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等。
“对孩子来说,每一个家庭都是劳动基地。”周同说,因此,家长成了学校劳动教育的参与者、监督者和评价者——学生每天都要填写劳动作业情况记载表,家长点评签字后上交班主任。每个班级的家委会根据学校要求安排家长轮值,对班级每个孩子的劳动作业情况进行统计和梳理。期末时,家委会还会根据每周情况统计表,汇总学生一个学期的劳动作业并给予评价。一到期末,学校还要求每个孩子制作视频以供抽检和分享。每个孩子的劳动作业将得到一个整体评价,按平时检测、视频汇报、社会实践和义工活动分类,最终结果将计入《小学生素质综合评价手册》,纳入期末“三好学生”“优秀少先队员”评比。劳动作业不合格则一票否决。
154班的毛宇栋就是个传说。他“名声在外”是因为能“炒三四十个菜”的学生,最拿手的当然是地道湘菜“辣椒炒肉”。
在两周一次的厨艺课中,他自告奋勇当掌勺。洗菜、切菜、放油、下锅、翻炒……在小组另外3名同学的帮助下,一盘辣椒炒肉新鲜出锅,引得众多小食客垂涎不止。即便下课铃声响了,大家还沉浸在厨艺课堂不愿意离开。
毛宇栋自豪地说,现在自己是家里的“厨神”,辣椒炒肉比爸爸妈妈炒得还好吃。
“以前在家里是小皇帝,什么都不做,现在什么事情都抢着做。”毛宇栋的变化让家人感到欣喜。
宇栋妈妈说,不仅是会做饭菜,儿子觉得能照顾家人很有成就感。从开始收拾房间搞卫生到后来进厨房做饭,爆炒花甲、辣椒炒肉、清蒸鲈鱼、柠檬凤爪,个个做得像模像样。“正月廿七,爷爷过生日,他挑了一个生日蛋糕,还提前买了花甲准备做汤”。
更让她惊奇的是,宇栋还善于对比分析、提高厨艺:“今天的菜味道差了一点,是不是配料的比例不对?海鲜有咸味,放剁辣椒就更咸了,用菜市场的小米椒调制是否更可口?”
甚至,他还会主动到开甜品店的叔叔那里搭把手,将制作奶茶饼干的技术带回家。
把劳动当作一种自觉 不能让上一代的劳动缺陷再遗传
主管学生厨艺的李立新老师是学校的“元老”,这位体格健壮的原体育老师掌握这教学楼里一个占地200平方米的厨房——把厨房搬进学校,在湖南的小学里可谓开了先河。“每周14节课,分成7次上。每一堂课都有视频教学,全部是家常菜,一年15个菜,两年可以学会做30个菜”。
他告诉记者,以五年级第一学期为例,从第一节课的认识调料开始,到最后一节课的成果汇报,所有孩子都能掌握以下内容:认识烹饪调料、熟悉炒菜流程,会切片和切丝等技能操作,学做5个简单家常菜。最后一节课,学校还会以“厨神争霸赛”的形式进行成果汇报和考核。
在他的眼中,这样的锻炼其实是“补课”:现在的孩子条件越来越好,动手能力越来越差。“六七十年代孩子是散养的,饭菜都是亲手做,熟能生巧。当下的学生却是营养丰富加偏食,问题在于家长没有给锻炼机会。”李立新称,每周周末让父母休息一次给孩子挑大梁做饭的机会,增加了亲子陪伴的时间,也磨砺了孩子的性格。据他的多年观察,会做家务的男孩子性格会好些,少有暴力倾向,且更有爱心和孝心。
“教育的目的越隐含,教育的效果越明显。”岳阳市民族学院附小校长方少文则期望,通过6年的劳动教育课程,同学们能真正把劳动当作一种自觉,并通过这种自觉,唤醒孩子的责任担当,最终为成长铺垫更多的人生底色。
早在2002年,方少文就在全校开展了学生家务劳动情况调查。361份问卷的回收结果反映,全校有一半的孩子不喜欢做家务劳动,许多孩子连叠被子、整理房间、洗红领巾等简单的家务活儿都很少主动做,四、五、六年级的学生每天的平均劳动时间都少于20分钟。
在一次关于劳动教育的调研中,方少文发现一个普遍现象:孩子们都认为洗自己的袜子是在帮妈妈做事,没有真正的劳动自觉。
这种状况让他陷入了思考:年少时,自己田里劳作、放牛、打猪草、砍柴、做饭……什么都干。这些劳作给了那一代人最早也最深刻的人生体验,一生受用。看到现在的学生普遍是白天上课、晚上作业、周末补课的生活状态,作为一个基层教育工作者,方少文试图改变这种状况。“小时候,父亲常说,勤快勤快,有饭有菜;懒惰懒惰,挨饥挨饿。吃不穷,穿不穷,不会划算一世穷。这里的划算就包括了四时劳作。传统文化讲的就是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30多年的感悟让他对劳动被“边缘化”有了深刻的分析:恢复高考制度后,升学成了独木桥;独生子女政策的实行,导致父母对孩子的普遍娇惯,加之“隔代教育”,基本剥夺了孩子劳动的权利。“我们有责任为所有的孩子补上这一课,不能让孩子们重复上一代的‘悲剧’,不能让上一代的劳动缺陷再遗传”。
