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9年07月29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成长书橱

三代科学人成功基因的同与异

堵力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9年07月29日   07 版)

    顔宁

    施一公

    王晓东 赵永新/摄

    有多少孩子的第一个理想是做科学家,而最终成为科学家的人为什么那么少?大科学家在高智商外,有什么共同的禀赋?有什么时代特征?现在的孩子智商多比父母要高,如何不浪费他们的天赋,给他们恰到好处的培养,也能出人头地为国家甚至人类作贡献呢?

    《三代科学人》一书,或许能告诉你一些答案。

    书中讲述了新中国成立至今的21位科学家的故事,包括:钱学森、师昌绪、吴良镛、闵恩泽、朱光亚、屠呦呦、徐凤翔等7位科学前辈,邓兴旺、王晓东、俞德超、王印祥、施一公、朱健康等6位中年俊杰,以及张宏、李文辉、隋建华、邵峰、罗敏敏、颜宁、刘颖、许晨阳等8位后起之秀。

    这里面大多数科学家都声名显赫,写他们的文章也是车载斗量——这本书为何值得一读呢?

    用给本书作序的中国科协名誉主席韩启德先生的话来说,是“真实的力量”。

    赵永新是《人民日报》资深科技记者,同样写大科学家钱学森,他不仅采访了钱老的助手和儿子,还访问了王永志院士、孙家栋院士等航天大家,不仅让人可以一窥顶尖帅才是怎样被钱学森培养出来的奥妙,更能从大人物的小故事中品味到师生传承的人情之美。朱光亚的文章则是采访了中国工程院原院长徐匡迪院士和原副院长杜祥琬院士。从管理者角度,杜祥琬回忆了朱光亚的一句话,“院士”不是职务,也不是职称,只是一种荣誉称号,不能作为一种称谓使用——这其中针砭当下世风的深意,不言自明。

    不可否认,第一代科学人的最大共同点,是无我、忘我,强调集体力量。而他们的奋斗动力,恐怕就是爱国。从年龄上讲,他们生于鸦片战争后的中国,从很小就立志救民于水火。作者选取的好几位都是上了美国司法部的黑名单,被限制回国,后来经过周恩来总理的外交争取,最终登上克利夫兰号回到祖国的。既享受了美国的先进科技与高水平的教育,也体验到其强权与霸道的一面,这些科学家心中都憋着一股劲儿,要在一穷二白的中国做改天换地的工作。

    钱学森在美国20年,没买房没入籍。对国外的态度是,“我们的条件不如他们,但我们做的事情可以超过他们。国外总体上比我们好,但不是完美的。比我们好的我们学,不好的我们就不学。”当年苏联专家事事指挥我们,“钱老就很不满意,怎么能全让他们指挥?他们是客人,是来给我们参谋的”。

    他要求后辈们不怕困难不迷信洋人。航天属于新兴尖端科学,可参考的资料少,钱学森就对年轻人说,“航天问题不外乎数学物理化学等专业问题,哪一方面的问题不太清楚就去找书、找资料学习”。

    这些对今天立志成为科学家的学生们——如何选课、如何留学、如何补齐中国科技短板、如何做人生的超越——依然有借鉴意义。

    赵永新热爱摄影,书中部分展示了他为这些大科学家留下的充满生活气息的影像。晚年的他们穿着朴素随意,需求很少,无非事业与天伦。作者就是要捕捉并不普通的老人的普通人神态和普通老人不普通的瞬间,从中探究人生的滋味。

    比如,大名鼎鼎的院士一定日理万机,怎么都能活过九十一百呢?此书有揭秘。其实,他们也疾病缠身,闵恩泽不到40岁就摘掉了两片肺叶,师昌绪又是高血压又是哮喘,吴良镛在10多年前心梗过。但,师昌绪90岁还要组团攻克碳纤维,说:“如果碳纤维搞不上去,拖了国防的后腿,我死不瞑目!”闵恩泽也是退而不休,继续探寻石化创新之路,还为此写了打油诗:“好似吃麻辣烫,又辣又爱,坚持下去,终获成果!”他们解出了科研路上的难题,顺道将人身体的规律与奥秘也探究清楚了。

