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0多亿立方米,是青海省每年向下游输出的水量。
作为长江、黄河、澜沧江等大江大河的发源地,青海省被喻为“中华水塔”,三江源的生态保护不仅事关青海省,也直接关乎三江流域的20个省份,以及缅甸等东南亚5国的可持续发展。
近日,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跟随“中华环保世纪行”采访团队深入青海省,探寻三江源的保护措施。
2008年,青海省提出“生态立省”战略,并明确:绝不能靠牺牲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来换取经济增长,一定要保护好“中华水塔”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定要建设好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绿色家园。
在青海省7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35万平方公里是自然保护区。在“生态立省”的指挥棒下,三江源地区及青海省8个省级农产品主产区所属县(市、区)和20个重点生态功能区所属县均取消了GDP考核。
青海省生态环境厅水生态环境处处长李旭东说,要想富,先修路,但在生态脆弱地区不能修路,如何解决禁止开发区以及待开发区百姓的生产生活问题,是青海多年来不断探索的问题。
生态移民成为路径之一。李旭东说,近年来,青海省投入大量资金,将生态搬迁和教育扶贫相结合,通过改善牧民子女的教育条件和环境,引导牧民搬出保护区,完成生活方式的转变。
为了让牧民们的生活有保障,政府在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聘一些原住民为生态管护员,让他们参与生态管护,每个月定期发放生态补偿金。
“这给青海提出了很高的财政要求。”李旭东说,目前青海省内建立了生态补偿机制,比如湟水河沿岸进行地区与地区之间的补偿,从市级层面、县级层面,通过市财政、县财政进行协调。
建立国家公园是生态立省的另一个尝试。2016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拉开了我国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实践探索的序幕。
三江源国家公园是我国第一个国家公园,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公园。在总面积12.31万平方公里的试点区域上,治多、曲麻莱、玛多、杂多四县和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管辖区域共12个乡镇、53个行政村包含在内。
经过3年多的试点,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机制正在逐步完善。2018年,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率先构建了“1+5”规划体系,在国家公布《三江源国家公园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统筹谋划生态保护、管理、社区发展与基础设施、生态体验和环境教育、产业发展和特许经营等5个专项规划。
为实现山水林草湖组织化管护、网格化巡查,三江源国家公园内探索形成“一户一岗”生态管护公益岗位。据统计,2018年,青海省持证上岗生态管护员达1.7万余名,年内发放补助资金3亿多元,户均年收入增加两万多元。
杂多县是试点的三江源国家公园核心区域之一,基本实现了“一户一岗”的生态管护员设置,通过生态补偿等方式,让全民加入生态保护工作。
与此同时,青海省人大立足青海生态脆弱这一实际,以法律法规为依据,不断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青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三江源国家公园条例(试行)》,从生态保护、功能分区、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四方面的制度设计上进行规范。青海省人大常委会还将三江源地区作为重点监督地区。
改善青海人民家门口的水质,也是水生态保护的重要内容。
包呼图山的雪水汇成湟水河,从西宁市穿城而过。作为青海人的母亲河,湟水河承担了青海省60%的人口用水。狭长的河湟谷地集中了青海近52%的耕地和70%以上的工矿企业。但同时这也导致湟水河大面积污染,湟水河沿岸一度臭气熏天,市民难以靠近。
改变从2009年开始,青海省决定下大力气整治湟水河及沿岸生态,首先便将湟水河流域作为污染防治的重头戏。治理的第一步就是截污纳管,当地用一年时间在西宁市整治了730个生活污水排污口,将污水收集到污水处理厂后再排放。
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县塘川河是湟水河的一级支流,多年前,这里生活污水和企业污水大肆排放,河岸周边遍布养殖产业。2017年,中央环保督察组将该区域的32家畜禽规模养殖场污染问题列出,并要求整改。如今,塘川河周边400米范围内全部划定为禁养区,32家畜禽养殖场全部搬离至山上远离水源的地方,塘川河水质有了很大改善。
2018年,国家发改委和中科院组织的第三方综合评估情况显示:三江源区生态系统退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区生态环境状况持续好转,生态安全屏障进一步筑牢。
但困难仍然摆在眼前。由于青海自身财力薄弱,三江源国家公园地处4200米以上的高原,生态环境极其脆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园区涉及的四县均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世居的12.8万牧民生产生活依赖于传统畜牧业和生态补偿,环境保护和扶贫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