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头发丝直径的三分之一、比A4纸还要薄、可以用手轻易撕开的手撕钢,一度是德国和日本少数几家企业的垄断产品。如今,太钢集团不仅打破了这种国际垄断,还成为目前宽幅手撕钢全球唯一的生产基地。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突破来自一个年轻的群体——太钢集团不锈钢手撕钢创新研发团队。该团队成员共14人,其中13人是青年职工,平均年龄只有33岁。
论克卖的手撕钢
手撕钢是太钢生产的一款不锈钢箔材,其厚度仅为0.02毫米,宽度为600毫米。“这是应用于飞机发动机的隔热材料、高压传感器部件,都是高端应用。”太钢精密带钢公司经理、党总支书记王天翔介绍道,作为不锈钢材料里的高端技术产品,过去,手撕钢只有德国、日本等国家能够生产,而且其生产的是窄幅手撕钢,宽度为350毫米到400毫米之间。太钢研发的600毫米宽幅的手撕钢,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新能源、柔性折叠屏等领域。
据了解,不锈钢精密带钢的尺寸范围一般在0.05~0.5毫米之间,0.05毫米以下的则称为不锈钢箔。目前,市场上多为0.05毫米的软态不锈钢,太钢研发的0.02毫米不锈钢属于高于行业标准的前沿产品。这种超薄的不锈钢主要应用在航空航天、石油化工、汽车、电子、家电、计算机等领域。
一片大概A4纸大小的手撕钢,市场价格为400元。因为其附加值高,现在手撕钢论克卖,太钢精密带钢公司质检作业区主管廖席介绍说,“2018年,我们年产各种规格薄带2.4万吨,两台轧机满负荷运行。”
“咱们生产出来之后,国外的价格就应声而落了。现在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这款材料确实给中国长了点底气。”从窄幅到宽幅,王天翔说,宽幅手撕钢不仅满足了市场需求、应用领域越来越广,也填补了国内的空白。
“卧薪尝胆”搞研发
事实上,对于太钢来讲,每一种新产品的研发都是一次“卧薪尝胆”的过程。
廖席说,该项目团队为轧制手撕钢吃尽了苦头,轧制、退火、去硬力……让原料不断变薄变宽的试验,太钢的攻关组进行了700多次尝试,从上万种轧机辊系的配比中不断摸索,“太钢的容错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失败的损失都不会计入考核。”
“轧制薄带时我们要求双精度控制,就是设备功能精度和操作控制精度。”王天翔介绍说,“钢带太薄,一旦断带就会‘砰’地一下成为粉末,全部轧辊要被拆下来清理。因此,每次生产薄料时我们都如临大敌。”
手撕钢过光亮退火线要经过260米长的带钢通道,最容易发生质量问题的环节是抽带,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几乎让大家绝望。这时厂里的80后光亮线首席工程师王向宇向公司领导提出:“给我1000米,让我试一试。”
据了解,当时1000米手撕钢的价值约10万元,大家都为他面对这样高成本的挑战捏把汗。公司在对王向宇的技术方案进行仔细研判后,决定一试,结果王向宇只用了400米就攻克了这个课题。
“太钢的竞争对手,都是世界一流的钢铁企业。”廖席说。手撕钢曾经和国外企业的产品一起接受折弯测试,折叠、折叠、反复折叠。在折叠到第30万次时,其他品牌的产品折断了,手撕钢胜出。
历时两年,攻克175个设备难题、452个工艺难题,经历了700多次失败……手撕钢在攻克轧制、退火、高等级表面控制、性能控制4项核心技术的基础上取得突破。中国金属协会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定该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国内没有成熟的经验可借鉴,完全靠自主摸索。过程中有抽带、断带等各种问题,对生产的影响比较大。尽管费时费力,但为了研发,我们咬牙坚持。”王天翔说,作为传统产业,太钢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探索出的路径就是“老瓶子装新酒”,创新研制新品种,依靠市场拓宽产品应用领域,推动企业迈上产业链中高端。
目前,企业新产品研发逐渐特色化、高端化,年产量达2.4万吨,其中,新产品占比70%以上,全年盈利上千万元。
可以度量的“工匠精神”
碳纤维被誉为“黑色黄金”,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军工等领域。长期以来,由于其核心技术被欧美日等少数国家封锁和垄断,国内相关材料需求常常陷入“无米下炊”的境地。
太钢钢科碳材料有限公司与中科院山西煤化所合作,仅用1年半时间就突破关键技术瓶颈,建成一条T800H聚丙烯腈碳纤维百吨级专线,工艺技术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伴随着中国国防科技工业和民用飞机产业的发展,高端碳纤维的需求快速增长。太钢启动高端碳纤维千吨级产业基地建设,具备长期稳定的批量供货能力,满足了国防重大专项和航空航天等领域的需求。
针对科技和人才队伍培养,太钢集团提出“让工匠精神可度量”,让科技人员自主选题组队、按贡献参与分配,上不封顶;打通科技人才、能工巧匠的职业成长通道,努力破除“官本位”对人才成长的干扰。
目前,太钢拥有以不锈钢为核心的系列专有技术、授权专利2757件,其中发明专利772件;主持制定了我国不锈钢产量70%的国家标准,太钢产品通过了系列国际标准认证,拥有向全球市场供货的通行证。太钢18种特殊钢产品是国内首创,26种市场占有率第一,40多种成功替代进口产品,高端产品创效占85%以上,不锈钢出口量全球第一。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胡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