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9年10月14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校宝

院士何镜堂:用建筑记录行进的中国

华轩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9年10月14日   07 版)

    2010年,何镜堂在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施工现场讲解“中国红”。华南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供图

    有一天,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何镜堂教授在广州大学城观看完演出,和夫人在校园散步时,一位女生跑过来,给他深深鞠了一躬。她说她代表自己的父亲给何镜堂鞠躬——她的父亲说,感谢何镜堂设计了这么美的校园,让女儿可以在画一般的环境里学习和生活。

    何镜堂说,那一刻,是自己人生中最幸福的时刻之一。

    将当建筑师作为自己的梦想

    何镜堂1938年出生在广东东莞,从小热爱绘画,经常跟着哥哥一起去野外写生,上中学时又喜欢上了数学、物理,想当工程师。正当他的理想在艺术家和工程师之间摇摆时,一位老师告诉他,建筑师是半个艺术家,半个工程师。由此,何镜堂将成为建筑师作为自己的梦想,在1956年考入华南工学院(1988年更名为华南理工大学)时,毫不犹豫地报考了建筑学系,毕业时又因学业优异被推荐为研究生,师从一代建筑大师夏昌世,攻读民用建筑专业。

    夏昌世注重因地制宜、经济适用、创新节能的建筑理念,强调培养综合素质、尤其是设计实践能力的教育理念培养,这对何镜堂的影响很大,使他形成了较强的动手能力和朴实的工作作风。

    1964年,何镜堂到北京为自己的毕业论文准备资料。在北京建筑设计院,他找到了一本非常有借鉴价值的英文书。可是当时没有复印设备,甚至也没有可以连续使用的绘图笔,借期又只有短短三天。怎么办?何镜堂没有犹豫,他决定用最笨的法子——抄下来。就这样,在简易的招待所里,何镜堂用一支笔、一瓶墨水、一叠透明纸,以床为桌,将这本60页、图文并茂的书抄录了下来。1965年,何镜堂顺利毕业,成为从华南工学院建筑学系正式毕业的第一位研究生,1967年被分配到湖北省建筑设计院工作。

    1973年,何镜堂工作调动,来到北京轻工业部设计院从事建筑设计。他不仅在工作中完成了办公楼、厂区规划的设计任务,还在业余时间参加建筑绘画、小型铁路客站、农村住宅设计等竞赛。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特区的建设,何镜堂心中“捂”了十几年的建筑师激情,也期待着有机会尽情燃烧。他专程去了一次深圳,看到昔日荒凉的地方正成为沸腾的建筑工地,他感受到了“热土”的含义,内心也跟着沸腾了起来。

    1983年5月,何镜堂和妻子李绮霞举家南迁,回到广州,来到母校华南工学院。那一年,他45岁。

    “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

    回到母校的第三天,何镜堂就遇到了自己建筑生涯中具有转折意义的重要工程——深圳科学馆。当时深圳科学馆举行设计竞赛,邀请华南工学院建筑设计院参加,但时间只剩3个星期左右。校方问何镜堂:你们想不想参加?何镜堂第一个念头就是:“机会来了!”他果断答应参加,骑上自行车就去街上找正在购买安家用品的妻子。

    时不我待,何镜堂夫妇坐上长途大巴,到深圳去察看地形,了解工程背景,在招待所里,行李还没开包,他们就开始创作了。

    经过20多天的日夜奋战,反复推敲比较,何镜堂夫妇完成了主体平面采用正八角形的设计方案。最后一个晚上,夫妻两人彻夜未眠,和同事赶在最后期限前完成了模型。

    当天上午,他们赶到深圳,把图纸、模型交上去后,当晚就得到了方案中选的消息。何镜堂兴奋不已,实实在在体会到了什么是“深圳速度”。

    日后连续获奖、被深圳人称为“八角楼”的科学馆,让何镜堂收获了迟来的成功。同时,何镜堂确定下了“三到位”的思路,即做一个精品、获一个奖、在建筑核心刊物登载一篇文章。这样一种“实践-理论-实践”的过程,也是将设计、研究创作跟教学相结合的过程,成为他和他的学生提升理论和实践水平的“快捷方式”。

