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9年06月24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先秦人物传

义不食周粟

申赋渔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9年06月24日   07 版)

    伯夷和叔齐,是北方孤竹国的王子。伯夷是长子,叔齐是三子。孤竹国王“亚微”喜欢叔齐,想把王位传给他。老国王去世,叔齐认为依照礼仪,应该由大哥即位。伯夷说,父亲希望让你继承王位,我不能违背他的意愿。叔齐说什么也不肯即位,坚持要让给伯夷。为了逃脱王位,孤身一人离开了孤竹国。叔齐听到消息,心里很难过,也扔下王位,去追自己的哥哥。孤竹国的人只好立伯夷的二弟“亚凭”为王。

    这个孤竹国,在辽西郡卢龙县。商汤王灭了夏朝,分封古代帝王的后代和有功之臣。有个“墨台氏”,是神农氏的后代,汤王把他们分封到了北方,叫孤竹国。商汤王封他们在这里,一是护卫自己的北疆,另外也希望这里成为自己的一个根据地。所以自商朝建立,孤竹国就一直与王室通婚不绝。婚姻是大事,都要占卜,并把结果记载下来。至今还能看到从商都挖出的一些甲骨文上,写着“妇竹”“妻竹”“竹妾”等字样。

    伯夷逃国而去,叔齐也逃国去追赶。这一走一追,就是很多年。他乡相见,两人悲喜交集。彼此一看,头发都已经斑白,不禁抱头痛哭。

    原先是一人孤独流浪,现在是两人相依为命。茫茫大地,去哪里呢?商纣王残暴不仁,手下的贤臣,死的死,逃的逃,商国显然是不能去了。听说周国的西伯侯姬昌,是个仁爱之人,四方的贤才纷纷慕名而至,应该是个不错的养老之地。两个人一商量,去周国吧,于是一路往西。

    谁知道来到周国,姬昌已经死了,他的儿子姬发正领着大军,去与商纣王开战。伯夷、叔齐心忧如焚。他们视王位与富贵如粪土,念念不忘的是“仁义”二字。人无仁义,与禽兽何异?这个商纣王是残暴,可是你周王姬发发动战争,就不残暴吗?伯夷、叔齐反对一切的战争。所谓战争,无论有怎样的借口,无非是以暴易暴。受苦的是百姓,得利的只有帝王。只因为少数人把王位权力看得太重,天下才征战不息啊。

    两个人急匆匆赶过来,想拼死阻挡周武王。大军已发,如箭离弦,就他两个人,怎么可能阻止?更何况,即便大军没有出动,武王也不会听从他们。道不同,不相为谋。

    两个人叹息一番,只得离去。他们知道,武王这一去,不管结果如何,总之是要血流成河了。时隔不久,就听说纣王兵败,在鹿台自焚。周朝代替了商朝,天下成为周武王姬发的天下。

    武王是个重才之人,听人说伯夷、叔齐德才兼备,就让人来请他们出来做官。伯夷、叔齐一听,深受耻辱。他们拒绝说:“从前神农氏治理天下的时候,不以别人卑下来抬高自己,也不以遇到好时运来谋图私利。现在,你们靠高官厚禄收买人心,以武力保持威势,用攻伐追求利益,以乱政代替暴政,和你们周朝并存,就是污染我们的德行。”说完,他们收拾行装,又往西去,要找一个地方安安静静地躲起来。

    这一走又是七百里,忽然望见一座风光秀美的大山,问一问土著,叫首阳山。两个人都觉得这里好,就停下来,决定在山里隐居。

    伯夷、叔齐一直在外奔波,年事渐长,身体也衰弱了,耕田打猎都没有力气。本想找一个仁义之国安享晚年的,没想到天下之大,根本没有“仁义”存身之处,只得离世远避。可是隐居也要生活,怎么办?

    他们就到山上采集野菜。首阳山最多的是“薇”。薇对生着一片一片的细长叶子,开着白色、红色、紫色的花。花是一串串的,如长长的风铃。六月开花,七月结果,结的荚弯弯的,如女子的眉毛,又像月初的月亮,一个挨一个,悬挂在细藤上。等这荚长得熟了,变成了黑色,打开一看,里面几粒圆圆的小豆,这小豆也好吃。因为“薇”长得像豌豆,又叫“野豌豆”,也有人叫“大巢菜”。薇的叶子嫩嫩地长出来,一掐,放在嘴里慢慢嚼一嚼,甜甜的,还有一丝青涩。伯夷、叔齐就采薇为食。毕竟是野菜,吃得再多,还是饿。他们不以为苦,觉得这样活得自在。

    孤竹国君亚凭派了人,去中原打听伯夷与叔齐的音讯。他们没有找到伯夷与叔齐,只抄回来一首听到的歌:“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

    伯夷、叔齐已经死了,饿死在首阳山下。这是他们死之前作的一首歌。

    有人说,伯夷、叔齐采薇为生,本已经是极其饥饿了,遇到一个妇人跟他们说:“你们不是‘义不食周粟’的吗,这薇也是周朝的草木啊。”两个人于是连薇也不吃,就这么饿死了。伯夷、叔齐或许因为饥饿而死,但他们不会因为无知妇人的一句话绝食而亡。所谓‘不食周粟’,说的是不拿周朝的俸禄。

    孔子说,伯夷、叔齐“不降其志,不辱其身”是“求仁得仁”。司马迁在写《史记》时,把他们放在《列传》的第一篇,并且一反常态,传记很简略,一大半都是感慨议论。他说,天下人皆为争利而来,唯有他们是奔义而去,“举世混浊,清士乃见”。后人以为的盛世,对于伯夷、叔齐而言,与商朝相比也是相差无几,都是争权夺利的浊世。在浊世当中,要么同流合污,要么出走。

    伯夷、叔齐死了,孤竹国悄无声息地存在着。直到灭国的时候,才在史书上留下一点点痕迹。《国语》上记载,齐恒公“北伐山戎,刜令支、斩孤竹而南归”。伯夷、叔齐呢,人们景仰他们的风节,许多地方都建了他们的墓。其中一处,在渭源县首阳山的山湾里。两个墓都是两米高,紧紧相靠着,四周长满了青松翠柏。墓前立了一块碑,上面用楷书写着“有商逸民伯夷叔齐之墓”。书写碑文的,是清朝陕甘总督左宗棠。

    伯夷、叔齐弃王位如敝屣,视富贵如浮云。他们是完全独立的人,有着自由的心。古人把他们这样的人,称做“高士”“隐士”。屈原、陶渊明、苏东坡……代代有人用诗文来吟诵他们的高风亮节。身不能至,心向往之,然后,他们又成为后来人吟诵并神往的对象。人会孤独而死,而精神是可以接力的。

申赋渔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9年06月24日 07 版

气:气化万物、虚实合一
义不食周粟
《元史》与历史
“动手动脚找材料”是历史学科的根基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