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位于宁夏南部山区,气候温凉,降水量较少,适宜马铃薯生长,马铃薯种植一度成为这里的支柱产业。与此同时,当地的淀粉、粉丝、粉条、粉面等马铃薯延伸产业也蓬勃发展,为西吉县脱贫致富增添了强劲动力。
在西吉,说起粉条,有一段当地人耳熟能详的故事。1935年,红25军进入西吉县,红军中有擅长制作粉条的南方人,他们手把手教村民将马铃薯搅碎,用石头磨磨面,再经过沉淀、过勺、水煮、晾晒等近12道工序后,透亮筋道的粉条就被制作了出来。粉条的出现,既解决了当地马铃薯不易保存的问题,又为这里的老百姓打开了财路。为感激红军的贡献,当地人亲切地称这种粉条为“红军粉”。
从家庭自给自足到出现小作坊,到如今,西吉粉条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兴隆镇王河村是西吉县“三粉”(粉面、粉皮、粉条)加工重点村。在王河村,49岁的拜世明是远近闻名的“粉条大王”。“我太爷爷就做粉条,一直传到了我这一辈,从没断过。”拜世明说,他们一家四代从没有忘记红军,也从没忘记“红军粉”的工艺,代代相传,粉条产业越做越大。
从小跟爷爷一起做粉条,拜世明熟练掌握了“红军粉”的技艺,也见证着“红军粉”给农民群众带来的变化。
上好的马铃薯淀粉是做好“红军粉”的关键,从上世纪80年代起,拜世明就探索出了一套加工马铃薯淀粉的好办法。
“驴拉磨,在石磨上粉磨,天天如此,持续多年。”上世纪80年代前,拜世明用驴拉石磨将马铃薯粉碎,将流出的汁儿收集下来沉淀,提炼出纯的马铃薯淀粉,再通过特定手工工艺加工,制作出的粉条很劲道。
虽然质量好,但由于生产效率不高,拜世明一家忙前忙后,收入也十分有限;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电动粉碎机用于淀粉加工,只需将马铃薯洗干净后放入粉碎机,淀粉汁儿就能大量生产,从此,粉条产量逐渐增加。
“产量大了,可市场没有完全形成,收益也有限。”到上世纪80年代末,社会开放搞活,拜世明不甘心只做粉条挣小钱,开始闯荡市场大潮。他先停了自家的粉条作坊,在家乡兴隆镇开服装百货商店,一时生意火爆。到1995年,拜世明离开兴隆镇,来到兰州东部批发市场,生意越做越大。
在拜世明离开兴隆镇的10多年,当地农民并没有丢失“红军粉”的工艺,还有很多人家在坚持做粉条。由于参与人户多,群众基础好,兴隆镇的粉条产业发展迅速,到本世纪初,兴隆镇形成了辐射周边省区的大型粉条交易市场,由于工艺精湛,当地粉条供不应求。
虽在异乡创业,拜世明仍关注着家乡的粉条产业发展。2000年,他结束了服装批发生意,回到了王河村重操旧业。这一次,他新建了厂房,购置大型设备,变家庭作坊为生产车间,雇当地工人进行生产。
“从年产几十吨到上百吨,产量一天天在扩大,口碑一年年在积累。”从刚回来到2010年,拜世明的“红军粉”产量不断扩大,品质始终如一,赢得了消费者和市场的青睐,远销宁夏、甘肃、新疆等周边省区,甚至打开了北上广等地市场。
到2015年,拜世明又开始新一轮扩建厂房。他投入数百万元,建了3个生产车间,同时,每天雇了20多名农民工,产量达到每年600万吨以上。
在拜世明的带动下,粉条加工在王河村遍地开花,有实力的人家都做“红军粉”。目前,王河村有传统粉坊超过30家,年产粉条上万吨,产品被销往北京、广东、浙江、河北、陕西、甘肃、新疆等地,广受市场好评。此外,超过七成村民从事“三粉”作相关工作,实现了就近务工就业。
“致富奔小康,粉条不可少。”80多年前红军留下的工艺,成为如今兴隆镇回汉群众致富的好门路,王河村于2015年脱贫销号,2018年年底,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500元。如今,拜世明想着还要扩大生产车间,雇更多的人,生产更多的“红军粉”。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马富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