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中央《关于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出台以来,高层领导多次强调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重要意义,指出它是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重要举措,并在全国开设了50个试点,积极推进这项工作。
一年多来,国内的50个试点地区各具特色,探索出大量经验。作为国内志愿服务机构支撑平台——和众泽益的创始人王忠平对此项工作进行了独到的观察思考和推动努力。
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情况的深刻洞察,得益于和众泽益自2010年注册成立以来的专业性积累,以及自身的不懈努力发展。在这10余年间,和众泽益孵化培育了大量志愿机构,并且始终扎根一线进行调研、提炼经验。
自上世纪90年代末,王忠平在扶贫、调研等过程中长期深入农村基层。在云贵川扶贫时,他和同学们与农民同吃同住,亲眼见到许多人在极端贫困的生存线上挣扎、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艰难处境,这对他的内心产生了极大的震动,再加上受到身边同学们奉献精神的感染,他决心此生要做一些帮助老百姓的事。
读书期间,王忠平坚持做志愿服务,从微薄的生活费中挤出钱来捐助失学儿童,同时也发动身边的人进行捐助,希望能够影响和改变一个个家庭。在很长时间的努力过后,他的精力被严重消耗,自己的生活状况也很是窘迫。他发觉个人的力量十分有限,渐渐形成了“发动更多人去帮助更多人”的想法。
2004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王忠平进入一家旨在孵化培育更多志愿组织的公益机构,积累了许多经验,为后期创办和众泽益奠定基础。他深刻感受到发动企业志愿者的社会意义,这促使他开始创业。
当时,“志愿服务”在中国还是一个相对陌生的词语。很快,在被称为中国公益元年的2008年,汶川地震和奥运会的举办迅速提高了社会对“志愿服务”的认知度。汶川地震期间,王忠平在四川江油联合一些企业共同开展志愿服务,2010年,和众泽益成立,以各企业员工为切入口开始拓展志愿项目。
多年磨砺,厚积薄发,和众泽益走在中国志愿服务工作领域前沿,于2016年获得第二届中国青年公益创业大赛金奖,成为全国仅有的5个获奖项目之一,并多次获得荣誉和奖项;成立和众泽益志愿服务与社会创新研究院,出版了《志愿服务项目评估理论与方法》等10多本行业著作;自2015年起,和众泽益每年联合《南方周末》共同发布《中国企业志愿服务行业发展报告》;2019年,联合中国志愿服务基金会发起成立中国首支“志愿服务发展专项基金”。作为最大的民间智库机构,和众泽益已覆盖全国上万家公益资源,推动了千余家企业开展或优化企业志愿责任、公益咨询和志愿服务,近万个公益组织和基层志愿服务项目得到帮助,大量志愿者通过和众泽益平台开展志愿服务。
被问及“和众泽益一路走来,什么时候最苦”的时候,王忠平笑着说:“现在也挺苦。”至今,王忠平仍保持着每天15个小时以上的工作时间,竭力投身于中国的志愿服务事业。
王忠平为自己创办的组织取名“和众泽益”,意为“大家一起做公益”。10余年来,和众泽益在成长,从业环境也在改变,唯一不变的是为中国志愿服务事业奉献的纯粹初心。
王忠平一直有个伟大的理想——把和众泽益打造成中国志愿服务的供需对接平台,实现全国志愿服务的互联互通。
早在2017年,王忠平就提出,如果能够通过互联网的方式,高效整合社会资源,实现对资源的低价或无偿匹配和供给,提供选择精细化岗位的充足自由,则可以极大地降低运行成本,使志愿服务真正成为刚需,形成流量型经济,从而进一步促进志愿服务生态体系的良性运作。
王忠平认为,这是一个潜移默化、逐渐破旧立新的过程。在对志愿服务未来发展的认知层面,社会需要有如下提升:第一,从单纯追求志愿者数量,向注重志愿服务质量转变,促进志愿服务行业健康发展。目前很多志愿者登记平台注册志愿者活跃度低,应当注重实际效果,以受助者的需求为导向开展志愿服务。第二,使志愿服务成为社会治理的有效组成部分,充分发挥这一力量。第三,让志愿服务真正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而不是一次次阶段性的行政动员。第四,让志愿服务成为中国软实力输出的重要方式,通过“一带一路”等途径展示我们的国家形象,与世界各国进一步实现互联互通,使中国文化进一步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
实习生 张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