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9年06月13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破除机制障碍 为新经济促就业提供持续动力

徐冰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9年06月13日   02 版)

    6月10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了《2018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公报显示,2018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586万人。其中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占26.1%,第二产业就业人员占27.6%,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占46.3%。数据表明,我国就业宏观基本盘没有发生改变。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下,稳定增长的就业,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压舱石。

    此次公报的最大亮点,无疑是第三产业就业的强劲增长。2018年,全国第三产业就业高出第二产业近20个百分点,实现了自2014年以来的连续5年增长,而同期,第一、第二产业就业却呈现连年下降趋势。今年第一季度,我国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达到57.3%,由此不难理解,第三产业就业增长为何如此强劲。

    这样的就业格局,形象勾勒出了我国相关产业的发展态势,而更为重要的,则是为促进、提升中国就业,指明了发力方向。

    我国第三产业在GDP以及就业方面的强劲增长,与近几年新经济、新业态的爆发有着极强的正相关。借助移动互联网的崛起,App、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等新技术应用,迅速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使传统的第三产业、服务业获得了强大的发展动能。不仅极大拓展了行业边界,更催生出大量的新岗位、新职业、新就业理念。目前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外卖骑手、快递小哥、网约车司机,虽然干得仍然是“体力活”,实际上却是新经济、新业态蓬勃发展、促进就业的典型体现。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课题组的研究数据表明,2018年,仅美团一家企业就带动劳动就业机会1960万个。相关报告则显示,2018年,超过270万骑手在美团外卖获得收入,比2017年的220多万增加近50万。这些骑手中,75%来自农村,31%来自去产能产业工人。新职业、新岗位就业人数的不断增加,充分体现了其强大的活力。

    目前,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已达31万亿元,约占GDP的1/3。如此庞大的体量,可以想象新经济、新业态对扩大、促进就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也唯有在新经济、新业态之下,零工就业、自我雇佣等新的就业形式才有可能出现。简单设想一下,假如没有移动互联网支撑的平台型企业这类新型业态,网上购物、手机点外卖这些生活便利,根本无法实现。但恰恰是这些我们已经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却透露出新经济新业态对于就业的巨大支撑。

    大力发展新经济、新业态,从而为促进就业提供强劲动力,已经成为共识。与此同时,也应该看到,新经济、新业态带动的就业,很大程度上超出了当前传统劳动保障的范围。例如,我国当前劳动用工相关法规制度,主要是针对标准就业和稳定用工进行设计、规范的,但是对于通过互联网实现的劳动力供需,以及劳动用工的全过程,尚缺乏有效的监督、保障。另外,新业态就业的劳动者缺乏就业帮扶,目前很多就业扶持政策,还无法覆盖到他们,大多是针对传统就业人员。在很多地方,户籍限制依然是新经济、新业态面临的重大障碍,因为在这类企业就业的人员,大多是外来务工者,这使得他们难以享受和本地户籍人员均等的待遇和保障。

    诸如此类的政策缺陷,当然不利于通过新经济新业态扩大就业。可以说,新经济新业态能否在促进就业上获得持续的动力,一定意义上取决于公共服务能否跟上其发展的步伐。因此,在大力发展新经济新业态的同时,如何破除阻碍其发展的制度机制障碍,也应引起足够重视。

徐冰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9年06月13日 02 版

政务新媒体两年不更新 不如关停
​打消献血顾虑从科学认知血液开始
破除机制障碍 为新经济促就业提供持续动力
泥沙俱下的外教市场是时候清理了
博士逃票40次被行拘 不能只盯着高学历
班主任带学生网吧通宵?请读懂其中的含义
惩治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