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群山环绕的学校中感觉自己好渺小,仿佛用尽了所有力气也只能发出那么一点微弱的光芒,就像萤火虫忽闪忽闪。”7月14日,江苏科技大学第五届研究生支教团8名成员——团长刘毅鹏,广西分团团长朱大林,成员叶飞、徐彤、李路路、徐青青、王宇航、朱泽星相继从支教地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萃英学校和广西平果县第二小学返回。聚首交流“智志双扶”支教历程,团员们感慨,“一年很短,支教很平凡,这期间的点点滴滴,体味到了奋斗的青春最美丽。唯有在奉献中青春才能熠熠闪光。”
让每个本该有梦的孩子,继续坚持他们的梦
支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有点遥远。放弃繁华的都市,离开温暖的襁褓,忍受异乡的孤独,种种困难似乎都阻碍每一颗想要去奉献的心。2018年8月,当刘毅鹏和团员们真正亲近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这块土地,第一次距离家乡1600公里,真正见到萃英学校的孩子们,“才懂得付出的激情还有执着,对于我们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同期出发的还有广西分团朱大林和3名团员,他们去往的平果县第二小学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平果县,一个地处祖国大西南边陲的贫困县。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这是刘毅鹏、朱大林从第20届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队长培训班领回的艰巨任务。经过3个月的教师上岗培训,第五届研支团成员很快适应角色转换,把培训学到的教师语言艺术、备课与说课、微格强化训练、三笔字等技巧迅速运用到实践中,站上了讲台第一线,缓解了支教学校部分学科教师岗位紧缺局面。
内蒙古分团刘毅鹏负责九年级5个班信息课教学工作兼任党政办干事,叶飞负责七年级一、二班,八年级四、五班历史课教学工作,李路路负责七年级6个班政治课教学工作,徐彤负责五年级四班语文课教学工作兼任五年级四班班主任(后期调整为五年级4个班科学课教学工作兼任五年级二班班主任)。广西分团朱大林负责四年级5个班体育课教学工作,徐青青负责一年级七班9门课程教学工作兼任一年级七班班主任,朱泽星负责一、三、四年级5个班体育课教学工作,王宇航负责一年级八班9门课程教学工作兼任一年级八班班主任。研支团8人始终不忘教学之本,不断摸索学生喜爱的教学方式,定期评价反思教学行为,竭尽所能地推动学校教育质量的发展,致力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
第一次上课,刘毅鹏发现支教地学生绝大多数没有任何计算机知识储备,甚至有些同学在此之前没有接触过计算机。他从如何正确开机、关机开始,由浅入深,一步步将知识教授给学生。在2019年赤峰市中考“信实考试”信息技术考试中,萃英学校取得优异成绩,平均得分率达到84%,满分率达到24%,较前几年有很大进步。
朱大林和团员在平果县第二小学、榜圩镇中心小学、吉祥小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积极开展了江苏科技大学深蓝讲坛,以“扣好人生第一颗扣子”为第一课,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青春自护安全教育》《传统诗词文化学习》《从大国崛起到树立远大理想》《蚕桑文化科普》《学会感恩》等系列德育活动。
王宇航坚持上课前一晚备课;叶飞为了丰富教学,给学生买了他们能看的历史书籍,任其自由阅读,提升对历史的兴趣和学习的能力;李路路在七年级政治教学中,结合培训技巧创新教学思路,运用开展辩论会、做游戏等方式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徐青青对父母大多时间外出打工的学生多问候、多谈心、多发上课视频给家长。
朱大林介绍,“孩子们最缺乏的是陪伴,需要一个陪伴他们挣脱束缚、打开眼睛看世界的人;需要一个陪伴他们成长、倾听烦恼的人;需要一个亦师亦友、不论是学习还是生活都能够陪伴克服困难的人。如何做好陪伴教育,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树立今后生活的奋斗目标,是我们长期努力的方向。”
萃英学校是一所寄宿制学校,很多学生从小学开始就在校寄宿。徐彤每天从早到晚都陪着她的40多名学生,不光要抓学生的成绩,还要关心他们的衣食住行。“我们班一名学生,在给低年级学生分饭菜时,把饭菜都分给了别人,自己几乎没剩什么吃的,只因为我告诉过他要照顾好低年级学生。我真后悔当时没多说一句,让他自己也要吃饱。”
支教是一项爱心接力的事业,在不知不觉中,爱的种子已经生根发芽。支教即将结束时,不论是孩子还是当地老师,都表现出浓浓的不舍之情。“本来我不想哭,但是放学的时候那孩子突然抱着我的腿问可不可以不要走,我就再也憋不住了。”王宇航在最后一次放学后,久久不能释怀。
