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沉没在地平线下,苍穹被染成淡淡的紫色和蓝色。银色的月亮高悬,璀璨的星空浮现……在这样的美景中,在浩瀚的宇宙中,你看到了碳酸饮料的广告。
这是美国百事公司梦寐以求的场景。据美国科技新闻网站Futurism报道,百事俄罗斯分公司前不久推出了“轨道广告牌”计划,打算发射一组小型卫星,让自家的LOGO上天。
巨型广告位于距地面约400公里的位置,与国际空间站所处的高度大致相同。每天清晨和傍晚,无数片聚酯薄膜制成的“帆”在太阳光下熠熠生辉,组成一个闪烁的商标,那是百事旗下子品牌、主要面向年轻人的能量饮料Adrenaline Rush。
名为“创始火箭”的俄罗斯企业承揽了这项业务,并用氦气球成功进行了测试。不过,他们的努力到此为止了。今年4月,百事美国总公司的发言人否决了“饮料广告上天”的主意,称俄罗斯分公司和美国总部之间存在“沟通错误”,可能是因为“语言问题”。
短时间内,人们大概无法见到夜空中闪闪发光的巨型商标了,但这不至于挫伤食品饮料制造商进军宇宙的热情。毕竟,这些行业巨头的宣传品已经快把地球塞满了,下至几十米深的地下隧道,上至几千米高的飞机客舱,哪里都能见到它们的广告。
为了从各国太空竞赛中分一杯羹,以百事为代表的快消品牌已经运作了几十年。
大国宇宙争霸 商家搭车
美国《大西洋月刊》网站载文称,百事公司对用红蓝白三色装饰天空的痴迷并非一时兴起,最早可以追溯到近一个世纪前。20世纪20年代,人类刚开发出“空中文字”(Skywriting,即用飞机拉烟在天空中写写画画)这一技能,嗅觉敏锐的老板们就意识到这是“广告的未来”,大小品牌一拥而上,百事可乐尤其积极。
来自美国史密森尼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的数据显示,仅1940年一年,百事公司就在全美48个州(当时还没有夏威夷和阿拉斯加),以及墨西哥、加拿大、古巴和南美洲玩了2225次“空中文字”,成为飞行员们最忠诚的主顾之一。
二战后,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登场了。在超级大国太空争霸的高潮时期,每次航天发射都会吸引全世界的眼球,商家自然不会错过搭车的机会。《大西洋月刊》称,早在1966年,乘坐美国第一代“双子座”飞船的宇航员就喝上了橙味冲剂饮料“唐橙”。随着航天飞机在上世纪80年代实用化,大公司纷至沓来。
1984年,可口可乐公司要求NASA在航天飞机里装上他们的汽水。准备遨游太空的可乐不能用普通罐子盛放,配有特殊阀门的设计使其可以在失重状态下被饮用。由于味觉在太空中会变迟钝,为了让可乐在太空里更好喝,可口可乐公司调整了其引以为傲的秘密配方。据美国《纽约时报》报道,这一工程总共花了25万美元。
百事可乐不甘落后,迅速和NASA达成合作。根据该公司的说法,蓝色的宇宙版可乐罐耗资1400万美元设计制造。有人嘲讽,百事可乐吹嘘的“太空汽水罐”看起来像个带有标志的剃须膏瓶。
这些饮料罐在1985年随“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发射。作为官方机构,美国航空航天局不喜欢和商业活动沾边,但终究不想跟钱过不去。NASA强调,它认为汽水罐是一种“工程演示”,是对宇航员饮料容器的测试。各方皆大欢喜。
这只是如火如荼的“可乐战争”的插曲。两大饮料巨头的斗争如此激烈,以至于美国议员和白宫都要选边站队:可口可乐是民主党人的首选饮品,就像前总统卡特一样;他的继任者罗纳德·里根则是“百事党”。可乐连国会山都能进,宇宙又算得了什么?
