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9年05月14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青春角色·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

赛军:农产品创业青年的孤勇与坚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见习记者 杨宝光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9年05月14日   07 版)

    扫一扫看视频 

    【人物小传】

    赛军,现任山东省烟台市万霖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获第八届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山东省五四优秀青年、共青团山东省委“梦想导师”等多项荣誉。

---------------------

    4月16日,赛军离自己的目标又近了一步。

    当天,烟台万霖控股有限公司与中国物流信息中心“联合构建中国苹果指数(CAI)”项目合作签约仪式举行。

    据介绍,中国苹果指数将成为中国苹果市场相关产品贸易环节、生产环节、消费环节价格的“晴雨表”,以及苹果市场行情走势的“风向标”,而推动这一指数构建的人中就有赛军。

    初次创业的攻坚战

    创业,赛军每一步都有故事。

    1997年高中毕业后,赛军到烟台港务局做了一名职工。从那时起,他开始利用业余时间做“小生意”。“在夜市卖过衣服、开过烧烤摊,卖过化妆品,开过台球厅、小饭店。”赛军说。

    尽管浸着汗水的小本生意没有高回报,但他依然感念那段时光,“在那时我积累了商业思维,历练了胆识。”

    2003年,在朋友的引荐下,赛军结识了来烟台收购苹果的东北客商。当时客商需要找人到栖霞苹果种植区“领个路”。他听完后,毫不犹豫地应了下来,“那时候胆大,心里就想试试。”

    怀里揣着2000元,赛军带着3个朋友一头扎进山东栖霞农户家里收购苹果。他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那时候条件差,需要走街串巷,起早贪黑挨家挨户收苹果。为了减少人力成本,选果、选级、套袋、钉箱、装箱、装车、发货,全部流程他们都自己来,不敢雇人。“说实话,我也算是城里人,以前从没有干过这种体力活儿”。

    一段时间下来,赛军不仅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3万元,还逐渐摸清了农产品的收购流程,习惯了和果农的交流方法。

    2004年,赛军开始到青岛做沃尔玛连锁超市的水果供货商。“当时也不知道什么是供货商,只能跟人家学。”学了一周,他就掌握了供货流程、超市陈列的最佳方式等。

    “早上8点,超市开始营业,到时所有的新鲜货品都要摆出来。第一批消费者进来后,必须要看到完整的商品。”赛军回忆说,为了按时卖货,他和朋友每天凌晨2点多起床。由于3点半水果批发市场开门,超市5点半开门,所以从起床到超市开门的3个小时内,他们必须把至少十吨、几十个品种的水果从批发市场运到超市。

    从批发市场到超市,再由超市后仓到水果卖场。3次装卸,10吨水果,60吨的劳动量,几个年轻人经常连早饭都没时间吃,中午的时候,也经常是一瓶矿泉水,一个煎饼果子就填饱肚子。

    除了运货,他们还身兼促销员,吆喝、叫卖,端着切好的水果让顾客品尝,陪着笑脸向顾客推销水果。“一个促销员每月需要800多元的底薪,再加上提成,当时根本雇不起。所以我们就自己卖。这样既可以省下招聘促销员的钱,也可以卖得更加用心。”就这样,他们每天忙到11点半才能回到住处。“那一年我每天都没有睡过超3个小时。”谈到过去的艰难,赛军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捱过来的。

    当时,沃尔玛连锁超市里的5家供货商最终只剩下两家,赛军就是其中之一。同时他们的水果供应品种也由原来的两个变成全部。之后,他们又从青岛转战北方,在哈尔滨、沈阳、大连、济南、潍坊等地打开了当地超市市场。

    苹果产业升级战

    2009年,赛军在栖霞市自筹资金建设冷库,建成气调库总吨位3000吨,冷风库1.2万吨。2012年公司又投入资金4000余万元收购了万吨气调库。冷库的建立不仅为企业带来效益,更让当地果农不再为苹果当季销售价格低而发愁。

    每到苹果收获的时期,山东省栖霞市松山镇的果农除了将一部分苹果当季销售,都会将部分苹果运到冷库中储存,储存期内果农可以随时根据市场价格的变化出售苹果。

    “到(苹果收获)时候,把苹果直接拉到冷库,公司就给处理了,我们不用愁销路。”松山镇庵里村的果农贾永涛说,之所以选择到这里“首先是服务态度好,而且卖得价格高,付款及时,卖了苹果之后一到两天就把钱付了”。贾永涛估算,通过冷库储存再销售的方法,每年销售收入比之前提高了百分之五十左右。

    除了帮助果农储存苹果,赛军的公司每年还会邀请当地的农科院专家到农村,帮助解决种植问题,费用都由公司来承担。贾永涛告诉记者,之前他对种植技术并不了解,而现在经过培训,他明白了技术的重要,已经“准备考技术信息员”。

    “企业和果农的关系就是鱼和水的关系,农民种出的好东西需要依靠企业找销路,同样企业为了卖出更好的产品也有责任帮助农民更好地种植。”赛军说。今年5月,公司联合专业技术人员对苹果种植区的土壤进行了改良修复检测,他们希望通过技术手段从根本上改造土壤,进而帮助果农提高苹果的品质与产量,为他们带来更好的收入。

