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9年05月21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推动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智造”引转型 老树发新芽

——长沙推动高质量发展纪实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王林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9年05月21日   03 版)

    这是个很不一样的工厂:眼前不是各种生产物料,而是喷泉、棕榈树、绿草、清水;生产线上没有一大群工人在流水作业,只有几台显示屏在传递着制造的部件信息和指令,还有AGV(自动导引运输车)在旁边自动配送物料……

    这是位于湖南长沙的三一重工18号厂房。据三一重工副总裁刘华介绍,这里是亚洲最大最先进的智能制造车间,整个厂房就是一个大型计算系统加上传统的操作工具、大型生产设备的智慧体,每个工位当前该做什么、怎么做,都由程序说了算。

    该工厂的变化是长沙这座“制造之城”向智造迈进的一个缩影。目前,制造业约占长沙经济总量的40%,在全国所有省会城市中名列前茅。“长沙的比较优势在制造业,怎么把制造业做大做强?我们提出以智能制造引领产业转型。”湖南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胡衡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浪潮中,发展智能制造是必由之路。

    老树发新芽 传统制造业有了新动力

    把一堆棉花变为成品被芯,需要多久?在梦洁家纺,这个问题的答案是3分钟。

    湖南梦洁家纺股份有限公司拥有全国家纺业为数不多的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在这间位于长沙市岳麓区的智能生产车间里,一堆蓬松的棉花被自动化设备送入机器,仅需几个环节,就可以做成一床床洁白的被芯,整个过程只有少数几个工人在操作。

    “智能生产线投产前,我们每小时生产被芯800床。”据梦洁集团行政总监漆鸿杰介绍,2018年3月这条智能生产线投产后,工厂的生产效率提高了3倍,而成本降低了20%。他们还计划今年10月再引进两条此类智能生产线。

    设备更加自动化,但用工人数并没有明显减少。漆鸿杰说,在上述智能生产线投产后,原来从事喂料、搬运、裁切等工序的工人转去从事包边等较为简单的工作,还有一些工人在经过培训后成为技师,专门琢磨怎么让床品更有艺术性。

    近年来,长沙相继出台《智能制造三年(2015-2018年)行动计划》等“顶层设计”,带动许多制造业企业根据自身需求与能力,进行不同层次的智能化改造,实现“换道超车”。据统计,长沙目前2919家规模工业企业中,已有464家成为市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

    在长沙的众多企业中,工程机械企业最具核心竞争力。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三一集团、中联重科、山河智能等知名企业快速发展,使长沙成为“工程机械之都”。而在产能过剩和需求低迷的“低潮期”,这些企业也苦练内功,积极拥抱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

    三一集团旗下的三一重卡是工业互联网应用的一个缩影。据三一重卡研发工程师、项目经理周俊锋介绍,每台三一重卡上都安装了一个可以外接物联卡的T-box。“T-box可以记录司机驾驶习惯、行车轨迹、油耗等信息,并对重卡运行状态进行诊断,降低故障风险。”而一旦出现故障,T-box可将故障信息即时发送到三一服务后台和司机手机里的三一专用App。

    类似的应用在长沙还有不少。目前,长沙工程机械行业有4家企业获评为“国字号”智能制造示范企业(项目)。通过智能化改造,这些传统制造企业“老树发新芽”,他们所制造的工程机械“大个子”也可以通过工业互联网,实现更加精细、柔性的管理和利用。

    产业智能化、智能产业化“两手抓”

    在长沙,还有一群以80后为主体的年轻人,在努力让航天不再遥远,甚至“人人都可以拥有一颗卫星”。

    作为我国首批商业航天公司之一,长沙天仪空间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天仪研究院)专注自主研制的微小卫星平台与载荷,通过微小卫星提供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验证等服务。从2016年成立至今,天仪研究院以不超过60人的团队完成了6次太空任务,从提出需求到卫星发射,周期一般不超过一年,服务费用低至10万元起,成功发射了“潇湘一号”“陈家镛一号”“湘江新区号”等十余颗卫星。

    事实上,还有许多高新技术在长沙落地孵化,其中不少是军民融合的尖端技术。例如,在北斗卫星导航领域,形成了从“芯片、模块、终端产品制造”,到“北斗检测设备与服务”,到“北斗+行业应用”的完整产业体系。据介绍,目前长沙已聚集军民融合企业百余家,产值超过数百亿元。

    胡衡华提到,长沙在发展智能制造的过程中坚持“两手抓”,一手抓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一手抓新兴产业智能化培育,要把产业智能化、智能产业化推向更高层级,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先进制造业与高技术服务业深度融合,从而激活一批新兴业态。

    在长沙市岳麓区,记者见到了这样一款智能保洁机器人——搭载着激光雷达、GPS的小型机器人,沿着道路行驶,转动的清扫盘将树叶纸屑等垃圾吸进体内;碰上行人会自动转弯或者停下;遇到被扔弃的矿泉水,还会敏捷地伸出“手”将瓶子拾进体内。

    这是由中联重科环境产业有限公司自主设计的清扫作业机器人。据该公司执行总裁陈培亮介绍,这款机器人目前已在长沙橘子洲头景区等地进行实验性投放,明年将实行小规模投产。陈培亮预计,若此类设备得以大范围地推广应用,5年后很多地方的环卫保洁工作将可以由机器人代劳。

    政府“推一把” 企业尝甜头

    在陈培亮看来,清扫作业机器人等新技术要想进一步扩大社会效益,还需要自动驾驶、人工智能、车路协同等技术的配合发展。而他们所期盼的这类新技术,则在不远处的湖南湘江新区悄悄落地。

    自动鸣笛启动,自动打开转向灯,方向盘自己动,遇到交通信号灯和行人自动刹车,到了十字路口自动转弯,到了公交站自动变道停靠……采访期间,记者在湖南湘江新区国家智能网联汽车(长沙)测试区体验了一把“智慧公交”。

    除“智慧公交车”外,这里还有乘用车、重型卡车等多种自动驾驶形态的车辆在测试。目前,已有中车时代、地平线等12家科研院所,腾讯、百度等十多家企业与该测试区达成战略合作协议。他们都希望在这里抢下无人驾驶落地的先手棋。

    这块面积仅1200多亩的测试区,为何能够吸引众多企业与机构?湘江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凌勤杰认为,这或许是因为这里有越野道路、高速公路、乡村道路、城市道路等多达288个场景的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环境,而且3.6公里的双向高速测试环境及无人机测试跑道也是全国独有,测试区内正在实现5G网络全覆盖。

    “很多情况下,智能制造靠单个企业很难做到,需要政府来‘推一把’,形成集聚效应,帮企业抓研发、抓改造,让企业尝到甜头。”胡衡华说,智能制造在各个产业领域的趋势已经比较明确,下一步要让企业唱主角,形成智能制造的内生动力。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王林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9年05月21日 03 版

“智造”引转型 老树发新芽
妈妈织就38件毛衣等回被拐37年女儿
农民工讨薪可上中国法律服务网求助
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开幕
2019年大学生微创营举办
团银合作为创业青年送来“及时雨”
吴希明:我的青春邂逅了中国直升机的春天
年轻人凭什么打破技术封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