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架银色的飞机从蓝天上翩翩飞来,降落在绿草如茵的巴塘草原。站在能俯瞰整个机场的指挥塔台上,韩文治连用了三个“发展史”,讲述玉树机场不平凡的10年发展历程。
韩文治是西部机场集团青海机场公司玉树机场分公司总经理。望着塔台外青翠的群山和青山环绕间开阔的巴塘草原,他骄傲地说:“玉树机场十年通航史就是玉树机场开启建设、不断完善基础设施的发展史;是玉树机场开辟航线、不断加快主业增长的发展史;是玉树机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满足群众美好出行需求的发展史。”
2009年8月1日,玉树机场正式建成通航,到今年8月刚好10年。玉树机场创造了13个月施工期完成高原机场建设纪录,提前1年实现建设通航的奇迹,被业内同行和上级主管部门誉为“玉树速度”。
位于青海省玉树州玉树市结古镇巴塘草原上的玉树巴塘机场,是国内4C级民用支线机场,3905米的海拔高度按民航的划分属于高高原机场。这座高高原机场,拥有一条长3800米的跑道,可满足空客319及波音737-700(高原型)等机型起降,具备夜航保障能力,也是青海省继西宁、格尔木之后修建的第三座民用机场。
提到玉树机场十年通航史,就不能不说2010年的玉树大地震。玉树机场分公司副总经理扎西达哇是机场十年发展的见证者,也是那场地震的亲历者。他感慨地说,在地震救援的关键时刻,玉树机场成为了当地百姓的“救命机场”“英雄机场”。
2010年4月14日,玉树机场附近的结古镇爆发了最高震级7.1级的大地震。大地震发生后,通航仅8个月的玉树机场,第一时间架起了抗震救灾“空中生命线”。机场广大干部职工强忍失去亲人的悲痛,不分昼夜地战斗在抗震救灾第一线,最大限度地挽救受灾群众生命,创造了国内乃至世界民航应急救援史上的奇迹,被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称号。
韩文治说,玉树机场海拔高,常年低温缺氧,生活条件恶劣。近年来,西部机场集团和青海机场公司多方筹措资金,先后为玉树机场配套建设了供氧系统工程、员工生态氧吧等,极大地改善了员工生产生活条件,支持了玉树机场的发展。
韩文治说,通航十年来,玉树机场始终坚持“航空主战场”战略不动摇,一心一意谋发展、千方百计开航线。从通航初期一家航空公司运营、一周三个航班、仅开通西宁至玉树的单一航线网络,发展到今天3家航空公司(东航西北公司、首都航空、西藏航空)参与运营,开通航线5条(北京=西宁=玉树、西安=西宁=玉树等)、通航点5个(北京、西安、西宁、成都、拉萨),每周68架次,形成了航空市场充满活力、航线网络不断完善,吞吐量屡创新高的发展新局面。
数字是最有说服力的:2013年,玉树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10万人次;2017年12月,旅客吞吐量突破20万人次;2018年旅客吞吐量达30万人次,超过玉树机场2008版总体规划远期目标2040年目标值28万人次。
西部机场集团青海机场公司副总经理李立华说:“在加快发展的过程中,玉树机场旅客量不断刷新支线机场发展纪录,是青海省内第一个旅客量突破30万人次的支线机场。”
玉树机场的通航极大地满足了群众美好出行需求。
扎西达哇对此最有体会。他说,玉树地处青藏高原腹地,玉树机场建成前,仅有一条通往省会西宁的公路,行车需十几个小时。夏天常有洪水毁路,冬天常见大雪封山,出行极为不便。玉树机场建成通航后,玉树至西宁仅需一个小时的航程便可到达,打通了玉树通往全国各地的天路。
十年来,玉树机场始终主动作为,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共为当地创造了29亿元GDP和8480个就业岗位。2017年,玉树机场获得了全国“最佳支线旅游机场”荣誉称号。
又一架银色的飞机越过群山,翩翩飞来。塔台上的扎西达哇仿佛又听到了那首让他心潮澎湃的歌曲《向往神鹰》:在每一天太阳升起的地方,银色的神鹰来到了古老村庄……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黄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