    第一代科学人怀揣国仇家恨,动力是后代科学人无法、也不愿复制的。本书选取的第二代科学人切中了富起来的中国人社会之痛点,即,攻克癌症的急先锋。

    而他们的表现形式,都是离开体制自力更生,走一条创业之路。

    俞德超2006年在美国发明了全球首个抗肿瘤病毒类创新药物“安柯瑞”,开利用病毒治疗肿瘤之先河,全球生物制药界为之震动。他却在这一年回国创业,他说,在美国天天和新药打交道,心里常想:这个药美国有了,中国还没有;这个新药美国患者买得起,但大多数中国患者还掏不出这么多钱……41岁就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的王晓东也是,“晚期肺癌的生存期一般不超过3个月,澳大利亚的一位患者吃我们的药已经一年零两个月了,现在还活得好好的。”2011年初,他和合作者筹资3200万美元,归国联手创办了百济神州。在美国耶鲁大学做博士后的王印祥回国在北京租了30平方米的实验室,领导了一支有理想的“杂牌军”欲与跨国药企高大上的研制团队试比高。

    “生于斯长于斯,歌哭于斯”的第二代科学人也与第一代一样,有着和故土无法割舍的血脉联系,也有强烈的改变冲动,所谓“在朝美政,在野美俗”。王晓东致力于科研体制的探索,给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营造出一种宽松的科研清风。而“一身三院士”的施一公致力于将年轻人培养成为未来的科学领袖,辞去清华大学副校长职务,全力以赴与合作者一同创办西湖大学。

    第三代科学人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成长起来的,相比之下,他们的成功是基于爱与兴趣。大名鼎鼎的学霸颜宁,在作者笔下是个“不像”科学家的科学家,爱美、随性,喜欢和学生玩三国杀;80后许晨阳心中的数学是:“这里没有等级高下,没有阶层之分,在对未知的探索前人人平等,每个人都拥有绝对的自由。每一个数学家愿意孜孜不倦地研究数学的最主要动力不是别的,是我们享受那种日复一日,能够从现实生活中超越出来,去聆听和发现世界运行规律的时刻。”而刘颖,在发现细胞规律的同时,更是一个热爱马拉松的长跑选手。

    让人不得不感慨,多彩的时代,诞生了多彩的科学强人。

    正如韩启德评价的:特殊的工作性质,决定了科学家是一个相对独特的群体。不管是探究未知的知识黑洞还是求解重大的技术难题,不管是从事新药研发还是选育作物新品种,都面临局外人难以想象的重重挑战。这既需要虽九死其尤未悔的勇气和毅力,更需要“爱吾师更爱真理”的认知和追求。

    科学家面对的现实,不是无菌环境,面对问题叠着的问题,能最终成功,除了上天赐予的机遇与基因,更多的是这个人的投入状态。《三代科学人》这本书能让想当科学家的年轻人,感受到一种强烈的使命与动力,以及修炼的途径。

    “不盲从、不唯书、不唯上、不汲汲于名利,以独立思考、理性质疑、求真求实为要旨的科学精神,理应成为全体科研人员主动遵从、努力躬行的职业操守。当前,我国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日益繁盛、科技创新与社会发展和公众生活关系日益紧密,科技界既存在一些久治不愈的沉疴,也面临一些始料不及的新挑战,倡导、弘扬科学精神就更显其重要。”韩启德说。

    科学,更与自然规律相通。没有克服没有抗争,又如何成长呢?

堵力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9年07月29日 07 版

施蕴渝院士:追求理想没有性别之分
三代科学人成功基因的同与异
大学生抑郁症发病率逐年攀升 大一和大三高发
中小学生暑期参加篮球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