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龙舟、包粽子、佩香囊、唱戏曲、舞狮子……来自全国大中小学的学生将现代元素融入传统文化,用欢乐的歌舞、悠扬的民乐、有趣的民俗活动纪念传统节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6月5日,由教育部主办,中国青年报社承办的“2019《传承的力量》——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展示活动”端午特别节目开播。来自全国各地的大中小学校学生、教师和传承人在镜头前表达自己的心声,将自然快乐的校园生活、艺术课堂、体育大课间真实地呈现出来,进一步推动“传承的力量”融入学生生活、融入学科与课堂、融入时代。
在粽叶飘香的节日氛围里,黑龙江省虎林市实验中学的家长们来到学校,手把手教孩子们包粽子。学生们品尝到自己亲手包的粽子非常开心。在包粽子的过程中,他们体验到了合作的快乐,也感受到了传统节日的浓郁文化气息。学生们还用粽子摆出了“传承的力量”5个字,寓意“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在其中”。
在古香古色的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崔宸宇和林子谦两名同学表演了舞狮,他们的配合非常默契。家长崔慧斌说,舞狮结合了武术、音乐和舞蹈等多方面的元素,既有运动美,又有趣味性,对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非常有帮助。
该校科研课程中心主任窦丽娜说:“学校培养学生的‘三气’精神——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底气;知晓少数民族文化,铸和气;了解世界多元文化,成大气。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其中的基础和根本。”据了解,该校为此开设了民乐、书法、武术、脸谱、陶艺、剪纸、古诗词诵读等诸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
伴随着同学们的阵阵欢呼声,北京一零一中学第二十七届施光南艺术节拉开了帷幕。该校学生发展中心主任、副校长刘子森介绍,每年5月,学校就成了艺术的海洋:诗歌创作、歌曲串烧、话剧戏剧、相声、舞蹈次弟登场。
“学校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场所,一定要让学生了解它、接受它,这样才是有根的中国人。”刘子森说。
新疆乌苏市第五中学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与社团活动有机结合,开展书法、剪纸、唐宋诗词经典诵读等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浙江省桐乡市振兴西路小学的老师和同学们以舞蹈的形式表演挂菖蒲、戴香包等习俗;在山东省济南市济阳区新元学校,“经典诵读”“无体育不新元”“团体操”等项目和课程,给师生带来了成长之乐;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东鄱小学将体育与艺术有机融合,创编了符合本校特点的体育艺术节目,让学生们在参与体验中获得音乐美、艺术美、力量美……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智慧,是民族的瑰宝。”北京市史家小学一年级16班班主任杜楠说,学校每年都举行“爸爸运动会”,在运动中体验和传承体育传统文化;在数学学科中设置了《品源至慧》的课程,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数学传统文化;在每个传统节日到来之际,学校会利用每日校园广播和每周的班会时间,与孩子们分享传统节日的风俗文化。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见习记者 张曼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