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9年06月04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青年团训:一面95后集体生活的镜子

林克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9年06月04日   02 版)

    近来最受年轻观众追捧的综艺节目,不再是偶像选秀,而是“青年团训”。

    虽然团训节目也要选出一小部分优秀学员供应造星产业,但总体上以“训”为纲,学员不能再舒舒服服地住酒店,所有人必须住进封闭训练的大宿舍,与手机和电脑隔绝,一门心思训练专业技能,接受定期考核。

    有团,有训,在一段较为充裕的时间区间里,一群20岁左右的年轻人,日常生活和专业磨砺的真实轨迹在镜头中一览无余。这种全新的团训节目形式,受到95后观众的热捧。

    当95后观众看团训节目的时候,他们在看什么?

    团训节目受欢迎,凸显了95后对成功的多元化定义。往昔各种选秀节目,通常以突出个人“王者风采”为第一要义,试图打造大放光彩的流量偶像。有时候,为了增强浓烈的戏剧效果,节目剪辑还会刻意放大成员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同期参与的年轻人,彼此之间关系疏离,不顾一切地抢夺唯一的冠军席位。

    而当下的95后观众,对“丛林法则”式的集体相处模式是反感和排斥的。他们的成长环境和家庭教育模式,让他们对成功的认识,从上一代的“出人头地”理念,转变为追求自我认可的理想。在他们的观念中,取得成功未必要成为金字塔尖的唯一一人,而是可以拥有平凡而有趣的人生经历,能够在每一段经历中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

    拼得你死我活,不是年轻一代观众想要的生命体验。在当下团训节目的弹幕等在线反馈中,可以看到,年轻观众们喜欢看到学员们愉快共处的氛围,以及在日常训练中“互相成就”的画面。在某个团训节目里,有一个舞蹈天分很高的学员,会主动帮其他舞蹈功底稍微弱一些的学员“补课”,其他学员一遇到专业难点,习惯性地纷纷围拢到这个“老师”身边。弹幕里,观众都开玩笑说,该学员是来“支教”的。

    对“团”的在意,对集体温情感的渴望,是团训节目吸引年轻人的情感因素。

    大学集体宿舍、大学军训、社团……这些是年轻一代所能拥有的共同集体记忆。而究竟如何更好地融入群体,如何与他人相处,是当下年轻人越来越渴望去探索的话题。

    95后是自我意识空前崛起的一代人,但也是希望能和周遭友好相处的一代人。在团训节目的网络舆论场里,95后群体对于“团”的理解,呈现出一种理性表达的趋势。他们虽然都在努力支持和选择自己喜欢的学员,但也会有意识地维护健康的讨论环境,倡导和睦相处的团体气氛,强烈抵制低俗、黑化、撕咬等不良行为。

    赛场竞争总要分出排名先后,而95后能更加理性看待这一竞技场域,希望青年偶像和粉丝们都能学好这门“集体相处课”。

    另外,团训节目以“训”为纲,符合95后对自我成长和蜕变的需求。在封闭训练“戒网”期间,每个学员都拥有充分时间,打表演基础,“恶补”之前未曾锻炼的专业技能。

    我周围爱看团训节目的年轻人,谈到最深刻的印象,几乎都是里面学员在某次公演时展现出的惊人改变。比如,舞蹈基础薄弱的学员也能呈现不错的唱跳表演,或者一直看似内向柔弱的学员忽然挑战爆发力十足的曲目。

    95后观众是追求“敢文化”精神的一代人,不喜欢被安排剧本,不愿意过循规蹈矩的人生,敢想,敢做,敢突破。尤其团训节目所主打的20岁学员群体,与95后观众自己的体验相互映照。成长,就是他们勇敢跳出“舒适区”和主动挣脱“安全区”的过程,去解锁未来的无数种可能性。

    没有人永远都是20岁,但每个人都可以一直保持少年感。在与群体同行的路上,很热血,很真诚,这就是95后希望看到的团训节目。

林克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9年06月04日 02 版

​青年团训:一面95后集体生活的镜子
游戏只属于男生?质疑性别刻板印象并非小题大做
消费拉动型经济增强了发展的底气
共享单车集体涨价 “烧钱”之后共享经济何去何从
“教科书式撤离”理当是文明的日常
读懂经贸摩擦白皮书释放的鲜明信号
养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