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由共青团武汉市委和中国青年报社联合主办的武汉市“新青年下乡”活动专家研讨会在武汉举办。
武汉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市扶贫办等单位相关负责人,武汉大学等27所高校团委相关负责人,部分高校带队老师、学生代表,武汉市各团区委负责人参加会议。研讨会旨在进一步总结武汉市“新青年下乡”活动取得的理论实践文化成果,推动活动持续深入创新开展。
2017年年初,武汉启动实施“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工程”,“新青年下乡”活动成为引导大学生“走下去”的重要一环,活动旨在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充分挖掘武汉地区丰富的人才资源优势,着力将青年学生的思政教育、成长成才同城市发展结合起来,探索打造新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武汉样本”。
近3年来,“新青年下乡”活动坚持以国情社情民情教育、城市融入为育人载体,以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为工作路径,以送理论送科技送文化送服务为活动内容,延伸了由新城区试点到所有行政区全覆盖的组织格局,形成了省部属、市属高校齐发动、共参与的生动局面。
2019年,“新青年下乡”活动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根本,紧贴中心大局,着力推动“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相结合,围绕理论宣讲、精准脱贫、助力军运、基层治理等10个方面,组建了180余支重点团队深入基层开展实践活动。特别是以筹办军运会为契机,通过扎实开展各类军运主题活动,加深青年学生对国家发展成就、对武汉城市变化的了解,切实做到亲近武汉、心仪武汉。活动实施以来,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下乡服务队及“新青年”典型,形成了一批富有成效的服务项目,奠定了理论研究基础。截至目前,参与活动大学生累计超过6万人次,开展实践活动3000余场。
研讨会围绕“新青年下乡”活动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基层治理、精准脱贫、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共青团改革等方面,邀请4位嘉宾进行主旨演讲。
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副会长,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廉思认为,武汉市“新青年下乡”活动覆盖面广、成效显著,让广大青年在下乡中学习直接知识,锻炼组织动员能力,找回群众工作本领。在下乡中,让广大青年加深对中国发展阶段的认知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心,引导青年用科学的态度看待中国发展中的问题,使其牢固树立真正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增强其辨别是非对错的判断能力和抵御不良思潮侵蚀的辨析能力。
江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赵兴教授是“新青年下乡”活动的直接参与者和见证者。他认为,武汉市“新青年下乡”活动,构建了“课本教育+第二课堂实践”的教育教学模式,形成“思政教师+辅导员+基层党员”师资队伍,引导大学生在田间地头体验一堂堂生动的思政课。将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创新育人载体,实现“三全育人”。他建议,接下来,活动应该聚焦“三农”问题,将扶贫与扶智相结合,建立保障机制,为美丽乡村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杂志主编周晓燕认为,“新青年下乡”活动是一场思想教育课,是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实践与补充,使得高校思政课程内外形成合力,为思政课注入了鲜活的教学内容;大学生在基层得到了锻炼,同时把新的文化带进了村落、社区,实现了双赢;大学生在基层了解社情民意的同时,通过技术推动,寻找到了创业机会。她建议,要进一步建立健全配套政策,着力提升“新青年下乡”活动的覆盖面,激发青年大学生参与热情。
中国青年报社编委、共青团新闻中心主任黄勇提出,“新青年下乡”活动与青年思想政治学习的契合度是评价其价值的第一视角。“新青年下乡”活动,在政策设计、具体实施层面呼应了当下紧迫的形势;大学生面向基层,对地方有了比较全方位的了解,理解了真实的中国。对于活动的未来走向,他建议,拓展受益人群,聚焦主责主业,注重难点攻关,完善工作链条,加强成果转化。
胡林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朱娟娟 雷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