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得好就能当教授?
不久前,南京林业大学理学院的蒋华松成为该校第一位“教学专长型”教授,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没有论文,靠教学就能评职称,是如今不少高校都在探索“教学型教授”的评定道路。
然而,也有不少人在担心,这样的“口子”会不会让高校教师队伍变得良莠不齐?所谓的“教学型教授”能否真正得到同事与学生的认可?
教学型教授兴起
高校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科研是自留地,教学是公家田”。在一段时间内,不少高校一门心思教书的教师并不占据主流地位。
然而,不久前南京林业大学公布了2019年职称评审结果,从教33年的理学院蒋华松教师如愿评上了教授,成为该校第一位“教学专长型”教授。据了解,蒋华松无一篇论文,也无一分科研,评教授靠的是他平时课堂教学的表现和成绩。
这不是南京林业大学一所高校的新政。此前,不少高校都陆续推出相关举措。
南京理工大学应用数学系教师黄振友,虽然教学备受好评,但论文在职称评定中不占优势,自1999年以来一直是副教授。2018年,黄振友凭借自身的教学实力及成绩,成为该校第一位“教学为主型”教授。2017年,华中师范大学发布《教学型教授职称评定工作实施方案》,决定设置教学型教授岗位。2016年,山东大学决定试点教学型教授评定,以鼓励教师不断钻研教学方法。
很多高校还以重奖奖励教师教学工作。浙江大学设立了“永平奖教金”,包括杰出教学贡献奖(每人奖励100万元人民币)、教学贡献奖(每人奖励10万元人民币)、教学贡献提名奖(每人奖励5万元人民币)。武汉大学设立了“本科优秀教学业绩奖”,该奖项用于奖励在本科(含研究生基础课)教学一线工作业绩突出的优秀教师。
面对教学型教授的兴起,有评价称:讲课高手的春天来了。
更重要的是,多所高校的这项举措被认为是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探索。在今年1月的全国教育工作会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指出,要把教育评价改革作为“最硬的一仗”来推进。
“教学型教授”并不是职称捷径
当“教学型教授”逐渐兴起时,有人担心,这会成为一些逃避科研的教师晋升教授的“捷径”。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程方平在接受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在评选教授时,不应把教学和科研两者完全分开。
“有些学校对政策的解读不清楚,把它们截然分开是不对的。时间长了,有的人会觉得‘教学型教授’没有科研能力,这样贴个标签、戴个帽子并不是个好事。我们要鼓励这些教学型的教师也要做科研,他的科研内容可能是自己的专业,也可以是教育本身。教师只有做科研,他的教学才会更个性化、更能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我认为,教师的本职工作应该有两个,一个是研究方向,一个是教育。”程方平说。
事实上,在不少高校“教学型教授”的规定中,其申报条件十分严格。
在山东大学,教学型教师高级职务申报条件中,“人才培养”一栏,要求申报者须具备良好的教育教学能力;任现职以来,年均承担本科课堂教学工作量不低于256个标准课时(每周8个标准课时),或每学期开设2~3门课;教学质量综合考核为良好及以上(由教学指导委员会认定)。同时,申报教授职务者须长期承担一项课程建设任务。值得注意的是,“教学型教授”并不意味着不用发论文,他们被要求发表“教研论文”。
而在南京林业大学今年3月印发的《南京林业大学教学专长型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条件(试行)》中,“教学专长型”教授的资格条件从学历、资历、专业理论到教学业绩、成果要求等均有规定。要求包括“在南京林业大学从事教学工作10年及以上”“任现职以来,积极承担教学工作,教学工作量饱满,受益学生面广,开设过教学示范课”等。
实际上,高校不少年轻教师面对的职称压力不小,仍然有自己的担忧:在评价体系里,教学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但是科研项目也必不可少。
对于“青椒”来说,“教学型教授”能否解除他们专心教学时的后顾之忧,成为另一条职业晋升的道路?
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教授评选分为科研系列、教学科研系列和教学系列。6年前,哈工大电气学院副院长霍炬当选该校第一批“教学拔尖教授”时,只有36岁。之后,他获得了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并连续三届获得哈工大“金牌教师”奖。
霍炬认为,“青椒”在职场道路上如何取舍,还需要学校给予相关的政策导向。“例如,我们学校要求青年教师必须要当班主任,要求教师过了教学关才能评职称等。通过这些政策导向,我相信越来越多的年轻教师可以没有后顾之忧地潜心教学”。
教授,关键在“教”
教授不教学,还是“教授”吗?
程方平表示,我国在高等教育领域,对于教学的重视程度需要加强。
“国内中小学教师比较注重教学方法,而大学教师在这方面意识不强,他们觉得‘专业好就行了’。但其实大学教育也很值得研究,方法用得对,效率就会提高。”程方平说。
程方平表示,现在国外一些知名高校,在教学上给教师指导、评级等方面的支持,而我国尽管在高等教育理论上有一些研究,但是在大学教育教学这方面的经验以及理论支持仍然较弱。“大学里,教学和科研是分不开的,有些人适合教学,有些适合科研。但是,大学是做研究的教师,也会带研究生,这也是教学。”程方平说。
因此,有专家认为,从本质上来说,大学里,“重科研轻教学”和“重教学轻科研”都是不应该出现的,两者应该平衡,两条路径没有轻重、高下之分。
对“教学型教授”的重视,实际上是在推动高校教师回归教学本职工作。
在去年6月教育部举办的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表示,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本质职能,高等教育战线要树立“不参与本科教育的教授不是合格的教授”的理念。
在今年年初的全国高教处长会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表示,高校基层教学组织建设要回归“教研为本”。“高校教师不管名气有多大,荣誉有多高,教师是第一身份,教书是第一工作,上课是第一责任”。
在评上“教学拔尖教授”后,霍炬感到身上的责任更重了。“教学型教授对我来说是一种激励,我就更应该好好上课。有时候上专业基础课,一上就是4个小时,第二天腰酸腿疼,但我愿意上,因为这是我的看家本领。”
如今,他的工作包括教学、科研、行政三部分,“科研方面放下了一些,但教学是我一直不愿意离开的岗位。”上学期他上了96课时的课,也在带大一新生的课。
在霍炬看来,多元化的教授评选方式可以让更多的教师在教学上有获得感。“学生的认可就是我最大的收获”。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叶雨婷 实习生 秦臻 康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