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9年06月17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华屋十七棵松已成信念之树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王海涵 刘昶荣 王达 中国青年网记者 方瑞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9年06月17日   02 版)

    华崇祁老人抚摸着父亲当年出征前种下的青松。王海涵/摄

    华屋因村民都姓华而得名,如今隶属江西省瑞金市叶坪乡黄沙村。

    华屋后山,松林葱郁,其中有17棵格外粗壮厚实,每棵还挂着姓名。手抚树干,仰望树梢,17棵松,顶天立地,直指苍穹。当地人称之为“信念树”。

    1932年,就在这片土地上,红军宣传动员参军,村里的小伙子们摩拳擦掌。华屋43户人家积极响应,将17位青年壮士送入红军队伍。集结出发时,坑洼不平的道路上挤满送行的乡亲。他们嘱咐:“好好跟着部队,记得打胜仗!”年龄最小的华崇宜朝着父母跪下,磕了三个响头。

    1934年,红军战略转移前,这17位华屋籍战士回乡与亲人道别。大家商量,临行前每人到后山种一棵松树,约定革命胜利后一起返乡。这一年,17名战士中,最年长的39岁,年龄最小的华崇宜15岁。

    然而,青松已成林,不见儿郎归。华屋17郎全部牺牲在长征途中,只给后人留下这17棵松。

    赣南人认为,松树代表着万古长青与坚贞不屈。没有盼回亲人的华屋人,把烈士名字写在木牌上,逐一悬挂在树干的醒目位置。每年,他们都会自发来到后山,将松树当作烈士的英灵来祭奠。

    今年85岁的村民华崇祁子孙满堂。他为后代制定了一条家规:“传承红军血脉,报恩邻里乡亲”。

    17棵松树中有两棵是他的父亲华钦材和叔叔华钦梁栽种。

    “父亲连一张照片都没留下。小时候,母亲时常摸着我的头说,我和父亲长得很像。”华崇祁从小就问妈妈,爸爸去哪里了。妈妈只是回答:“你爸爸去参军了,去后山看看有你爸爸名字的那棵树,那是你爸种的,看到松树就看到了你爸爸。”

    华钦材离家出征一个月后,华崇祁才出生。在乡亲们的援助下,华崇祁被母亲独自抚养长大。

    数十年来,华屋形成了特有的乡规民约:新人结婚,要到后山祭拜英烈;每年清明,都要举行庄重而又简朴的祭祀活动;每年植树节,乡亲们都要到后山栽种松树;每年开学,村小都会组织全体师生到松树林上“开学第一课”,每逢少先队员入队、共青团员入团、党员入党,都要到“信念树”下举行宣誓仪式。

    2014年,黄沙村的居住条件和发展面貌有了极大变化。乡亲们在后山上建亭立碑,取名“烈士林”。当年,华崇祁搬进了新房。他来到后山,站在父亲种的松树前,向父亲汇报:“请您放心,我们家住上新房子了。”

    记者手记

    在华屋,站在17棵松树前,记者突然想到两个字:松魂。

    17位战士深知,参加革命就意味着牺牲,栽下松树,就是坚信:“青松常在,革命必胜!”即使牺牲,苍翠挺拔的青松也一定会替自己守护家园、荫泽后人。

    温萍是一名小学教师,是烈士温雪堂的孙女。小时候听烈士的故事,她觉得那些人很“傻”,为什么要牺牲自己。现在她明白了,革命已将先辈置于时代的浪尖,为革命献身,便是他们的铮铮誓言。

    江西兴国很多“娃娃兵”参加少共国际师。九死一生的老红军张方毅就是其中一员,谈到加入红军的动机。他说,没想别的,就是为了给劳苦百姓做点事,想为人民付出。他的革命动机很“沉”,也很“纯”。革命理想为人民,革命理想高于天!

    红军有坚定信念,苏区百姓同样如此。军民互相激励、互相帮助,将理想信念的丰碑越凿越坚。

    宁都有道菜叫“无盐汤”。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让当时苏区的食盐极度紧张。当地百姓为了支援红军作战,炒菜不放盐,把盐节省出来送给红军。喝无盐汤的传统也留到了今日。

    在瑞金武阳镇,百姓曾经将门板、床板、棺材木拆下来搭桥帮红军过河,也曾跳入水中用肩膀“筑桥”。这不仅是鱼水情深,更是共渡难关。

    在赣南革命老区的几天采访,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信仰的力量如巍峨的青松,屹立不倒,不屈不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长征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信念的胜利。”

    仰望华屋十七棵松,松魂,就是理想信念的坚守和传承。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王海涵 刘昶荣 王达 中国青年网记者 方瑞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9年06月17日 02 版

长征第一渡:送别亲人 不忘来时路
平凡守护让长征精神历久弥新
华屋十七棵松已成信念之树
在这里,我们感受到了信仰的力量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