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初,我发了一条带上公司坐标的朋友圈:祝贺自己成功解锁工作第五年。
发后一小时里,那条朋友圈内容下出现四五排点赞头像。而评论区则显得更真实,因为都是毫不客气“说大实话”的。比如——“你为什么能在同一个公司待四年?这也太久了!”“如果被绑架了请你眨眨眼!正常90后怎么可能开开心心上班?”“我每天都在煎熬,完全不想让破单位名字占用我宝贵的朋友圈席位!”
讲真,我周围大部分同龄人都会觉得,我在这家公司的坚持,我在职场依然奋进的状态,堪称奇迹。
作为一个背井离乡上千公里的“沪漂”,独自生活打拼4年下来,我最大的感想是:放弃可以有很多种理由,但坚持只有一个方向。
硕士毕业后,我如愿进入上海一家效益不错的互联网创业公司上班。这家公司的年龄比我职场年龄“年长”不了几岁,但发展势头很猛,在短短几年间就获得了很不错的江湖地位。
在这家公司,我经历了第一年的“初恋新鲜期”、第二年的“迷茫困惑期”、第三年的“暴躁怀疑期”,挺到第四年,我反而找到了一种内心踏实的平衡感,这种“平衡”又如燃料一般,继续支撑我愉快开启第五年。
看起来我此刻云淡风轻,但说实话,我“被生活狂甩耳光”的日子不比任何人少,甚至可以说,我遭遇的很多事情,在其他人眼里分分钟都是“拍桌子走人”的理由。
比如,这家公司并没有很优厚的薪水,每个月付完房租剩下的钱都不够买两件好看的衣服,每天加的班比我朋友正常上班的时间还长。可是,在我眼中,其他一些所谓高收入或者舒适稳定的工作,更像是“温水煮青蛙”,干1年和干10年并没有本质区别。而叫嚣着坚决不想“囿于日夜、厨房和爱”的我,希望能在一个看起来很艰苦的环境中,尽量让成长的刻度爬上一个更高的数值。
野心大了,那么未来一切注定会很难。
很重要的一点是,往往那些看起来奔跑速度超快的创业公司,对职场新人通常不会太“友善”。没人有耐心等你摆脱稚嫩学生气,更没人有闲心手把手教你适应高难度项目,所以我根本没机会拥有一颗“玻璃心”,几乎每天都感到是被无情“推”出去的,你行就上,不行就回家,后面能接替你的人还排着队呢!
上司永远只看结果,没心情听我们讲故事,分享“无能的细节”。我这个不善言辞的人,经常被抓去跑到另一个城市,乃至另一个国家,独立统筹操办一个落地项目。最开始的时候,我试图寻求部门其他同事的协助,善良可亲的好人是少数,更多是“雨我无瓜”(即,与我无关)的冷漠路人。当我和上司坦言孤军奋战搞不定,他人也不愿施以援手的困境,只能换来上司的反问:“难道这不是你上班的意义吗?如果每件事都能坐着搞定,公司为什么还要养你?”
最近一次令我印象很深的“崩溃”经历是,去年春节前,部门上司让我们集体筹备送给客户的新春礼物。以往这种事情都是交给供应商一手操办的,但上司觉得既然我们部门年轻人多,有趣点子也多,发动年轻人的力量或许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上司的初衷看起来很美丽,但实现起来真的是恐怖如地狱。确定礼物包装盒就耗费了两周时间,确定里面放什么又吵了整整一周。战线太漫长,同事们渐渐选择“淡出”或者“甩锅”,只有我硬撑到最后一刻,订单落实。但还没来得及庆功,上司又发现了一个差点坏事儿的bug(小问题),在部门群里直接扔语音数落我。
所有人都知道这件事是团队合作,不该我一个人背锅,但是谁让你心里怀有一丝责任感和良心呢?被数落完后,我哭了一刻钟,然后就开始发呆,给闺蜜挨个发微信,询问自己是不是该辞职了。
然后我接到了上司的电话。她说,在微信群里并不是发泄个人情绪,她其实很清楚我在整个工作推进中扮演了“孤勇”的角色,但她希望让我知道,想进步且不愿泯然于人群的人,要承担的东西就是很多,我挑起了担子就要清楚这是我的责任了;她也更希望让其他人知道,不作为的人,看似不会得到惩罚,但也把自己永远排除在“进阶名单”之外了。
在今年,我获得了一个令人眼红的升职机会——以往,同等位置上没有似我这样年轻的人。
4年来,每当我和周围人提及类似的职场“名场面”,他们表达同情、愤怒居多,说换了自己一定离开——其中很多人的确是这么做的。但我反而在若干场“枪林弹雨”的职场风暴里,构筑了属于自己的、愈发坚固踏实的精神堡垒。
所以,一个年轻人为什么要坚持呢?
对我而言,坚持的理由投射在许多独一无二的瞬间:是当一个项目做完,对方那些数十年职场前辈见到我不过是90后姑娘时发出的赞叹;是当一年终了,我写工作总结时回望每个脚印的满足感和兴奋感;也是当“见识过大场面”后,生活里其他难题我分分钟化解的得意……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今天的得到,都是从前幻想过的未来。如果你觉得很难,很想放弃,不妨再坚持一下,好事真的会来。
刘小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