方少文先在学校的楼顶开辟了一个菜园,让学生轮流体验劳作的乐趣。2004年,学校又开展了“周末我当家”“食堂我当家”“我是小交警”系列活动,同时在不同年级开展缝衣服比赛、穿戴比赛、缝纽扣比赛……
16年过去了,民院附小的劳动教育从没间断,还有了新的内容和内涵,并得到了岳阳市教体局的大力支持。方少文说,仅仅是建设这些综合实践教室,市教体局前后投入了近100万元。2017年,时任岳阳市委书记胡忠雄“六一”儿童节看望师生时特意去了厨艺教室,高兴地品尝了孩子们烹饪的菜品,为他们的动手能力点赞。
希望在田野上
“我拔了一个巨大的萝卜!”“第一次知道青草鲢鳙是四大家鱼。”去年初冬的一个上午,在老师和家长的组织下,六年级150班、152班、153班的近200名学生来到郊区的农庄,体验农事劳作。
课堂,被搬到了田野。学生们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9个关卡的闯关作业。9个关卡的闯关作业分别是:了解一颗豆子的奇妙之旅,并制作一杯豆浆;寻找“萝卜王”,了解拔萝卜的技巧;制作传统美食:辣萝卜;小组配合完成一个稻田里的守望者:稻草人的制作;给幼苗搬新家,学习蔬菜幼苗移栽技能;学习二十四节气的相关知识和其中蕴含的智慧,回答相关问题;搓一段3米长的草绳;分离空谷壳,学习谷壳分离机的使用方法和原理;找出一棵高40厘米的植物苗,想办法挖出它。
方少文介绍,为了组织学生体验农事劳作,他们已在岳阳市君山区周边等地区建立了多个农事劳动基地;目的不仅要让学生主动学习农业知识,丰富课外知识,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还要让他们深入了解农业从事者的辛苦劳作,体会劳动的艰辛与快乐。
据悉,目前,民院附小建立校外农事劳动基地,仅仅是校外劳动教育四大基地建设的一个方面。目前,民院附小还建成了职业体验实践基地、社会公益实践基地、人文科技实验基地。学生每月举行一次活动,并纳入学生评价。
劳动,让改变悄然发生。
148班学生周俊伟、周俊豪的母亲对此深有体会。去年生日那天,她下班回家,一打开门就发现两个儿子做了一桌子饭菜,并摆好了水果拼盘,点上蜡烛,唱起生日快乐歌……那一瞬间,她热泪盈眶,深深地感受到儿子们长大了。她深有感触地说:“从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到现在的懂事与孝顺,看似简单的劳动教育,带给孩子的独立、自信、自强都是一生的财富。”
168班学生彭柏球的母亲则惊讶于其他学校家长的感受。她把孩子跳着舞洗碗做菜的视频发到朋友圈,结果赢来无数个赞。现在儿子下午常自个去菜场买菜,懂得四季果蔬,明白该如何花钱持家,连菜场的商户都称赞不已。“他果盘做得很美。劳动不仅让孩子有爱心,还有了审美的高度”。
毛宇栋的母亲在春节的聚会上让一众家长惊掉了下巴。宇栋不仅操持团圆饭,还精心考虑外来的弟弟妹妹吃什么?外公有哪些忌口?摆盘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形状、样子?“从北京和广东来的小孩都在旁边看,他们不感兴趣。但我儿子是哼着歌做,他觉得快乐”。
责任担当的小公民
学生的变化,作为教师都一点点看在眼里。176班班主任宋老师称,劳动让人成长,二年级的学生就能将教室打扫得比较干净了。知道劳动不易,那些喜欢乱丢乱扔的孩子也更讲卫生了。
几位老师感慨,会劳动的学生变得更聪明了。他们从劳动中体验到的责任感、自信心和独立性比同龄人明显要强些。坚持劳动的学生手脑的协调训练多,能够促进智力的发展,处事要灵活不少。
方少文说,虽然学校家庭两头磨练,可很多孩子做的晚餐并不够美味、精致。但是,这一份沉甸甸的担当和懂得付出的心,让教师和父母对他们的未来更有信心。“一个懂得爱他人的人,一个能够把爱的心意化成爱的行动的人,必定会被幸福眷顾!从这个角度看,劳动教育的意义不仅是简单地学会自理本领,更是在真正为孩子的未来奠基。”
据了解,让每个学生“天天做事”的理念已慢慢为绝大多数家长接受。2017年“六一”儿童节,全校2373名学生,有1314名学生分别获得“劳动小标兵”和“劳动小能手”称号,占全校总人数的一半以上。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洪克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