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计算机一定要自主可控,要满腔热情地使用国产芯片!”在近日举行的2019中国计算机学会自主可控计算机大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陈国良给出这一观点。他以科研团队实际应用为例说,“我们用的就是国产元器件,我们做的东西也都是直接服务于国民经济主战场。”
当天,陈国良以《为推广国产并行机应用服务 替振兴民族计算机产业践行》为题作了报告。上世纪90年代,陈国良带领科研团队开展了高性能计算及其应用的研究,率先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还开发了自主版权的国产曙光并行机“用户开发环境”商用软件。
回忆起国产并行机“曙光”在淮河流域防洪防污的应用时,他说:“在淮河上游,该并行机做到了在不同地点的水库、不同的时间,放不同的流量,目标函数就是错开洪峰,使淮河的主河道能够承受洪水的压力。在汛期选择防洪调度,枯水期选择防污调度,在丰年的时候就想着优化灌溉。”借助在气象、水利、桥梁、油田几大领域的应用案例,陈国良提出了自主可控发展需求和目标。
中电太极(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科专项总师杨军当天则提到“办公应用”的自主可控问题——办公是自主可控使用面、应用范围最广的一个领域,其技术难度不是最大的,但使用范围和影响力却是最大的。
“因此,可以将自主可控与人工智能技术结合起来,做出更具亮点的办公产品。”杨军说。
上海兆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罗勇在梳理兆芯的芯片研发历程后,对自主可控的未来提出了更大的期待:“我们一定要对标主流的生态,一定要兼容国际,因为终有一天,我们中国人自主研发的CPU是要走出去的!”
此次会议由中国计算机学会主办,中国计算机学会抗恶劣环境计算机专委会承办,来自34家单位的专家在会上作了主题、专题报告,37家单位参加展览,近千位代表参加会议。值得一提的是,会上还集中展示了37家单位在自主可控计算机领域取得的最新成果。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邱晨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