    此后,他一发而不可收,一口气主持设计了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五邑大学教学主楼、广西桂林博物馆、大都会广场、中国市长大厦、鸦片战争海战馆、华南理工大学逸夫科学馆等大批精品建筑,并逐渐形成了“两观三性”的建筑理论,即建筑要有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建筑创作要体现地域性、文化性和时代性的和谐统一。

    “我要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45岁起步的何镜堂在成为建筑师的梦想道路上加速奔跑。1999年年底,他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00年获中国建筑界最高奖——首届梁思成建筑奖。

    “社会在推着你往前走”

    当选院士后,一些人觉得何镜堂可以歇一歇了,毕竟那个时候他已经年过花甲。但是,何镜堂没有停下来,他的身影依然活跃在全国各大设计招标现场和建筑施工现场。

    “这个时代令我倍受鼓舞。整个社会在推着你往前走,你不走,就太对不起社会了。”他说。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一些大学开始新建或扩建校园。何镜堂为竞标投入了巨大精力,因为准备充分,他和团队在浙江大学新校区设计方案的招投标中一举中标。目前,他已经主持了广州大学城、江南大学、重庆大学、上海大学、澳门大学横琴校区等200多个大学的校园规划和设计作品,被称为“校园建筑设计掌门人”。

    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更是让何镜堂和团队名声大噪。在设计之初,何镜堂给予了中国馆“中国特色、时代精神”的定位,其设计方案历经多轮残酷的竞选最终胜出。何镜堂以“东方之冠”构思中国馆的外观主题,表达传统文化的精神气质以及今日中国的大国风范,并在设计中追求尽可能多的开放空间,实现多元化的人文交流。该作品获得了人们的高度评价,成为上海世博会乃至全球建筑界近年来的标志性建筑。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这座建筑的背后,当时70岁高龄的何镜堂有着怎样的付出。以中国馆外墙的颜色为例,大家都认为要采用代表着喜庆、热烈的“中国红”,但确定这个红色的数值到底是多少,团队就花费了一番心思。“参考的意见很多,争议也很多。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中国红。”何镜堂回忆,“我们想过用天安门的红、国旗的红,甚至是中华牌香烟的红……各个层次的讨论就不下20次。”

    另外,这种红色的外观,用什么材料制成最适宜?能不能经受长期的雨淋日晒?如此大体量的红色建筑,做出来是什么样子,大家心里都很忐忑。连何镜堂自己心里也没底。他提议成立了顾问委员会,协助设计团队攻关这一难题,而他自己,更是全身心扑到了这个项目上。有一次,为了确认材料的效果,他一天内飞了北京、上海、天津三个地方;而“中国红”的最佳数值,也在长达半年的反复比对筛选后得以确定。

    近年来,北京奥运会羽毛球馆和摔跤馆、广州西塔、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青岛上合峰会主会场、钱学森图书馆、映秀震中纪念地……由何镜堂领衔设计的一个又一个令人震撼的作品不断问世。而在此过程中,他也培养了百余名研究生,其中获得全国青年建筑师奖的就有18名。

    “我把自己的人生与国家的发展结合起来,个人追求要与社会的发展同步,这是非常重要的。”日前,何镜堂荣获中宣部等多部门联合颁发的“最美奋斗者”荣誉称号。令他感到荣幸的是,他的一些作品见证了国家前进道路上的重大事件。何镜堂表示,自己会一直不忘成为建筑师的初心,创作更多的建筑精品,培养更多专业人才,生动记录行进中的中国。

华轩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9年10月14日 07 版

高校媒体融合改革陪伴青春成长
院士何镜堂:用建筑记录行进的中国