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9年09月25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精锐尽出演兵场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王达 郑天然写文 李隽辉摄影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9年09月25日   08 版)

    9月17日,阅兵集训点,仪仗方队在训练中。

    9月17日,阅兵集训点宿舍区,在晾衣房晾晒衣服的武警战士。

    9月17日,阅兵集训点,仪仗方队方队长张洪杰在指导队员训练。

    9月17日,阅兵集训点,训练中的仪仗方队。为了保证动作整齐划一,教练员拉起了标准线。

    9月17日,阅兵集训点武警方队营区,两名战士在打电话。

    9月17日,阅兵集训点,训练结束后,女民兵方队返回营区。

    9月17日,阅兵集训点,维和部队方队正在进行正步训练。

    9月17日,联合军乐团官兵结束训练后拍摄合影。

    在北京西北郊的阅兵训练场,很难找到绝对安静的时刻。

    白天,徒步方队训练区域回荡着正步训练“咔、咔”的砸地声,教练员举着喇叭向队员下达口令,装备方队训练区域更是一片轰鸣声,各型受阅战车驶过,发动机的声音震耳欲聋。

    天安门是这些受阅队员心中的梦想之地,而阅兵训练基地是实现梦想必不可少的一站。在这个阅兵集训点,他们在日复一日的训练中,迎来收获的季节。

    近日,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探访阅兵集训点,临近国庆,训练场上仍然是一片火热的景象。几个方队的队员在宽阔的阅兵道上进行正步训练,整齐的队伍一眼望不到头。

    阅兵道一侧的凉棚是队员们训练间隙休息的地方。在那里,队员们的马扎和水壶放置得整整齐齐,“横成列,竖成行”,就像他们的队列一样。

    “现在的训练进入了合练预演阶段。”仪仗方队方队长张洪杰边走边介绍,经过前期的基础训练,目前受阅队员的动作已经形成规范,现在要做的是“精雕细刻”,确保步幅、间隔、距离的精准。

    这条阅兵道见证了受阅队员的进步与成长。在基础训练阶段,为了保证队列动作整齐,教练员们拿着尺子丈量队员之间的距离,拉起帽线、下颌线、枪口线、上手线、下手线、脚线等标线。如今,经过科学、精细的组训,受阅官兵靠肌肉记忆就能走出整齐划一的排面。

    训练场上,受阅队员们洪亮的呼喊声响彻耳畔。“我们喊‘向右看齐’‘向前看’的口令,包括强军答词,都能把我们的(帽带)挂钩喊脱落了。”维和部队方队将军领队马宝川说,这是维和部队方队第一次出现在国庆阅兵中,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向世人展示出中国军人正义、无畏的精神和气势。

    作为将军领队,马宝川坚持和方队官兵一同训练。“和20多岁的小伙子相比,我们在体力和耐力上有很大的差别,怎么办呢?”他说,“第一位的就是要刻苦。”每天早上,他都要比年轻战士早起一些训练,同时经常和教练员探讨如何把动作做得更好,“悟性要更强一些”。

    经过刻苦训练,这位将军领队对自己的方队充满信心:“我们在思想上、心理上、身体上都已经做好了接受人民检阅的准备。”

    30岁的张磊曾随第三批赴马里维和工兵分队执行过为期1年的维和任务,如今也站到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的训练场上。

    他清楚地记得,2015年执行维和任务时,他和战友们在国外观看了“9·3”阅兵,盛大的阅兵场面和他身处的动荡局势形成了强烈反差,让他热血沸腾,深刻感受到了祖国的强大。

    今年能够代表在一线执行维和任务的战友们站在阅兵场上,让张磊觉得有一种使命感:“我必须以最高的标准、最好的状态把这次任务完成好。”

    沿着阅兵道继续向南走,一群头戴白帽、身着蓝色受阅服的女民兵逐渐映入眼帘,她们正在进行单排面正步训练。27岁的领队赵冰清动作标准,口号响亮。她毕业于北京大学,如今是北京服装学院的一名教师,当听到阅兵选拔的消息时她第一时间报了名。

    “我父亲是一名军龄30多年的老兵,姥爷是老红军,参加过三大战役。”赵冰清说,作为一名在编民兵,自己是怀着对军人的崇敬之情来参加阅兵的。

    然而圆梦阅兵的旅途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入驻阅兵集训点后,民兵采用军事化管理,训练要求与军人完全一致。对于阅兵动作的高标准严要求,赵冰清和队员们几乎是零基础,需要付出更多精力来加训。

    “从我一开始入营训练,父亲就告诉我永远不要放弃。”赵冰清说,父亲的支持是她训练的强大动力,“我一定会坚持到最后,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贡献自己的力量。”

    离开训练场,记者来到联勤保障兵站,这里有着强大的现代化保障体系。据介绍,联勤保障兵站是在联勤体制改革之际,为完成阅兵保障任务抽组的,是完成新时代国庆阅兵保障任务的主体力量和重要支撑,承担着受阅官兵的联勤服务保障。

    在一排绿色的板房里,藏着一个商品种类丰富的超市,平均价格相当于驻地周边某大型超市的七五折,附近还有银行和邮局,训练结束后来这里的官兵络绎不绝。

    在联勤保障兵站所在的区域,密集分布着为兵服务的系列品牌“门店”:“兵悦”甘泉,引进先进生产线制水,方便官兵直接饮用;“兵洁”洗衣,做到水洗、干洗、熨烫全配套;“兵鲜”食品,建立预约订购系统和检验检疫网络,保证官兵得到新鲜安全的食材;“兵达”配送,食品集中分拣,分类配送,第一时间送达所需物品;“兵速”抢修,坚持24小时值班,全天巡检巡修;“兵靓”理发,理出了受阅官兵的“精气神”……

    如今,在集训点生活,已经像在城市里一样方便:被官兵称为“快递小哥”的生活服务中心配送组每天对主副食品进行精准配送;被誉为“移动心理科”的心理咨询车在训练场和宿舍楼伴随保障,车内配有先进的生物反馈和VR系统;被装保障中心推出“预约洗衣”服务,还有专门的被服维修车上门巡修。

    告别了联勤保障兵站,记者又来到联合军乐团的训练场。100名女兵军鼓队队员用快速敲击军鼓的特有方式欢迎采访团的到来。

    据联合军乐团团长兼总指挥张海峰介绍,联合军乐团是整个阅兵过程中入场最早、退场最晚的部队,要求队员必须具备持续站立并演奏4个小时的体能。

    “器乐演奏是一门音乐和艺术领域的竞技运动。”张海峰说,“军乐队员没有强健的体魄,是完成不了阅兵任务的。”

    在体能消耗极大的联合军乐团,有一名56岁的队员——小号手雷宇。据了解,满头银发的雷宇是军乐团最年长的一位乐手,甚至超过了参加军乐团的最高年限。

    自1977年加入解放军军乐团以来,雷宇先后参加了3次阅兵,最早的一次是1984年,那时他年仅21岁。每次阅兵,雷宇都要背记曲谱,这一次更是达到历年之最,要背50多首。年近花甲的老人记忆力减退,除了吃饭睡觉,他几乎全部的时间都用在了背谱上。

    每天晚上训练结束后,乐手们会散落在训练场和宿舍楼的各个角落,有的在背谱,有人在练习演奏。“院子里就像过节一样。”雷宇说。

    临近国庆,在阅兵集训点经受千锤百炼的受阅队员们已经做好了准备。10月1日那一天,他们将亮相天安门广场,光荣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向世界展示中国军人的风采。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王达 郑天然写文 李隽辉摄影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9年09月25日 08 版

精锐尽出演兵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