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9年06月04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垦荒精神”不老

——浙江大陈岛探访纪事(下)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董碧水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9年06月04日   01 版)

    大陈岛是东海之滨的一座小岛,面积不到15平方公里。习近平总书记一直牵挂着这座海岛。

    2006年8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专程上岛视察并看望老垦荒队员,提出了“艰苦创业、奋发图强、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的大陈岛垦荒精神。2010年4月、2016年5月,习近平先后分别给大陈岛老垦荒队员和他们的后代回信,强调大陈岛垦荒精神很可贵,要进一步继承和弘扬。

    “因为岛上需要我”

    从无到有,把一个海上“荒岛”建设成美丽的“东海明珠”。大陈岛开发建设管委会副主任、大陈镇党委书记倪国正说,正是在垦荒精神的激励下,有了一代代垦荒者的奉献与努力,才有了大陈岛翻天覆地的巨变。

    1971年出生的翁丽芬是椒江区大陈实验学校校长,在大陈的教育工作岗位已耕耘了31年,把一生最美好的年华献给了岛上的孩子们。

    三十多年前,17岁的翁丽芬来到大陈实验学校任教时,乘小船在海上颠簸了四五个小时。“那时候,船上人货混杂,还伴有浓浓的柴油味。”她说,有时候好不容易买到了回椒江的船票,但由于浪大,船靠不了岸,“回家的机会就错过了”。

    30多年来,翁丽芬没有因想念家人而请假,没有因私事而缺课,也从没向组织提出过调动的请求。翁丽芬说,60多年前,垦荒队员们远离家乡,到大陈岛垦荒创业,用青春和汗水培育了“艰苦创业、奋发图强、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的垦荒精神,“我们没有理由不向他们学习”。

    51岁的王海强是国家电网大陈供电所党支部书记,也是一名“垦二代”,从小听着垦荒故事长大。他一度调离大陈,又主动上岛,为大陈岛电网建设奉献了22年青春,岛上500多根电线杆的建设,他参与了近一半。王海强说,他从小生活在海岛,伴着煤油灯长大,让海岛拥有可靠的电力保障是自己的梦想。

    王海强被称为海岛上的“电力医生”。在他和同事们的努力下,大陈岛已告别靠柴油发电、限时供电的窘境,电力线路可以抵御近16级的台风,通过风力发电和海底电缆,风力清洁能源反哺陆上。

    “艰苦创业,奋发图强”大陈精神熠熠生辉

    走在大陈岛上,时常能见到乡镇干部的身影。如今大陈镇的乡镇干部们,平均年龄35岁左右,他们大多是80后、90后,只要群众有需要,一个电话就会上门服务;老百姓遇到困难,会主动代办;群众在岛外需要办事,他们不厌其烦地提供“远程”服务,让群众“陆上办事不回岛,岛上办事不出岛,海上渔民不上岛”。

    团椒江区委副书记徐浩州两个月前从大陈镇委副书记岗位转任。他说,在大陈干部中,垦荒精神已潜移默化为一种自觉的追求、信念的力量,并深深扎下了根。

    大陈岛垦荒纪念碑座落在凤尾山巅,碑身镌刻的“艰苦创业,奋发图强”八个大字熠熠生辉。这里也是垦荒队员当年宣誓的地方。

    站在凤尾山顶,碧海蓝天下的大陈岛尽收眼底。离岛一公里处的海面上有几个巨大的圆环,这是大陈人采用中国自主研发的技术,率先使用的大型铜网围栏大黄鱼养殖网箱。

    大陈岛是传统渔业岛,大陈渔场是浙江省第二大渔场,随着渔业资源的衰竭,大陈面临产业转型的挑战。

    2010年,大陈岛二代居民陈招德把铜网围栏养殖技术引入大陈。数百根水泥桩插入海底,再用铜网把每根水泥柱围住,“伸入海底的围网高15米,确保高潮位时仍有3米的围网露在海面。”广源渔业有限公司养殖基地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和传统的网箱养殖相比,铜围网防撞、防逃、防浪,还耐腐蚀、无污染、抑菌,黄鱼发病少,成活率高。

    “一般网箱养殖的成活率在70%左右,这里至少能达到85%~90%。”工作人员说,因为空间大,可以给黄鱼更多的活动空间,肉质口感更好。同时,铜网密度低网眼大,小鱼小虾可以进入,成为黄鱼天然的食物。

    目前,大陈镇已有12家大黄鱼养殖企业,拥有50米周长的深水抗风浪网箱550只。其中,4只大型铜围网的养殖水体超过5万以上立方米。总养殖水体近80万立方米,折合养殖面积3万亩。

    新一代大陈岛青年接续奋斗

    规模化、集聚化、生态化。如今,大陈正在做大做强以海水生态养殖为主导的现代渔业。2018年,大陈黄鱼生态养殖产量4982吨、产值近4.5亿元,均占浙江省大黄鱼产量、产值的三分之二以上。

    随着品质的提升,“大陈黄鱼”连续获评“最受消费者喜爱的中国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中国东海大黄鱼之都”成为椒江一张闪亮新名片。

    在大陈岛开发建设管委会副主任、大陈镇党委书记倪国正看来,大陈岛不会停下发展的脚步,还要持续奋斗。

    从海洋捕捞到近海养殖,从土塘养殖、简单的网箱养殖到引进抗风浪深水网箱、再到大型铜网围栏养殖,大陈成为全国首创的大型铜围网养殖大黄鱼技术之地。倪国正说,秉承开拓创新的垦荒精神,大陈渔业正在走出一条转型升级之路。

    近年来,随着休闲渔业兴起,大陈从单纯的渔业养殖、海洋捕捞,延伸至海岛渔旅相关、融合的服务业,形成喂黄鱼、赏黄鱼、钓黄鱼、吃黄鱼、购黄鱼的产业链。据统计,去年大陈镇实现海洋经济总产出5.42亿元,同比增长11.7%。

    60多年过去,垦荒队员当年种下的松树、柏树已亭亭如盖。垦荒年代过去了,而“垦荒精神”则继续感召、激励新一代大陈年轻人接续奋斗。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大陈岛吸引着越来越多曾经离岛的大陈人回岛创业。徐浩州说,一部大陈岛垦荒奋斗史,深深影响了大陈人,十六个字的垦荒精神镌刻在大陈岛凤尾山顶的石碑上,也镌刻在一代又一代大陈人心中。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董碧水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9年06月04日 01 版

培养垃圾分类的好习惯 为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作贡献
山岐村:一个革命老区的脱贫样本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活动标识发布
河北基层大队辅导员“培优轮训”全覆盖
IEEE解除对华为限制
“垦荒精神”不老
​美方行为正使中美教育合作遭遇寒流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