    随着对农产品行业的深入了解,赛军也逐步意识到该行业中的问题:标准化低。

    他认为,当前生产多属于“家庭作坊式”,这种生产方式限制了农产品的标准化。“每家的生活习惯不一样,因此他们的劳作习惯也不尽相同”。

    赛军举例说,比如一般人早上8点去喷洒农药,但有的人可能晚一点,10点才去,也有的人很勤快,早上5点多就去了。

    “农户在喷洒农药的时候,农药会或多或少地影响到其他地块。如果旁边种植户晚来的话,很可能再喷洒一遍,这样部分农作物的农药残留就高于其他产品,这就不是标准化。”赛军解释说。

    “美国是集约化生产,统一播种、采摘,机械化作业喷洒农药,因此他们很容易解决标准化问题。”他补充道。

    看到了产业发展的问题,赛军也逐渐摸索解决方案。在2017年烟台万霖控股有限公司收购了栖霞苹果电子交易市场(以下简称“果交所”)后,机会出现了。通过果交所,赛军和中国物流信息交流中心产生了交集。

    “当时也不知道有苹果指数,我只想建议制定一个苹果标准,以此从源头提升种植户的种植标准、收购商的收购标准、物流环节的运输标准,最终把更好的农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赛军说。

    “苹果指数,它不单单是个数字的问题,还将是苹果产业的一把尺子。”赛军介绍,苹果指数将整合中国主要苹果产区的相关数据,包括销售价格、收购价格、种植面积、天气因素等,建立数据分析模型,以此利用大数据分析的方法对各个产区的生产状况作出科学估算。同时,苹果指数还包括单个苹果大小、颜色等数据,为促进标准化生产提供参考。

    以运输环节为例,赛军告诉记者,由于目前国内没有运输标准,农产品运输主要靠人力进行。从采摘装箱、挑选果品再到冷藏运输,很多环节都会对农产品造成损坏,这些产品损坏最终还是会传递到消费者的手中。“国内农产品为什么价格反复的高低波动,不但是中间商多了,还有就是损耗多了”。

    谈到苹果指数的未来影响,赛军告诉记者,他希望通过苹果指数改变整个中国的苹果产业,在世界上创造出中国苹果的品牌。

    “苹果指数就是引导产业标准化的高度,不要看它表面只是一个指数,其背后是源头和终端的链条。”赛军说。

    二次创业的突围战

    商场孤勇的AB面,往往一面是不被理解的困境,一面是想赢的执拗。

    2013年,互联网创业如火如荼。在那个后来被媒体称为“微信颠覆一切”的年份,赛军也开始接触互联网,但随后二次创业的阵痛让他至今心有余悸。

    经过几年的积累,那时候赛军的生活“小有富足”,“没钱的时候,就会想去赚钱,但当生活条件好转起来的时候,我就会想未来要做什么?”赛军说。最终他将目光放到了互联网上。

    “二次创业是有一定基础的。”赛军说,与2003年的创业不同,他不用再亲自去农户家里收货,也不用做装车、卸车的体力劳动,但这却不代表创业一帆风顺。

    最大的难题是技术。为了研发出适合的软件,公司联合技术团队共同开发,这要求双方不断地把需求和技术结合起来,“我们的需求想着想着就要变,做着做着就要变,经常有些工作就白做了。”

    不断迭代的技术需求与试错,让公司的资金开始变得捉襟见肘。在2017年,公司员工甚至一度由原来的200多人减少为30多人。“最难的时候靠借钱过日子”,赛军回忆说,除了资金的问题,外人的不理解也让赛军的二次创业显得更加孤独。

    “很多人尤其是三线城市的人,他们没有互联网思维,当他看不懂的时候,就会向我身边的朋友发牢骚,甚至把我说成骗子。”

    经过不断地摸索,赛军对于未来发展的蓝图日渐清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故事也在2017年烟台万霖控股有限公司收购果交所后出现。

    2018年12月,果交所正式开盘日交易量突破千万。目前果交所在全国设立了19家城市运营中心,拥有1万余名营销代理,正式注册交易用户6万余名。2018年完成交易额80亿元。打造了商品交易平台、信息服务平台、仓储物流平台和贸易融资平台共四大平台。

    同时,经过4年反复锤炼,理顺了互联网+农业的流通领域,打通了农副产品借助互联网销售的模式后,“四季田间”小程序上线,其率先在国内开创“产地——平台——社长——消费者”四位一体的消费者合作社新型农副产品流通模式。目前,四季田间消费者合作者活跃社长数量数万人,活跃消费用户数十万人。“果交所和四季田间平台的发展,让我们的公司发展走上了快车道。”赛军说。

    回顾20年的创业经历,从手里只有2000元的苹果收货商到总资产价值6个亿的集团董事长,赛军始终不忘初心。初次创业,他攻坚克难,一步步地在历练中成长,在成长中蜕变;二次创业,他在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日子里依然坚守“互联网+农业+金融”产业链的构想,不断探索、创新,在实践中谋求更大的发展。

    对于未来,赛军表示公司将依托多年的行业经验与积累,全力打造集农资贸易,农产品研发、种植,农副产品收购、存储、加工、进出口、国际连锁超市供应、现货交易、供应链金融于一体的完整的现代农业产业链,在发展企业的同时,推动乡村振兴发展。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见习记者 杨宝光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9年05月14日 07 版

赛军:农产品创业青年的孤勇与坚持
青年典型与官兵面对面:学习典型的“非典型”方式
“创·享幸福养老新模式高峰论坛”举办
胡杨林畔 那些葳蕤的爱与恋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