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9年09月20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制定教学改革实施细则 探寻开启“课程思政”金钥匙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之路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9年09月20日   06 版)

    最近,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常信院”)“课程思政”示范课迎来了建设成果汇报会,来自学校各专业的示范课程建设负责人向校内外专家展示了教学改革成果,收获了与会专家的赞扬与肯定。

    这得益于2018年5月,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制定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施细则,要求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课程教学全过程,从课程标准、整体单元设计、教学实施到教学评价都将思想政治教育挺在前面、贯穿始终。先期立项建设了10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每门建设课程学院给予0.5万元的建设经费;每门建设课程组建“课程思政”建设团队,其中须包含一名思政课专职任课教师。

    这些种种措施,最终要使老师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作为教材讲义必要章节、课堂讲授重要内容和学生考核关键知识。

    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逐一梳理课堂教学各环节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内涵,细化课程思政目标,重在设计与渗透。

    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学习、能力培养相结合,寻找结合点,在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爱党、爱国、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培养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润物细无声。

----------------

    示范引领,加深广大教师对“课程思政”的理解与认同

    在“课程思政”示范课汇报会上,《CAD制图》建设负责人崔老师面对校内外专家和全校教师动情地说:“我们课程建设团队经过一年多的教学实践,切实感觉到‘课程思政’是有意义的。专业有了思政的引领更明确了育人方向,思政有了专业的载体而与学生更加贴近。”

    在“课程思政”公开课评议会上,《综合日语》建设负责人李老师的一堂“从‘遥望星空’到文明健康的生活风尚”公开课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李老师在交流教学设计时说:“‘课程思政’拓展了专业教学的内涵,它推动我关注语言背后的文化以及文化对学生的价值引领。我不仅要讲好外国故事,更重要的是要用外国语言讲好中国故事。”

    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讨会上,《数控改造实训》建设负责人朱老师在谈教改体会时说:“做好‘课程思政’,我总结是要抓住三点,思政元素要贴近学生生活,思政教学要自然切入,思政目标可源于职业素养但又高于职业素养。”

    为了推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学校于2018年5月出台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施细则》,向全校教师明确“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4433”总体建设框架:坚持“明确目标,强调课程教学对于学生价值引领的作用”、“探索方法,坚持贯穿结合融入,落细落小落实”、“突出重点,加强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注重实效,强化教师责任意识,以学生获益为落脚点”四大总体要求,完善“课程思政”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四种教学设计元素,建设教学案例、自编讲义和教学实录三类教学资源,提供经费、队伍和理论三项保障措施。

    在此框架下,学校立项建设“课程思政”示范课,课程覆盖多种课程类型和专业性质。课程在建设的同时也注重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一方面通过开展公开课和建设成果汇报会等形式,向广大教师展示“课程思政”如何做,另一方面通过组织公开课评议、教学设计研讨和评选优秀教学案例等活动,使广大教师通过参与,加深对“课程思政”的理解和认同,从而解决教师思想上对于“课程思政”为何做、能否做以及如何做的问题。

    紧密合作,“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相互促进

    要做好“课程思政”,离不开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的共同智慧。学校在教改之初,就成立了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的课程建设混编团队。但如何才能形成教师之间的“真合作”,这是摆在学校面前更为棘手的难点问题。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必须找到促使教师之间紧密合作的内生动力,是“你需要我,我也需要你”的共赢关系,而不是“你需要我,而我是额外任务”的单向诉求。由此学校进一步意识到,一方面“思政”为专业教学指明了育人的方向,有利于解决教书与育人相割裂的问题;另一方面“专业”也为思政教学提供了生动的载体,有利于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与针对性。这一认识打开了改革的思路,学校建立了思政教师“走进”专业课堂、专业教师“走进”思政课堂的双向互动机制,使得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不仅是同向同行,而且相互促进。

    软件与大数据学院的张老师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倪老师就形成了这样一种紧密合作关系。在张老师的《Java程序设计》教学改革中,他们共同备课,设计“课程思政”育人目标,挖掘专业教学内容中的思政教育资源,研究思政切入的教学策略;他们一起反思,寻找最佳的教学方案,制定改进教学的方法。这一过程反哺于倪老师的思政课改革,她的课堂上处处充满了与专业的结合,同学们感到倪老师讲的不是大道理,而是对他们职业和生活都有引领的事情。周勇校长说:“双向互动机制可以促进思政教师和专业教师形成共同的目标和认识,使相互之间的合作找到了有效的内容和手段。”

    把握“关系”,紧抓“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之关键

    “一门课的‘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必须起到支撑专业人才培养德育目标的作用,而课程的整体教学目标是由一个个教学单元、一节节课来落实的。因此,‘课程思政’教学设计,首先要把握好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眭碧霞副校长说出了“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关键之一——把握好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它具体包含两条设计路径:第一,围绕专业德育目标设计课程的思政教育目标,“专业之德”成为育人课程设置、教学目标设计的逻辑起点。第二,整体教学设计决定单元教学设计,前者的核心在于设计与专业内容有机融合的“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后者的核心在于设计教学过程,是落实成效的“最后一公里”。为此,需要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毕业生的道德素养,分解成道德指标,进而画出课程支撑各指标的矩阵图。在此基础上“课程思政”建设形成整体设计和单元设计汇编,为教学改革提供指南。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关键之二:处理好过程与结果之间的关系。知识经由讲授可获得,技能通过操练可习取,但是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和价值观,是需要通过体验、认识和内化等过程逐步形成的,一旦形成则是相对稳定、不会轻易改变。这是“课程思政”教学设计需要遵循的一个心理学基础,由此决定了过程与结果必须相互整合。学生缺乏过程的参与,则会导致对结果的难以理解,更无法形成自身相对稳定的价值观,所以“课程思政”教学过程设计都围绕这一宗旨展开。在“CAD平面图形综合练习”课上,学生经历了认知冲突、精准观察、动手实践和回顾反思的学习过程,通过对精准绘制五星红旗的认识和体验,将爱国情感和工匠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数控改造实训》的一节接线课上,教师首先向学生说明接线的安全、功能和工艺等要求,并且将这些要求具化到对各环节的评价中,学生通过“看”一遍、“做”一遍、“评”一遍和“秀”一遍的过程,认识和实践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在接线工作中的具体内涵。电子工程学院陈霞老师将她的教学方法总结为“五说”:学生自己说、教师凝练说、国家领导说、品牌企业说、具体行动说。“经常用这‘五说’,学生参与度更高了,思政元素也融进来了。”一个个“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为如何处理“过程与结果”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可参照的方法策略。

    “常信院‘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是对‘立德树人’如何落实到课堂层面的一种回答。通过将德育和价值观的培养与专业教学相融合,最终转化成学生的素养和能力。”这是党委书记王钧铭对学校“课程思政”探索的总结。学校立足于建设示范课程的“星星之火”,着眼于发挥每位教师和每门课程立德树人的功能,旨在形成育人合力,在“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浸润式育人环境下,引导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9年09月20日 06 版

谁在售卖网络求职者“简历”
从“APEC蓝”到“常态蓝” 北京空气质量变好
上海开启区域性国资国企综改试验
深圳实现企业登记“秒批”
“诗画浙江”青年景区定向赛启动
中国青年报社与中视实业集团联手催化融合质变
制定教学改革实施细则 探寻开启“课程思政”金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