“可乐战争”从厨房打上飞船
“挑战者”号升空10年后,“可乐战争2.0”打响。可口可乐于1996年在“奋进”号航天飞机里安装了一台定制版饮料机。百事可乐另辟蹊径,在美国老对手的帮助下走得更远:俄罗斯宇航员在“和平号”空间站外进行了一次太空行走,拿着一个1.2米的百事可乐复制品“凹造型”。
想象一下,你变身为一颗小小的地球卫星,以每小时2.8万公里的速度飘在太空里,性命全靠一根细细的缆绳维系——冒这么大的风险,只为打个广告!百事公司拒绝透露到底是怎样的“重赏”才催生了如此的“勇夫”,只透露酬金达到“七位数”。
百事可乐和俄罗斯有特殊的情缘。1959年,身处冷战的美苏两国比拼彼此的制度优越性,竭力展示自己的产品之新锐、人民生活之优渥。当年7月,刚刚与时任美国副总统尼克松进行完“厨房辩论”的赫鲁晓夫,从前者手中接过一杯百事可乐;百事公司的代表把这杯饮料塞给尼克松,让他撺掇苏联领导人喝一口。
一张著名的照片由此诞生。“这是最棒的广告。”《大西洋月刊》如是说。借此东风,百事公司成功打入苏联市场,于20世纪70年代在当地设立了灌装厂。此后,百事可乐一直在俄罗斯大地上纵横驰骋。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航天部门放下身段,多次帮外国食品公司造势。《大西洋月刊》称,近年来,俄罗斯宇航员在太空里为肯德基、必胜客和一家以色列牛奶品牌拍过广告。“无论你在哪里,都有必胜客披萨。”必胜客公司发言人曾骄傲地对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表示。
其他国家的企业群起效仿。2005年,日本日清食品在国际空间站里拍摄了一段方便面广告。另据美国科技媒体Verge报道,2014年,日本饮料制造商大冢打算把一罐自家生产的能量饮料送上月球。随着各国的太空活动日趋活跃,这个名单越来越长。
让广告上天 企业可以靠自己
热热闹闹的“太空广告大战”背后是令人尴尬的事实——碳酸饮料不太适合太空。如果没有引力,饮料里的气泡就无法上升到顶部然后爆开,而是会懒洋洋地漂浮在那里。在地球上喝可乐时,重力会将液体留下,气体会升起来,并以打嗝的形式逃离我们的身体。而在微重力环境如国际空间站、载人飞船和航天飞机上,喝可乐将导致宇航员没完没了地打嗝,就像加拿大宇航员克里斯·哈德菲尔德所言,“把喝下的东西吐回嘴里”。
不过,这阻挡不了宇航员们将碳酸饮料带到地球以外。事实上,就算饮料巨头们不大费周章,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也会出现在太空中,因为宇航员有权携带少量私人物品。尽管如此,NASA还是拒绝将可乐列入正式配给名单,据称这主要是出于安全考虑。“结果好坏参半。”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如此形容1985年进行的一场测试。《芝加哥论坛报》称,在1996年的太空旅行中,可乐从专用的零重力储存袋中逃逸出来,给宇航员制造了不少麻烦。
未来,食品饮料企业可能不再需要宇航员帮忙,因为他们即将拥有自己的卫星,就像百事俄罗斯分公司最近谋划的那样。技术的进步让卫星从高精尖产品变成了大路货。
商人们也不再依赖政府。商业化太空产业在过去10年间蓬勃发展,只要有钱,谁都可以发射火箭。去年2月,埃隆·马斯克用SpaceX的火箭将一辆特斯拉跑车送入太空。为了给东京奥运会造势,日本奥委会近日宣布,打算让动漫《机动战士高达》的角色模型“飞出大气层”。
《大西洋月刊》刊文指出,这些行为肯定会激怒一部分人,特别是天文学家和科研人员。他们认为,地球周围的太空垃圾已经够多了,珍贵的轨道空间不敷使用,为多少有些滑稽的理由往宇宙里“扔垃圾”,令人忍无可忍。
自从“空中文字”被发明,这种无聊的把戏一直存在,《纽约时报》称之为“故意破坏”。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天体生物学中心主任迦勒·沙尔夫在《科学美国人》杂志上写道:“大多数人不会想在北极熊身上安个闪烁不停的广告牌,或者把公司的口号印上珠穆朗玛峰。”
太空广告的支持者反驳说,这类商业活动的负面影响不会很严重。和大多数围绕地球飞行的人造物体一样,它们升空不久就会在引力作用下落入大气层烧毁,有些太空广告牌的寿命可能只有两三个月。换言之,即使真能“上天”,百事公司的广告也会遭遇类似命运。
不管怎样,20世纪80年代升空的可乐罐保存了下来,现在还好好地躺在博物馆里,供成千上万游客参观。有鉴于此,食品饮料企业会有足够的动力,继续让广告上天。
综合编译 袁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