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9年08月13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为地球穿“绣花针”的男人

龚阿媛(四川大学)高歌(天津外国语大学)刘绅(新疆大学)王成浩(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9年08月13日   05 版)

    活动大合影。李占军/摄

    大学生记者走进页岩气勘探现场。黄勇/摄

    大学生记者与当地村民交流。黄勇/摄

    4481米,这是焦页42-4平台的钻井深度,也是潘金国手中的“针”走过最艰难的长度。

    潘金国是射孔专家,他所擅长的射孔,是页岩气开采中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只有射孔成功,页岩气喷薄而出的通道才能打开。

    这个工作比绣花更加细腻,他经历过因为一个螺丝造成的失败,也见证过因为一个电路的改良成功率的提高。这些如“绣花”般的心境,考验也锻炼了这群工地上的大老爷们儿。

    他们手中的“针”更是坚硬无比,他们戳破了页岩气技术的窗户纸,打开了国产技术自主的道路;也戳破了岩层,找到了深埋在大山中的页岩气,打通了将它们从大山运往城市的通道。

    页岩气是天然气的一种,与常规天然气不同,它是一种新型的绿色清洁能源。页岩气的用途非常广泛,既能让城市发光发热,也能日常陪伴每一个家庭。相比其他国家,中国页岩气开采面临更复杂的地质条件和诸多技术壁垒。

    2014年7月底,在重庆涪陵被命名为焦页42号的页岩气开发水平井平台上,潘金国带领着团队正在与外国团队进行一场紧张的较量。然而射孔枪深入到3000米的井下之后,竟然发生了两次哑火的情况。每一次失败,都代表着70个小时以上的工期延误,直接经济损失达200万元。

    为了争取最后一次证明自己的机会,他们不得不把一口井送给对方,打破了双方同时拥有两口井的持平局面。对方拥有三口井,潘金国和团队只能死死抓住焦页42-4井这个唯一的救命稻草。一旦失败,国产技术将被封存,甲方会选择国外技术来减少损失。

    “如果这块阵地守不好,国产技术就宣判死刑吧!”领导的话更是加重了团队的压力,潘金国作为技术专家,内心也格外煎熬,拼着一股劲儿制定了后续的施工方案,他们连续熬夜加班,在失败中找问题,解决问题。

    功夫不负有心人,比赛当天,潘金国和团队用一口井的成功守住了这块阵地,赢得了甲方的信任和对手的尊重,也向全世界证明了这个领域国产技术的成功。

    看似只是一口井的成功,却对页岩气的低成本开发影响巨大。国产技术经住了考验,从此他们的产品国内市场占比逐年升高,从2013年的7%到14%、60%。 2015年以后,外国供货商基本退出了国内市场,到2017年实现了100%的市场份额。页岩气射孔的施工费用也从之前的每段54万元降到13万元,射孔环节的重要零部件桥塞也实现了国产化,从当初的购买成本需要20万元一个,降到1700元一个,实现了页岩气的高效低成本开发。

    这在2013年之前,是潘金国他们怎么也想不到的。早年美国在页岩气领域属于绝对垄断,页岩气开发需要的桥塞和射孔等装置,美国均不对外出售,连点火和控制等技术也被封锁。历经许多坎坷,潘金国和团队走得磕磕绊绊,成功与失败好像总是随机降临。直到2013年9月底到10月初,他们成功试验了第一口井。而在当年11月的试验中,两口井却只成功了一个,这如同一盆冷水浇醒了潘金国,一次成功并不代表技术的成熟。他没有让失望的情绪影响工作的进程,通过连续3个多月的打捞分析,终于发现问题是出现在一个小小的细节上。他们使用的一个国产电子设备在井内高温下融化了,一个小零件的失误导致整个项目的失败。

    潘金国在失败后总结道:细节决定成败。注重每一个细节,潘金国和他的团队继续在不断的成功与失败中艰难前行,而最终焦页42平台这场比赛的胜利让一切都变得有意义。

    射孔是页岩气开发中极其重要的一个阶段,页岩气最终要从射出的孔中运输出来。虽然射孔技术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技术, 2014年年底的这场成功让潘金国和团队不再满足仅仅是跟随国外的脚步了。他们时刻都绞尽脑汁想着如何完善和改良这项技术,这些年,他们从“1”走到了“11”。所谓“1”,是早期的射孔技术一枪只能射一个孔,从射孔装备到将设备放入地下,完成射孔,再将射孔装备从地底取出,前前后后至少需要五六个小时。而如今,一枪可以打11个孔,节约了人力和时间成本。

    时间越短,隐形成本就越低。我国页岩气年产能超过了100亿立方米,成为与美国、加拿大鼎足而立的页岩气生产大国。从进口到国产,从一孔到多孔,从跟随追赶到超越,不断提高效率、将页岩气开发的成本降低,将页岩气送到了千千万万的寻常百姓家中。

    能够见证一次成功的创新是一个石油人的幸运,但更多的时间,他们做的往往只是不断地完善与巩固。

    很多人不理解,潘金国1989年从武汉大学应用物理系毕业后,本可以去深圳、广州,有更好的工作环境。他却选择进入中石化射孔作业部工作,时常待在深山里或是其他人烟稀少的地方。从选择研发射孔技术到现在,整整30年了。

    说到无奈,潘金国也不是没有。在日常工作中,他有时会想,自己作为那个年代大学毕业的高材生,现在每天好像都干着相同的事情,看不到什么进展。后来他想明白了,“哪有那么多创新,在基础的事情中,善于发现一些不一样。一个点的提高,可能都是工业技术的大革命。这一个点也许是管理的提高,也许是方法的提高,也许是环境的问题,把它分析出来,我们就又前进了一个点。”

    如今潘金国和他的团队已经能达到96.4%的成功率,但他们还希望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前进。

龚阿媛(四川大学)高歌(天津外国语大学)刘绅(新疆大学)王成浩(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9年08月13日 05 版

为地球穿“绣花针”的男人
“涪气”群像:千家万户的美好生活有他们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