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90年代初,纪文随父母迁居西北。途经三江源地区玛多县时,裸露的沙地一片荒芜,给年幼的纪文留下深刻印象。
两年前,在西宁从事导游工作的纪文再次踏足三江源,这里的景观刷新了他之前的印象:“碧波万顷间,成群结队的斑头雁、鸬鹚在湖畔嬉戏,远处,不时有一队队藏原羚出现在草原的地平线。”
一组数据显示,如今,三江源生态系统的退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千湖美景再现,青海湖裸鲤资源蕴藏量比2002年增长了34倍,藏羚羊、中华对角羚种群数量均比保护初期增长两倍以上,藏野驴、雪豹、白唇鹿等濒危动物的种群数量恢复增长。
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视察工作,强调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来抓,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
“中华水塔”亟待保护
三江源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江河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华水塔”。这里也是中国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区域之一。
三江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这里的生态环境一度不断恶化。
玛多县地处三江源核心区,拥有4077个大小湖泊,在很多玛多人的记忆中,这里水丰草长,“成群的牛羊没入高高牧草中”。
美丽的玛多县曾吞食过生态破坏酿成的苦果。因追逐财富险些摧毁家园,是玛多人共同的伤痛。
上世纪80年代以来,玛多县北布青山一带发现黄金矿,吸引了上万名淘金者。短短数年间,1600万亩草地被占,50万亩草地遭毁坏。上世纪末,玛多县70%的草地开始退化,并以每年2.6%的速度沙化。这里的降水量骤然减少,到2004年,这个“千湖之县”内,面积大于0.06平方公里的湖泊只剩下200多个。
水少了、草少了,草原的牲畜也少了,当地还时常因黄河断流而陷入没水没电的困境。为了维持生活,当地牧民只得扩大牧业规模,这进一步加剧了草原退化。牧民无奈,只能离开祖辈生活的土地。
玛多的衰落,是三江源地区环境恶化的缩影。本世纪初的一项统计显示,三江源区50%~60%的草地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这里还是全国最严重的土壤风蚀、水蚀、冻融地区之一,受危害面积达1075万公顷,占三江源区总面积的34%,发生鼠害面积约503万公顷,受到威胁的生物物种占总种数的15%~20%。
“中华水塔”的变化,不仅改变了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也对下游地区带来影响。黄河上游水量减少,导致中下游地区人畜饮水困难,工农业生产也受到影响。
保护三江源,青海交出答卷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作为西部欠发达省份,青海省清醒意识到“生态=生存”,并提出从经济小省向生态大省、生态强省转变的思路。此时,保护“三江源”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党的十八大以来,青海省将生态保护作为头等大事来抓,提出以生态文明的理念协调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制定生态立省战略、建设生态文明先行区、确立生态保护优先理念、率先在全国实施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
玛多县全面实施沙化治理、禁牧封育、退牧还草、移民搬迁、湿地保护、人工增雨、工程灭鼠等生态保护与建设项目。2016年,设立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园区,开展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
三江源国家公园率先探索大部门制改革,它整合了玛多县涉及自然资源和生态保护相关部门的职责,划转人员编制55名,并组建黄河源园区管委会,由该管委会负责园区内外的自然资源管理、生态保护、特许经营、社会参与和宣传推介等职责。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政出多门、职能交叉、职责分割的问题。
在三江源,通过采取“集中连片,提高投资标准,加大草籽播种量,强化生态管护、项目监管”等措施,率先突破了海拔4000米以上地区不宜种草这一难关,黑土滩治理成效显著。
据青海省卫星遥感中心检测,2018年,玛多的扎陵湖、鄂陵湖面积较2004年分别增加74.6平方公里和117.4平方公里,湿地面积增加104平方公里,湖泊数量由原来的4077个增加到5050个,星罗棋布、波光粼粼的黄河源千湖奇观再现。
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是澜沧江、长江南源的发源地,位于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核心区,也是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杂多县全面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并在青海率先推动垃圾分类,探索出一条符合高原牧区特点的生活垃圾治理“杂多模式”。
在杂多县扎青乡,一望无际的大草原深处,到处能看见“彩色帐篷”,这是垃圾转运站。收集的垃圾运到杂多县城统一回收处理,再按危害等级和可回收程度将垃圾填埋和压缩转运。杂多县的牧区垃圾处理模式取得了积极成效,目前已在三江源区域及青海全省推广。
放下牧鞭,端起生态碗
一系列生态建设举措相继实施,搭建起三江源地区生态文明的“四梁八柱”。
三江源国家公园吸收牧民参与生态建设,并试点建立共享生态红利的补偿机制。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从园区建档立卡贫困户入手,增设生态管护公益岗位。该岗位的职责包括制止管护区域内乱砍滥伐、滥捕乱猎等破坏生态的行为,并对草原、湿地、林地、河流、湖泊等进行日常巡查,捡拾沿途垃圾。
截至今年4月,有1.7万牧民放下牧鞭,端起“生态碗”。开展生态管护工作期间,完成绩效考核的牧民每月可获得1800元收入。仅玛多地区就有3个管护站、19个村级管护队、123个管护分队,3042名生态管护员户均年收入增加2.16万元。3年来,青海省财政为三江源生态管护公益岗位投入了4.34亿元。
三江源国家公园澜沧江源园区昂赛乡管护站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将生态管护工作与牧民脱贫工作相结合,在全乡开展“生态体验”旅游扶贫项目,免费为21户贫困户发放“旅游小屋”,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生态体验”旅游示范点,为身处三江源腹地的牧民开辟了一条绿色致富新路。
昂赛乡年都村53岁的生态管护员云塔除了做生态管护工作之外,还是一名出色的向导。他带着游客欣赏丹霞地貌、森林草原、峡谷流水等各种自然景观,可以得到可观的收入。
在昂赛乡,生态体验项目将自然保护和社会发展融为一体。该乡选出22户牧民家庭,由他们为游客提供食宿、带领游客上山观赏野生动物。生态体验项目45%的收益归接待家庭,45%归社区,用于公共事务,10%用于野生动物保护。
在三江源地区,牧民守护着草原,也收获了生态改善的红利。近年来,三江源地区大力推进以绿色能源、绿色产业、绿色消费、绿色农牧业为主的绿色发展方式。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投身于此,为三江源头的“新绿”注入新动能。
对于三江源的未来,29岁的可可西里管护员卓玛充满憧憬:“愿这片土地天更蓝、水更清、人更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与可爱的动物、美丽的玉珠峰永远守望。”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马富春 见习记者 王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