离开前,刘毅鹏在支教日记中写下一句心声:通过我和所有人的爱,去让每个本该有梦的孩子,继续坚持他们的梦。
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生难忘的事情
在一年支教时光开展力所能及的志愿扶贫活动,画好“扶贫+扶智+扶志”的同心圆,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生难忘的事情,是研支团8位成员的坚定信念。
一年来,他们智志双扶助力脱贫攻坚:扶志,扶思想、扶观念、扶信心,帮助贫困群众树立起摆脱困境的斗志和勇气;扶智,扶知识、扶技术、扶思路,帮助和指导贫困群众提升脱贫致富的综合素质。
内蒙古分团为进一步提升九年级一批家庭贫困、品学兼优学生的学习成绩、综合素质,激发他们向上奋斗的精气神,主动向萃英学校申请,于2018年10月27日成立首期脱贫攻坚夜校。夜校时间在每晚20时50分至21时40分。当夜幕降临,整个萃英都安静下来,成员们依旧坚守岗位,给学生上扶志课、开展主题团课、解决疑难问题、进行心理疏导……下课后,他们打着手电,送学生回宿舍,风雪无阻。
广西分团服务地平果县位于广西西南部。近年来,平果县在扶贫开发中紧紧抓住国家“东桑西移”产业调整机遇,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蚕桑产业,蚕桑产业已经成为平果县农民脱贫致富一大特色产业。但是蚕桑优良品种缺乏、养蚕技术落后和蚕农文化水平低等因素一直制约平果县蚕桑产业的发展。广西分团联系母校蚕研所,科技支农、精准扶贫,为当地送去优质蚕种、农药与先进种养技术,亩产增收35%有余,全县新种桑园两万亩。当地蚕农试养研支团带去的“华康2号”新品种家蚕,多数农户从4000元/亩的收入提高到8000元/亩,收入实现翻番。引进的江苏鑫源集团分厂年产白丝500多吨,并以技术入股劳务用工等方式覆盖贫困户3000家以上。
研支团针对当地社情民情,开展并参与蚕桑科技支农、“农村扶贫济困”、助学金捐赠、爱眼护眼、“暖冬行动”、一千零一个心愿活动,以及成立脱贫攻坚夜校、深入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助力脱贫攻坚战等行动,获人民网、中国青年网等报道70余篇次。
在祖国需要的地方发挥光和热
2018下半年,内蒙古分团叶飞写的随笔“让平凡成为信仰,时光很匆忙”在中国青年网发布,受到老师同学的一致好评。叶飞自己寻找素材,为学生上扶志课,致力于帮他们树立远大理想,找到自己的目标和抱负。扶志课上完的日子里,学生的自觉性和学习态度有了明显改善,“是我本年度做的最成功的事情。” 在克什克腾旗,叶飞深深感到祖国赋予自己的强大使命,那就是“在基层,在祖国需要的地方,发挥光和热”。
支教一年,自教一身。朱大林说,只有来到支教地,才会知道面临的挑战是什么;只有来到基层,才知道身上的责任有多重;只有现实和理想发生了碰撞,才知道自己最需要成长的是什么。这一年,朱大林遇到了许多未曾想象到的挑战,面临困难咬紧牙关攻坚克难,把理想和爱投入到现实工作中,学会了微信公众号的熟练运营,实现了单反从零到熟练使用的突破,学会了如何管理一个团队,带领大家团结奋进。“奋斗的青春最美丽。未来,我将继续奔跑,在服务中实现人生价值,在新时代的建设中贡献青春力量”。
有很多人问过王宇航“为什么来支教?”他每次的回答都是“为了实现梦想”:医生救人,教师救心,教师引领的是这个民族的未来,只要能从事教师这个行业便是一种伟大。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平果县第二小学,朱宇航他们每周19节课,还要面临平均每周顶课两节,同时参与2018年预脱贫、“三创工作”等,经常晚上加班、周末加班。朱宇航很坦然,“这一年知道了高效的重要性,高效的前提便是平常心”。
内蒙古分团的李路路最难忘克什克腾旗纯真可爱的244位学生。徐彤“很珍惜很感恩生命里有这样的一年留在了内蒙古。支教的一年让我一直在思考,不断去刺激自己要储存好饱满的激情坚持下去”。
广西分团徐青青蓦然回首,“凌晨祥和的景色深深印在脑海里,孩子们的朝气与童真永远鼓舞着我奋力前进,汗水与泪水都有了惊艳的味道。一年很短,却体味到了奋斗的青春最美丽。”朱泽星一年的支教路走完,有酸甜苦辣,更有成长和感悟。“无论何时何地回想起,我都坚信自己始终会选择这条路,因为想要肩负使命,到祖国需要的地方,播撒下知识和希望”。
作为研支团团长,刘毅鹏今年9月将重返母校读研。他说,作为一名学生,自己依旧会坚持“做好本职工作”,在做好科研的同时继续投身所热爱的学生工作和志愿服务工作中,为将来走向更高的平台打下坚实基础。
如今,第六届研支团8名学生已整装待发,为支教接力做好了准备。他们会继续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者精神,在实践中锻炼提高,在服务中实现价值,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身难忘的事情,让青春在奉献中熠熠闪光!
通讯员 谢凌燕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李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